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志愿者与扒手大眼瞪小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3:40 海峡网-厦门晚报

  反扒志愿者系列报道

  反扒志愿队上路积累经验,“声势浩大”吓走不少扒手

  反扒志愿者昂首上路,热情洋溢,不过,志愿者个个与扒手“大眼瞪小眼”,把扒手都吓跑了。专业反扒人员正在引导志愿者们积累经验。

  自12月11日厦门反扒志愿者大队成立之后,连续几天队员们分批在路上“实习”,而担任各路“实习指导”的,是已具备了一定反扒经验的新任大队长小吴及他的助手们。“我们都得了红眼病,每天都得上路盯五六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小吴说,队员们是轮流上路的,但他们得带队,每天都上路。

  经验不足,是新队员的通病。反扒志愿者大队成立当天,轮渡公交派出所几名专职反扒队员曾带志愿者们上路,一说起志愿者们的表现,第一句评语是:“他们的动作太夸张了。”

  反扒民警说,这些新手们反扒的热情让他们很感动,带他们上路就能感觉到一股压抑不住的积极性,但是他们的经验明显太少了。“虽然事先已经过简单的培训,让他们了解了扒手的特征和靠近扒手的方式,但是一到站点,他们的眼神就十分紧张地盯着每一个行人看,而且除了面部神情紧张外,连身体都控制不住地紧张,拼命想往前靠近,然后盯着人家的脸看。”

  车到站时,志愿者们也向门边挤,表现得最不专业的一个队员甚至就堵在车门口盯着看,“那样子就是扒手来了,都没办法下手。他一个人把上车门都堵上了,车门口显得特别惹眼,哪个扒手还会来?”

  在上路实习的这几天,队员们一个扒手都没遇到。反扒民警说,扒手失踪的原因有几个。由于开始时只是准备带着新手们熟悉公交线路,学习如何在站点和车上设计战略战术,所以每个组的人数较多,最多的一组有10人左右。这么多人一下子涌进车站或上车,算得上“声势浩大”,想不引起人家注意都很难,特别是敏感的扒手,眼看情形不妙早就溜了。

  

志愿者与扒手大眼瞪小眼(图)

  反扒志愿者热情高涨,扒手们的苦日子到了。 刘罡 摄

  有的扒手转移,有的扒手设圈套

  

  警方已明显感到,近期扒手圈内有些微妙的变化。“他们现在的警惕性非常高,这是以前从没遇到过的。”反扒民警说,原先扒手在作案时,注意力多数是放在寻找目标上,但自从反扒志愿者大队筹建以来,扒手开始更关注周边的环境,对身边的人格外注意,稍有动静就离开。反扒民警发现,只要跟同一个扒手上车两三趟,警觉的扒手就会马上停止作案离开。“有时候突然之间他们就转身走了,嗅觉灵敏到让我们都意外。”

  扒手提前回家过年

  有经验的反扒民警说,往年扒手会在12月中下旬将近年关时,离开厦门各自回老家过年,但今年扒手回家过年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现在留在厦门的扒手只有哑巴帮和广西帮。“留下来的扒手只有两类,不是技术最好的就是最差的,”反扒民警说,“技术好的不走是因为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有本事继续干,而且不愁偷不到,他们多半会在过年前一两天才乘飞机回家。而技术差的因为不容易得手,赚的钱少,有的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所以不得不留下来。”

  另外,扒手近期活动的地点也有了变化。“以前在岛外,一个月车扒也就两起左右,在岛外站点根本就看不到扒手活动。但是现在再去,一眼就可以看到他们了,扒窃案件也比以前多。很明显,岛内的扒手已经往岛处转移了。”

  扒手试探志愿者深浅

  也许是专门针对新上路的反扒志愿者,反扒警察在这两天的行动中,发现了扒手设计的圈套。“等车到站后,扒手会故意挤到车门边。进去的时候是空手的,然后等退出人群的时候,他们会掏出自己的手机或钱包,好像是遮遮掩掩地藏进衣服里,但又故意让你看见。对于专职反扒的民警来说,可以断定他并没有真正得手,但如果旁边站的是反扒志愿者,肯定会上他的当冲过去就抓。”

  扒手设下的这个圈套,究竟是想“探测”反扒志愿者,还是准备陷害志愿者,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预料的是,现在反扒志愿者所面对的环境,已远比志愿者大队成立之前复杂得多。扒手在动手之前,首先观察的不是目标,而是边上人群的身份,一旦他们对身边的人有所怀疑,会立即消失。反扒民警这两天已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但对没有经验的反扒新手来说,很可能自己的身份被人识破了还不知道。

  扒手对志愿者哼哼冷笑

  前所未有的挫折,让反扒志愿者大队的大队长小吴有些郁闷。在连日的带队跟车中,因为新队员们没有经验,甚至遇到扒手的挑衅。小吴说,昨天上路时,一个扒手在车站发现他们后,故意在队员们面前晃来晃去,还冲其中一名队员哼哼地冷笑,然后扬长而去。

  这两天有多组反扒志愿者上路,小吴把自己小组人员集中到小巴上。前天晚上,他在512线路上获得一个信息,有一伙可能是广西帮的扒手经常在前埔石村附近活动,晚上6点至8点之间在小巴上扒窃,身上多带有凶器,气焰嚣张,提醒乘坐这一条线路的群众要特别留意。

  记者 蒋怡丹(来源:厦门晚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