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四川骗婚团月入十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09:25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本报讯(通讯员马文记者左伦)交了2万多元的“扶养费”,把“百般体贴”的媳妇领进家门后,自以为万事大吉,谁知道10多天后媳妇突然“人间蒸发”,再也找不回来了。今年10月末,四川一“骗婚团伙”数名女子先后窜进枞阳县会宫乡,与该镇4位农民火速“结婚”,骗取了近10万元“扶养费”。其中一农民已经是第二次被骗婚,还被染上了一身性病。两万元领媳妇进门

  在枞阳县会宫乡安凤村,当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许多村民围了上来。“这些人太坏了,4个家庭就这样被毁了。”一位50多岁的老汉说。据他介绍,最近他们村和邻近的白云村有4户家庭在一个月内先后被4名四川籍女子骗婚。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村民朱老汉的家。他的小儿子今年31岁,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未娶媳妇。据朱老汉介绍,今年10月中旬,他听说村子里张大勇(化名)花了2万多元“娶”回了一个贤惠的四川老婆,而最近张大勇媳妇的几名未婚女老乡也来到了枞阳,同样想在当地找婆家。机会难得,为了给小儿子安家,朱老汉东借西凑弄了2万多元交给了女孩的“哥哥”作为“扶养费”,又花了几千元钱准备了一些首饰,就将四川的“新媳妇”领进了家门。

  据了解,几乎是同一时间,该村和邻近的白云村2家农户也经张大勇媳妇介绍,花了相当的钱“买”了2个四川“媳妇”。

  体贴媳妇集体“蒸发”

  “刚进我家,她对我们做父母的非常体贴,碗里有块肉都让给我们吃。”朱老汉这样形容自己的“儿媳妇”。他算了算,儿媳妇在他家只呆了17天时间就“跑”了。“走的那天,她早上说要去县城拍结婚照,临走还叮嘱我,叫我不要再做农活,她来赚钱养家。谁知回来后就剩下我儿子一个人了。”朱老汉说,“当我到朱大勇家要人时,他说你媳妇跑了是你没相好,谁知道当天晚上他的媳妇也跑了”。

  另一位被骗的农户离朱老汉家不远,也姓朱。他介绍说,中间人向他要2.5万元“扶养费”,自己未过门的媳妇当时还帮自己还价,只要2.1万,最后花了2.3万将体贴懂事的媳妇“买”回来,但没想到就在朱老汉四川媳妇溜走的第二天他的媳妇也不见了。一农民两次被骗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沿着崎岖的村路来到村民李大明(化名)的家,李大明的母亲一见到记者眼泪就流了下来。她说,她早年丧夫,家境贫寒,小儿子今年34岁,这已是他第二次被骗婚了,3年前他曾借了2万多从外地买了一个女子回来。“但只呆了7天就跑了。”她说。

  看着儿子年纪越来越大,担心的老母亲经吴大勇的媳妇介绍再次借了2万多“买”回来一个,但这次买来的婚姻同样“短命”,只在家住了17天的媳妇便再也不知所终。更让李母伤心的是,“媳妇”跑了之后,儿子就感到身体不适,到

医院一检查,发现已经染上了性病,“如今医药费都已经花去了3000多,病情还不见好转。真是骗钱又害人啊。”李母说。她从家里面拿出该女子留下的一张真伪莫辨的身份证给记者看,并指着一本崭新的结婚证对记者说:“第一次被骗后我儿子后悔没有打结婚证,现在登记了人还是跑了。”

  娶妻的钱都是“驮”来

  朱老汉告诉记者,他很早就查出患有食道癌,本来家里人准备筹钱来给他看病,现在却落得个人财两空。记者在他家看到,新房已建了有数年了,可是一直未

装修,里面破败不堪,几乎没有什么家具。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这些买婚的农户大多家境贫困,买婚被骗使得这些家庭几乎崩溃了。

  “买媳妇的钱都是‘驮’来的,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清。”朱老汉忧心重重地说。“驮”是当地方言,指的是计利息的借钱,当地人介绍说这些钱的利息都很高。为了还债,朱老汉的小儿子只好又出去打工。李大明的母亲也称买婚的钱是“驮”的。为了还债和给儿子治病,60多岁的老人一个人要种十几亩的田地。

  被骗村民竟无一报警

  据了解,枞阳县会宫乡安凤村经济较为落后,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在这里大龄男性青年买婚的情况十分普遍,仅记者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的就有10多家。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家庭被骗后竟无一报警。受骗的朱老汉说,由于花钱买妻子本身就违法,他们怕自己也被追究责任。

  会宫乡派出所吴所长告诉记者,其实这些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有的骗婚者伪造的证件漏洞百出,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而且有时候只要打几个电话到当地派出所,就可以查实身份。

  吴所长还说,农民迎娶外地媳妇时,几乎都不到有关部门登记,这也给骗婚者造成可趁之机;再有农民被骗之后,往往都自认倒霉而不去报案,给案件的侦破工作也带来了难度。

  有关人士指出,骗婚不仅给被骗的男方家庭带来身心的严重伤害,也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值得关注。目前,当地警方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