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四川农妇病魔缠身欲捐遗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03:10 海峡都市报

  N《华西都市报》供稿

  “我的生命成了‘回归线’,绕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何时能绕完……”42岁的四川省雅安农村妇女杨六苹,在被病魔即将推向死神的时候,含泪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杨六苹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中心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之后,前日特地从雅安老家赶到成都,希望记者能帮助她实现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为一直深爱她的丈夫寻找一位“心胸开阔”的
老伴!

  【厄运】

  患难夫妻连遭不幸

  前天早上7时,杨六苹轻手轻脚起了床,她要赶8:30的班车到成都。为了不惊醒丈夫,她没敢开灯。此前她给丈夫刘明全说,此行是去成都“旅游散心”。

  在杨六苹的日记本中,有一篇《患难中的恩人,我最亲爱的丈夫》的日记,记录着夫妻俩的悲喜人生。她告诉记者,刘明全是一个农村孤儿,当初两人谈恋爱时,她的父母都不同意,但刘明全一句“永远爱你”的承诺拴住了她的心。杨六苹说,不幸的事情在他们最幸福的时候突然降临。先是1996年9月,刘明全被别人燃放的鞭炮炸瞎了左眼。然后是2003年8月,她自己患上了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全心衰等,情况十分糟糕。半年之后,他们不仅花光了上万元积蓄,还欠下了好几万元的债务。

  【想法】

  捐遗体供医学研究

  由于无钱继续医治下去,而自己的身体状况愈来愈差,去年初,杨六苹突然萌生一个想法:与其给家里增添负担,还不如早点死了,把遗体捐献给国家搞科研,造福社会。

  2004年1月30日,杨六苹带着自己的病历找到雅安市红十字会,希望捐献遗体。工作人员了解她的情况后很感动,于是一方面联系成都的医院为她做心脏移植手术,一方面为她落实遗体捐献的事宜。在雅安红十字会的努力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中心最终接受了杨六苹的遗体捐赠。得知这一消息后,正在甘孜打工的儿子立即赶回家里,一家三口都忍不住潸然落泪。

  “在我被病痛折磨的这些日子里,给我帮助最多的就是雅安市红十字会。”杨六苹告诉记者,“我把遗体捐献出来,是为了让科学家搞研究,好为以后的病人多减轻一些痛苦。”而这也是杨六苹的丈夫和儿子同意她捐献遗体的主要原因。

  【心愿】

  想给丈夫找个老伴

  “在我病重的这几年里,儿子外出打工挣钱为我治病,而我心爱的丈夫在半明半暗的生活路上,牵着我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杨六苹说,刘明全这些年来为她付出的爱,是很多男人都办不到的。

  “我的病情时好时坏,当我心口疼痛难忍的时候,他会把我紧紧抱在怀里,泪流满面地鼓励我,‘六苹,你要坚强啊!你要是走了,我活着也没啥意思了’。而当我的病情稍微好转,他又很开心,为我梳头、洗脸、擦身子、喂饭,还背着我去爬山呼吸新鲜空气。”杨六苹哭着对记者说,“能有这样的丈夫,我死也值得了。”

  在遭受病痛折磨的这两年时间里,杨六苹看着丈夫每天早出晚归,蹬三轮挣钱,想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又萌生了第二个愿望:给丈夫找一位老伴。把自己心爱的男人托付给另外一个女人,这对杨六苹来说,是非常不情愿却又万不得已的选择。这两年来,她无法尽到做妻子的责任,但她知道丈夫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为此她深感内疚,“即使他带另外一个女人回来,我也愿意,但他却一直死心塌地地爱着我。”杨六苹说到此,已是泣不成声。

  今年下半年来,杨六苹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不断加快。“我必须在死之前为他找一个心胸开阔,能接受他、照顾他的女人。心胸开阔,这是我唯一的要求。”这正是杨六苹此次冒险从老家赶到成都的主要原因。

  【感谢】

  绣双鞋垫送给恩人

  去年2月初,《雅安日报》在得知杨六苹的遭遇后,进行了一系列追踪报道,引起了当地各界的广泛关注。荥经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妇联、县民政局联合发出了“救救杨六苹”的倡议书,为杨六苹筹措到了4395元社会捐款。为了感谢关心过她的人,杨六苹从去年3月开始绣鞋垫作为报答好心人的礼物。“鞋垫算不上什么大礼,但我想以此表达一份感激的心意,祝福关心帮助我的恩人。”

  雅安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郝正荣告诉记者,目前自愿捐献遗体的人中,大多生活在城市,而且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杨六苹这样一个农村妇女,竟然有如此坦荡的胸襟和“超前”的意识,真的让人钦佩和尊重!

  【感叹】

  “活着真的很好!”

  杨六苹到成都之后,到天府广场瞻仰了毛主席像,又到春熙路逛了一圈,然后找到记者。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和来来往往的车辆,她轻声对记者说:“活着真的很好!”

  第二天一大早,她踏上回家的汽车。“本来我想在成都再呆两天,好好看看这个美丽的城市,但是昨晚我的心脏又痛了,我只有离开。我不想死在我老公看不到的地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