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海外患白血病 40多名北京网友捐骨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17:20 北京晚报 | |||||||||
本报讯(记者于海波)昨天下午2时许,在西单文化广场的献血车前,陆续来了40余名二三十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互不相识,但却为了一个心愿:救助刚从英国曼彻斯顿大学回国来京治疗白血病的24岁重庆妹子胡梅,“即使我们的造血干细胞与胡梅的不匹配,将来也可以捐献给其他人。” 素不相识网友伸出了胳膊
在献血车前,一张贴在车身右侧、写着“伸出你的双手,点燃生命希望”的红底白字横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此次捐献的倡导者carolyangyang前一天晚上赶制出来的,横幅记下了捐献者的网名:尼尼穆莎、carolyangyang、炒鸡蛋、小斐、未来等。 “只从胳膊上抽了约5毫升血,走神的工夫就抽完了。”刚刚捐献完的“炒鸡蛋”说。网友们互不相识,也都不认识胡梅,甚至连她住在哪家医院都不知道,“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留住她的生命。” “救救我,我不想离开……” 这是胡梅在父亲为她建的网站(http://humei.oksh88.com)上发出的求救。网站上贴着很多胡梅的照片,患病前的她留着披肩直发,大眼睛绽放着青春的光彩,而患病后,她的头发没了,一脸苍白。胡梅在网站中说,她想过一死了之,但在同学们的劝导下渐渐冷静面对现实,9月7日,她将病情告诉了父母。 记者试图通过网友、网站上胡梅父亲的电话、曾对此事做过报道的成都晚报以及北京的相关医院找到胡梅,直到昨晚将近10时才与胡梅的父亲通了电话。 “太感谢北京的好心人了。”这是胡先生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说,女儿于12月16日早晨从英国回国,下飞机后非常疲惫,所以希望记者日后见面采访。电话中,胡先生说,女儿200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2002年赴英国留学,学习很好。然而,就在她明年春季就能毕业回国时,却患上了白血病。胡先生在悲痛之余鼓励女儿说:“娃儿哪!坚强起来,白血病是能治愈的。”胡先生知道,治愈女儿的惟一办法就是找到和她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而由于人种不同,在国外很难找到,于是胡梅回国求治。“现在已找到7个初配成功的骨髓,但是否能最终匹配还是未知。” 期盼更多的人捐出造血干细胞 昨天下午,西单采血点的一位医务人员告诉记者,该采血点平均每天只有一两个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这远不能满足中国血液病患者的需要,“造血干细胞需要每个人都来捐献,如果骨髓库里有所有人的资料,患者要找到匹配的骨髓就容易多了。” 据了解,目前我国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数百万,而骨髓库仅有30万人份的库容。 新闻链接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损害身体 捐献者在血液中心抽取6至8毫升血液,经检验若配对,血液中心将通知捐献者到指定采集点,体检合格后采集造血干细胞:主要是通过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而其余血液将从另一管道输回捐献者身体。 捐献者的100至15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就能挽救一个患者。捐献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至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