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理论的先进造就实践的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03:19 哈尔滨日报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孙雪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执政党自身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地结合过三次,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第
一次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三次是与中国当代执政党自身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上一脉相承,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青春的特征和不断开辟新境界的生命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具时代意义的历史的反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体现在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关系,就理论上讲,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前提,而两者之间的第一性问题历来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建党理论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特征;而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一次历史意义重大的实践活动。

  胡锦涛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关键就在于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次教育活动的主线,必须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只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紧紧抓住这条主线,体现着这次教育活动的鲜明主旨。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把行动统一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上来,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自觉地与时代同行。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次伟大的实践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判断了党的历史方位,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为中国当代共产党人所广泛认同的真理性认识。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建设。正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所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国当代共产党人加强自身建设的继往开来的一次伟大实践。

  1.认识来源于实践的需要,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人的认识不是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发生。客观自然物只有适于人的实践需要,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才能成为认识对象,成为客体。而且,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又通过实践促进事物本质的暴露,从而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简言之,一切知识和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一直在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中国革命胜利和夺取全国政权的真理性认识,综合起来,就是毛泽东思想;又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中国改革和发展建设的真理性认识,综合起来,就是邓小平理论;又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中国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真理性认识,综合起来,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这一系列真理性认识都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立党,又到现在的整党和治党,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理论精髓一脉相承,就是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实践是一以贯之的、横亘整个中国现代革命和当代建设和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历史进程的反映。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必须回到实践中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所以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作为认识的目的,规定着整个认识的方向,制约着认识的过程。为了改造世界,人们通过认识,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使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推动实践发展,这样才能发挥认识的真正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这个需要,为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执政、领导能力,更好的为全国人民服务。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共产党员,也不可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得以执政的根本基础、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永远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无愧于历史和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实践的发展又为解决这些新课题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并且,实践的不断发展也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推动人们认识的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而这种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党的建设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作了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在今后的实践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定还会继续发展。开展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使广大党员切实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增强党性、加强修养、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途径,这样,全党的思想意志就能更加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就能得到新的提高,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的各种活动,也为广大党员提供了多渠道的、全方位的学习视角和交流机会,客观上激发了广大党员学习研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的热情和智慧,同时也使他们自觉能动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工作实际的结合点和方式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