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冰雪开发的历史是冰雪价值释放不断完美的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03:19 哈尔滨日报

  王清海 冰雪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是独立于人类而存在自然界。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的进步,冰雪的价值被发现、被利用、被开发,冰雪价值得到释放,它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冰雪开发利用不断前进的历史道路,反映了冰雪价值释放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它揭示了冰雪从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观象、资源现象、物质现象到怎样被认识、被利用、被开发,从自发利用到怎样自觉利用,从一般直接开发利用到怎样走上文化开发、经济开发、产业开发、科学开发的道路,从而实现了冰雪价值的充分释放
。它还提示了冰雪作为人类可利用、有价值的循环经济资源,怎样通过冰雪开发利用走上为创造人类现代文明、为繁荣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为打造新的经济产业形态和牵引经济结构调整,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循环经济服务的道路。

  冰雪应用性开发——冰雪价值直接式的释放

  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在初始阶段总是从切身实际需要开始的,也是通过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现产生的,这些发现起初是很感性的,没有什么附加值,是一种直接式的开发利用。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冰雪初始性的开发利用,像为了解决淡水,他们通过直接开发,掌握融冰化雪的办法。人们为了在冰雪环境下提早耕种,还很早地掌握了在冰雪表面撒黑土等融冰化雪的办法,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的人民自古就用这种方法加速雪的融化,提前半个月耕地。我们中国史籍也有劳动人民用雪水灌田的例子,史书载:“瓜洲(今甘肃敦煌)……每年少雨:以雪水灌田。”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就学会利用积雪提供的淡水为生活、生产服务。在我国河西走廊和天山的各族人民数百年来也常采用把黑土撒在冰雪表面,促进冰雪加速融化,从而促进提前耕种,又有利灌溉的做法。这说明中外在直接开发冰雪利用上,都经历了相同的认识和发现过程从而在很早的时候就走上应用性地冰雪开发道路。

  总之,可以看出人们对冰雪的开发是从应用性开发利用开始的,是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需求开始的。这种应用性开发虽然是直接式的,但它是人类对冰雪认识的飞跃,是对冰雪价值认识的飞跃,它使冰雪从有害开始变为有利,从无用开始变为有用,这是人类对冰雪开发迈出的第一步。

  冰雪文化开发——冰雪价值文化效应的释放

  如果把人类最初的冰雪应用性开发作为是初级物质开发、初始的资源开发,是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出现的,是一种直接式的开发,那么冰雪文化开发就是冰雪开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初始开发后逐步找到和发展形成的精神享受、美学享受的物质开发,也是一种以物质开发为载体加入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有附加值的开发,这是冰雪开发的一次飞跃。冰雪文化开发是冰雪环境下人们利用冰雪风俗、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体育、冰雪饮食、冰雪服饰等文化范畴内容对冰雪和以冰雪为载体的活动开发,它赋予冰雪资源利用新理念,使冰雪价值释放达到一个新境界,推动冰雪开发事业第一次登上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大雅之堂。

  冰雪文化开发是冰雪环境下人的精神文明创造,这一开发创造了璀璨的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形成了冰雪民俗、风情,美化和提高着人民生活。从冰雪艺术来讲,冰雪环境下的各国都有历史悠久和民俗结合的艺术创造。日本冰雪专家承认,冰雕最早产生在中国,相传唐朝皇帝餐桌上曾经摆放历史上最早的冰雕作品。1910年,冰雕艺术才传入日本。冰雪娱乐,中国唐人李延寿《北史》中有“兴安岭地带……人们骑木而行”的记述,《宋史·礼志》“皇帝,幸后苑观花,做冰嬉”的记载;历史也有以做冰灯为娱乐的文字记述。总之冰雪文娱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和发展:它进了宫廷、走进了民间。在中国历史上有北方驿站冬季挂冰灯以彰显为记的记载。哈尔滨地区就是历史很早有冰雪艺术创作的地区,冰雪艺术的流传和创新使它成为中国现代冰雪艺术的发祥地和集大成的城市。据考证,在19世纪中叶,哈尔滨香坊地区(田家烧锅)就有冰灯、雪雕。近代,哈尔滨建城以来,在一些商号、客栈门前,夜间常有简单的模具制作的冰灯照明。解放前,道外区的南马路牛羊肉冷库门前,在正月里常摆放一些制作精美的冰花。当时,哈尔滨外侨比较多,每逢圣诞节前,他们便云集松花江上,用冰雕十字架搞宗教仪式。一些学校、街道常常出现雪人和冰雪雕塑的初级作品。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活跃人民群众生活,改变在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文化生活困乏的状况,哈尔滨当时的市委书记任仲夷、市长吕其恩提议,南方有灯会,北方能不能搞冰灯会?并在自己家让孩子搞试验,最后推动并搞成了1963年的哈尔滨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园林工作者把北方特有的冰雪与灯光巧妙结合起来,使哈尔滨冰雪艺术真正形成,并走向人们的现实生活。

  冰雪经济开发——冰雪价值经济效应的释放

  人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任何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依托的,当然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反作用,它可以提升物质文明建设。冰雪开发也不例外,冰雪文化开发是建立在物质开发、经济开发的基础上,又反作用于物质开发、经济开发。因此,冰雪经济开发的出现是冰雪开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冰雪初始应用性开发系统化、整体化、社会化、市场化、经济效应化的必然发展是冰雪文化开发深入、深化、经济化的必然发展。冰雪文化开发要想持久,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实际作用,必须解决文化开发经济化的问题。同被文化开发提升的冰雪开发也只有走向冰雪经济开发,才能使冰雪开发进入全面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才能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才能奠定它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冰雪文化开发必须走上经济化、市场化的道路。冰雪文化开发初始,它只具有文化娱乐公益型性质。如哈尔滨市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虽然冰雪艺术、冰灯游园日渐发展成熟,已形成有主题、有空间、有内容、有场面、有冰景层次的冰雪园林景观,冰雪艺术手段也有了很大提高,冰雪艺术的类群也得到深化和丰富,已经形成了从冰灯到冰雕、雪雕等多种类的综合性冰雪艺术。但从它服务社会的属性来讲,那时还是公益型的文化娱乐事业,是政府负责安排,非市场化的操作。所以它的影响力不够大,生存能力也不够强。而客观要求它不仅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而且还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后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因势利导,提出“冰雪搭台,经贸唱戏”,以冰雪艺术为媒介,招商引资,开展多项经济活动,使冰雪文化活动和经济结合起来。而且冰雪艺术也走出去,开始对外展出,宣传哈尔滨,提升哈尔滨,扩大哈尔滨对外开放。虽然这时冰雪文化开发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如果分析它的属性还只能说属于服务经济型它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冰雪活动主题经济化、目标国际化、经营商业化、活动群众化,从而把冰雪产品商业化,把冰雪活动市场化运作,使冰活动走上效益化、产业化的道路:开始成为全盘经济中一个门类,成为一个创效产业,逐渐开始了自己产业系统形成的过程,真正开始了冰雪文化经济化和走向经济开发的阶段。

  但是如果仅满足冰雪文化开发的经济化并不是完全意义的冰雪经济开发,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冰雪经济,那也就没有真正实现冰雪经济开发。也就是说冰雪经济不应该仅仅被认为是直接和冰雪文化活动相关的那部分经济,它有丰富的内含;一是指由冰雪自然资源和开发冰雪资源而带来和形成的冰雪旅游经济。二是指我们冰雪区域经济在冰雪条件下开发形成的地域特点和时空特点的经济,这是开发大冰雪经济的概念。它是从冰雪地城和时空特点研究冰雪对经济的各种影响,探讨冰雪经济的优良模式,发挥冰雪经济的优势,趋冰雪地区之利,避冰雪地区之弊,开发冰雪地区的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结构推动模式。三是指冰雪活动如何为经济服务。即充分利用冰雪的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加大改革,为经济活动注入新鲜动力,促进冰雪地区经济发展。按照这样一个概念,必须从冰雪文化开发入手,从冰雪旅游切入,推动整个冰雪区域经济环境改造,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新型拉动的产业——冰雪产业,打造有生命力、发展力的冰雪经济。应该看到冰雪文化的开发提高了城市品位,冰雪文化的经济化发展必然引起冰雪地域经济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发生在原来这个地区最沉寂的冬季,往昔最少人员往来的季节变成了往来、交往最火热的季节。旅游热、会展热,每年冰雪城市哈尔滨在这个季节有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外商、外企参观洽谈,发展经贸,进行投资,有百多亿经贸成交额实现,促进了这一季节的经济贸易,活跃了这一季节经济活动,推动了这一季节经济的增长。原来冬季建筑业停工,而这几年仅各个冰雪景观点就有五六十家建筑单位参加施工,有两万多工人从事建筑劳动,加上在冬闲中参加冰雪旅游市场务工的农民,形成了冬闲季节就业新高潮。如果再把冰雪旅游的配套部门新增加就业人数也计算在内,据统计,黑龙江省每年有三四万人依靠冰雪直接就业,冬季真正成为这一地区的忙季、热季。它对整个经济的活跃是可想而知的,这一变化的意义是使这一地区经济面貌发生了崭新变化,打破了冰雪地区经济冬闲冬冷的经济怪圈。同时通过冰雪文化的吸引,冰雪旅游的开发,必然带动相关经济门类的改造和发展,对交通运输、建筑及材料、商业经贸、餐饮旅店、金融信息等产业都将产生拉动。据报道,在冰雪节期间民航增加几百个航班,几万个座位。冰雪经济化极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可以说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和空间,冰雪旅游、冰雪经贸的发展规模、层次决定着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层次。同时,随着冰雪旅游经贸的开展,必然推动经济环境的打造,有利于更多、更快地吸引外商、外资,有利于更好地引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设备,从而有利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因此,我们必须从宏观意义角度来认识冰雪经济,从创新角度来研究在冰雪活动中打造和提升冰雪经济。当前的关键是围绕冰雪旅游打造好全新的配套产业,加快冰雪产业发展成长的过程。据新华社报道东北冰雪城市经济已成为支柱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GDP的百分之十多。而哈尔滨作为现代冰雪活动国内领先的城市,恐怕这个数字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冰雪旅游,把自然风光游、人文景观游、购物度假游综合规划,形成旅游品牌,打造门类齐全的冰雪旅游产业。我们还要搞好和旅游配套的商贸市场、交通运输、金融信息、餐饮旅店建设,搞好冰雪活动物具、服饰的开发,搞好冰雪名城建设,打造冰雪名城产品名牌,打造冰雪城市会展名牌,形成真正的冰雪经济产业。从而调整好经济结构,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加快对传统经济的改造,建设在国际上可以与冰雪地区发达国家经济比肩而立的现代化冰雪经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