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记者亲自体验 菜价“汹涌” 一波三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10:21 大众网-鲁中晨报

  12月18日,本报A14版以《今冬菜价涨个没完没了》为题,对今冬多数菜价高涨现象进行了报道。12月17日,本报记者一行两人到高青县青城镇收购了3种蔬菜,综合了解了目前部分菜价高涨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摸清市场行情,从12月12日开始,我们3次来到鲁中蔬菜批发市场,咨询蔬菜价格、产地、与往年的对比情况,以至于市场的一些业主见到我们就笑着问:“怎么又
来了?”

  经过探查,我们初步认为——今冬蔬菜价格普遍上涨,这其中白菜、芹菜的价格与去年相差较大,有几倍增幅。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精细菜是餐桌主打菜。从市场得知,产地每公斤韭菜、芹菜、西红柿的批发价格分别在2.4元—2.6元、1.4元、2元左右。我们决定当一次菜贩,根据菜市场管理部门介绍的各地蔬菜情况,到占淄博精细菜市场大头的高青县批发韭菜、芹菜、西红柿,以此来综合了解高价菜的原因。

  前往高青下乡购菜 再次探询价格

记者亲自体验菜价“汹涌”
记者在于和军家称韭菜

  亲自选菜、购菜对于平时很少和蔬菜打交道的我们无疑是个不小挑战。在充分熟悉了购菜地点、运输路线、运输车辆、运费等相关情况后,12月17日早晨,我们动身前往高青县。

  9:30许,我们从张店出发,两个多小时后到达高青县花沟镇田家村,当我们到达村口时,田家村村民杨刚已经开着他的农用三轮车等在了路口。杨刚是我们联系的收菜代理人,以前曾经贩卖过蔬菜。

  12:00许,杨刚开着农用三轮车载着我们来到了高青县青城镇的青城大集。杨刚告诉我们,首先要到菜市场上去看看我们要收购的蔬菜价格。从这个大集上的菜市场获悉,韭菜的零售价格是每公斤3元,批发价格2.6元左右;芹菜的批发价格每公斤1.5元左右,零售价格是每公斤1.8元;而西红柿的批发价格每公斤1.9元左右,市场零售价格是每公斤2.4元左右。了解好价格后,我们开始到村子里收菜了。

  收韭菜:不愿卖给小户

  13:30许,我们来到青城镇西纸坊村,杨刚告诉我们,青城镇的各个村庄几乎都有蔬菜大棚,而且每个村子都种植不同的蔬菜,西纸坊村的韭菜是最出名的。我们本以为很快就会收购到韭菜,但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原来村中每户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户,而且多是外省市的菜贩。我们看到在很多菜农的门前停着大型蔬菜运输车,这种车一次就可以运输四吨左右,批发量大了,进价自然会比较低。“你们一次才要100多斤,我们根本给不着你们,都留给我们的固定客户了。”

  后来,经过我们挨家挨户地找,半个多小时后,菜农于和军答应卖给我们50公斤韭菜。在这个村民家中,一家6口人都在用草绳捆韭菜,这些韭菜都是刚从大棚中割出来的头茬。最后,经过一番讲价,我们以2.6元/公斤的价格,花了136.5元采购了52.5公斤韭菜。

  收芹菜:明白为何涨幅大

  收到了韭菜,感觉总算有了收获。14:45,我们来到青城镇草庙村收购芹菜。当地菜农介绍,这个村的芹菜都是高温大棚种植,好吃也好卖。但是经过了解得知,由于去年菜农普遍种植芹菜,导致价格非常低,菜农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菜农范云芝说:“去年芹菜不值钱,所以今年种得少,但正是由于今年少,物以稀为贵,所以芹菜价格猛增。”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菜农范云芝答应将原来1.6元/公斤的价格,落到了1.5元/公斤,我们花了96元收购了64公斤芹菜。

  收西红柿:量少就得价高

  收完韭菜、芹菜后,15:50许,杨刚和我们又来到了青城镇小魏家村的西红柿大棚中。西红柿不同于一般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碰破了皮都会卖不出去或者与预期价格相差很大。“我们都是早晨进大棚采摘西红柿,10:00之前都会收完,下午没有进大棚采摘的。这个只能现卖现摘,不会有存货。”一句话让我们顿时傻了眼。

  “难道今天收不到西红柿吗?”任凭我们怎样说明,六七个菜农站在大棚前纹丝不动。无奈,我们只好说自己是超市的工作人员,如果有货先给我们,以后会继续来收购。经过软磨硬泡,一个菜农终于答应将已经卖给别人,但是需要等到明天一早才能来运的一筐西红柿,卖给了我们。当然,我们也付出了较高的成本:每公斤2.10元,要买就买整筐,最后我们以191元批发了91公斤西红柿。至此,我们想要批发的精细菜全部收齐。

  想挣钱,赶早集

  蔬菜市场讲究“早”

  由于考虑不周,加上第一次贩菜缺乏经验,我们没有准备好运菜用的筐子、被子等东西。没有这两样东西,蔬菜冬天一怕磕碰,二怕冻坏,这两样会给蔬菜的销售价格带来很大影响。好在为我们运输的杨刚以前运过蔬菜,他现在又把运地瓜用的筐子、被子借给了我们用。这样,一天时间我们收购了韭菜52.5公斤、芹菜64公斤、西红柿91公斤,总共207.5公斤,花了423.5元钱,加上运费(包括车辆的汽油费、磨损费等费用)、代理费(帮我们找人收蔬菜的费用)等200元,这次把3种蔬菜从产地运回鲁中蔬菜批发市场的成本是623.5元。

  回来的路上,天已经黑了下来。满载蔬菜的农用三轮车从高青县青城镇出发,行程80多公里,到达鲁中蔬菜批发市场时已是19:00左右。

  根据事先约好的,我们把批发的菜存放在菜贩杨发亮的三轮车上。由于这3种精细菜非常怕冻,一些好心的菜贩把他们的被子、垫子借给我们。19:30许,整个蔬菜市场一片寂静,只剩下一排排存放着蔬菜的车辆。“要把蔬菜密封好,要不然夜里容易冻坏。”菜贩告诉我们。

  记者了解到,2:00—6:00是蔬菜市场批发的高峰期,能否挣钱就看这段时间的销售量了。过了7:00,则主要以居民零买为主,零卖不会卖出很多,因此蔬菜市场讲究一个“早”字。

  我们一夜未合眼

  菜贩们的一个“早”字,让我们从回来以后就一直没有合眼。2:30许,当我们赶到鲁中蔬菜批发市场时,市场上已有几十个摊位亮起了灯,吆喝声、车辆声不绝于耳。凌晨气温极低,很多菜摊子前面都生起了一堆堆火,菜贩们空闲之余,把手伸到火上取暖。一个个充电手电筒成了凌晨菜贩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市场上的蔬菜都是用机动三轮车或汽车运来的,主要卖给张店以及周边区县的一些小菜贩、超市、饭店。

  菜价就像“六月天”

  

记者亲自体验菜价“汹涌”

  记者在车上卖韭菜

  当我们走到自己的菜摊时,旁边已经有几个菜贩正一边数钱,一边冲着前来购菜的菜贩大声说:“卖没了,卖没了,今天什么菜都没有了。”“他们的销售速度真是快得惊人。”我们暗想。打开被子、塑料布层层包裹的蔬菜后,由于担心天气冷把菜冻坏,我们只把每种菜都拿出一件摆到外面,让人挑选,借着相邻摊子手电筒的光亮开始卖菜。

  “西红柿是哪里的?”一个急促的声音向我们问道,突然而至的第一个顾客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高青的……”

  “是不是真的高青西红柿?现在可是缺货啊!”菜贩子问道。“当然是了,是……青城镇小魏家村的。”

  在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菜贩子还是觉得太贵转身离去。

  在这里卖菜我们感受到了市场的随时变化,有的菜摊上的蔬菜不是很好,菜贩就不得不把菜价下调几分钱甚至几角钱,这家菜摊子一往下调,其他菜摊也被迫跟着下调。4:00许,几名30多岁的菜贩来到了我们的菜摊前面,得知芹菜每公斤价格是1.6元后,“马上装袋子,要70斤。”几名菜贩子的一系列动作几乎一气呵成:选菜、装袋子、上秤。“73斤,多点就多点吧,一斤8毛,一共58.4元。”就这样,我们做成了首笔生意。

  “一共才128斤芹菜,现在一下就卖出去了73斤,1.6元/公斤的价格是不是太低了?”想到这里,我们毫不犹豫地把价格升到了1.7元/公斤,谁知道这一涨钱却再也没有卖出去。后来根据其他菜摊的价格不得不又调回到1.6元/公斤。

  西红柿赔本卖出去

  4:30许,我们又以每公斤2.70元的价格,比2.6元/公斤的批发价多出0.1元的价格,先后卖出了29.5公斤韭菜,卖了79.65元。然而我们一直想高价出售的西红柿却让我们赔钱卖了出去。西红柿2.1元/公斤的价格进货,本想2.5元/公斤出售,谁知道一直等到6:00还无人问津。旁边菜摊上的摊主说:“天亮了以后,那些大的菜贩走了后,主要以零售为主,那时候更不好卖。市场上卖菜都是这样,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挣钱。”又等了十几分钟后,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以低于批发价的2元/公斤卖出了一整筐西红柿。但后来证明低价卖出还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天亮了以后买西红柿的人寥寥无几。

  西红柿赔了一笔,本以为靠韭菜和芹菜赚回来,但由于缺乏经验,一些芹菜被冻坏了。9:00,我们被迫把1.5元/公斤批发来的芹菜以1.4元/公斤卖了出去,冻厉害的芹菜最后以1元/公斤的价格卖出。9:20许,我们卖完了最后一捆芹菜。在2:30—9:20这段时间内,我们共卖出蔬菜207.5公斤,购买这些蔬菜共用了423.5元,销售蔬菜共收入424.5元,加上运费200元,总成本是623.5元,亏损了199元。

  菜价高心里有了谱

  经过收菜、运菜、卖菜3个环节,以及与菜农、菜贩交流,记者粗略了解了菜价高涨的原因。菜价高是一个市场综合作用的结果,各个环节的作用或大或小地在价格里均有所呈现。拿批发韭菜来说,批发100公斤和批发几千公斤,价格上至少每公斤相差0.10元。总体来说,菜价高和进菜价、运输成本、市场里此类菜的多少有着直接关系。

  高青县青城镇的一些菜农坦言,芹菜、西红柿的价格高,是因为今年种得少,菜价自然就高上去了。而在去年,这两种菜大面积种植,价格较低,菜农挣不到钱,没有积极性,而总量一减少,价格也就上去了。

  记者认为,流通环节也是蔬菜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进价的基础上,菜贩还要加上因油价频频上涨的运费、人工费等,这些在无形之中摊入到菜价中,由消费者去埋单了。

  “进200公斤菜,把它投放到市场中,与一次就进几吨菜的业户较量,没有进价优势,没有批发优势,价格被迫随着市场走,不赔也就不正常。”面对此次进菜亏损的199元,记者不禁释然。

  (记者 张顺军 高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