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为民工讨薪被逼自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6:39 常州龙网 | |||||||||
大老板卷款而逃,小包工头杨念国为让民工回家过年,竟变卖家产为民工发工钱。前不久为讨要工程款,他在绝望中喝下农药。在人们眼中属于“强势”群体的包工头,为什么也会被逼上绝路?在他无奈选择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辛酸和无奈? 变卖家产 发放工钱
今年48岁的杨念国是江苏淮安市的农民,精明能干,有一身过硬的瓦工手艺。他21岁时外出谋生,先后在黑龙江和上海做瓦工,2002年来到常州。20多年走南闯北的经历,造就了他敢做敢当的倔劲。2003年,他扯起大旗,开始在市场上招揽工程。 第一次包活儿是在武进鸣凰一建筑工地,20多个人盖了一年的楼房。活儿完了,他没赚到钱,而手下的每个人都拿到了1万多元工钱。在大家的眼中,老杨为人厚道,给工人发钱非常及时,哪个工人家里有了困难还常常额外得到他的帮助,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抢着到他的手下干活儿。 去年底,在工程承包商翟某的介绍下,老杨在苏州为广东一家公司盖厂房。今年2月份,那个厂方却莫明其妙地“蒸发了”。后来一查,原来广东那家“公司”专门骗建筑商的风险抵押金。 杨念国找到工程承包商翟某。但翟某却来个180度大转弯:“人都跑了,我也亏了,哪里有钱给你?”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钱还是没有拿到手。眼看就要过年了,民工还在等着这笔钱。杨念国再次找到翟某,翟某给杨打了个2.7万元的“白条”,说回到常州后让老杨拿着条子来取钱。老杨回到常州,翟某的手机就再也打不通了。 “我受骗了,但我不能骗民工。 ”看着手下民工无助的眼神,杨念国下定决心,决不能亏待了这些跟着他卖力吃苦的兄弟。可他搜遍了家中的存款,也只找到两三千元,还缺一个大“窟窿”。他打电话到老家,问自己的弟弟,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卖。弟弟说,就是几间破房子,好多年没人住了,卖不出钱,也没人要。 老杨突然想起10多年前自己种下的数十棵白杨柳,就叫弟弟砍去卖了,凑了2000多元钱。他又在乡里借了5000元贷款,加上七七八八四处借的,共1万多元,赶在大年三十前,把这笔钱发到了民工手里。有的民工拿着钱,当场就哭了。还差几千块,老杨说:“你们先回家,就是砸锅卖铁,我给!” 2005年春节,两个儿子赶到老杨的工棚里过年,老杨厚着脸向人家借了100元。大年三十,妻子花5元钱买了一条“大头鱼”,烧好了端在桌子上,一家人都不动筷子,妻子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掉。老杨叹着气:“这个年咋过成这样?”泪水从指缝间一股股地流。儿子说,你还是回去当农民得了。但老杨是个“牛脾气”,不信自己赚不到钱。 赶在正月十五,老杨又借到一笔钱,从常州赶到淮安,把钱亲自送到民工的手里,请他们谅解。这次包工,他自己亏了3万元,而民工的工钱他一分都没欠。 误入陷阱 越干越亏 春节过后,老杨又在无锡华庄镇盖厂房,建筑承包商是徐州一家公司。但开局就不利。老杨人手不够,有两个安徽人来找活。老杨看人家可怜,就答应下来。哪知第二天,两人安徽人一下子带了26个人来,工地上根本不要这么多人 。 来就来了,人家都是民工,找活不容易。但老杨很快发现,那帮人根本不干活,专门找碴儿打架。原来,这是一帮专门以找工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的团伙。为了扔掉这伙“麻烦制造者”, 老杨只得好话说尽,来了3天,给了对方5600元走人。 脚手架越搭越高,厂房的水泥柱立起来了,但问题也来了:老杨发现自己上了合同的当,被承包商“涮”了一把。老杨与工程承包商订的合同里写的是每平方米30元,当时口头说的用三孔砖。但厂方却坚持要用多孔砖。这样一来,工程量就要增加一倍,自己又要贴4万多元。 工程承包商说:“要么你就退出,想干的人多的是。” 老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走人,前期民工的工资拿不到分文,如果延误工期,最后“违约罚款”的板子还得打到自己的头上;干下去,又怕重蹈往日覆辙。 老杨此刻已经没有退路,他找到厂方,厂方也觉得这个承包价低得离谱,厂方的负责人说:“这样吧,他不多给钱,我给你。” 但工人也不敢干了,怕拿不到钱。急得吃不下饭的老杨来到工人的宿舍,声泪俱下:“兄弟们啊,我求求大家,看在我这张老脸上,再帮我一把,等工程一完我立即给大家发钱。” 民工大都是老杨的老乡,他们了解老杨的为人,大家心软了,相继带着工具走进了工地。 逼上绝路 喝药自杀 今年9月,厂房竣工。建筑承包商这时至少要付给老杨8万多元工程款。满心欢喜的老杨筹划着用这笔钱给工人发工资。 当老杨前去索要工程款时,建筑承包商却说,只能给原来的价钱4万元。 闻听此言,老杨如雷轰顶,他满腹的委屈全都爆发了:“我辛辛苦苦干了半年,反要倒贴4万元,这责任凭什么都算到我头上?”老杨几乎被气晕。 开发商毫不示弱:“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你到哪里告我也不怕。” 至此,老杨才觉得自己的脖子上已经被他们套上了一根绞索。 “我就是拼上老命也要把你们的血汗钱还了。”看到跟自己累死累活干了半年,现在却连饭也吃不上、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的民工兄弟,同样出身农门的老杨心都碎了。他再一次向大家忏悔道:“我老杨现在正想办法要,给不了大家的钱,我这条老命也不要了!” 11月15日,老杨又去找建筑承包商。对方一见面就说,加点钱,5万元,多的没有。老杨不答应,对方叫来一帮打手,将老杨等人狠揍一顿。 老杨万念俱灰。当天从医院回来后,他坐在一边脸色发灰,叹了口气对妻子说道:“我老了,糊涂了!以后就是饿死,也不要再做工程了。”说完,他又掩面哭泣,嘴里不停地唠叨道:“唉,我怎么才能对得起那些跟我干活儿的工人呀,哪怕用我这条老命,能换回工人们的血汗钱也行啊!” 老杨一番话让妻子非常心酸,但她没有多想,只是宽慰了他几句。 没想到11月16日中午,老杨喝下了农药。幸亏抢救及时,老杨才保住了一条命。后来,经过调解,承包商把工人的工资款结了大部分,其余的就没了下文。 一贫如洗 悲愤难抑 12月19日,记者来到老杨在东青的工地采访。他住的是简陋的工棚,长凳上放几块篾笆笆就成了床。 老杨告诉记者,现在家中是一贫如洗,他已借了5万多元给民工发工钱,还有5万余元欠款收不回。而欠老杨2.7万元的翟某人也杳无音信。 老杨的妻子一提起这事就哭:“一个包工头,不如一个民工。唉,这到底是为什么呀?”老杨也是老泪纵横。 “现在我的精神也快崩溃了,我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只想拿回自己的劳动所得,给民工发工资。” 说这番话时,要不到钱的老杨悲愤难抑。 王迪 刘毅文 范总路摄 编后:“讨薪难”的背后 又要过年了,一场全国范围的“讨薪风暴”正在迅速掀起。对于弱势的民工群体,舆论给予了足够的同情。然而,对于像老杨这样的小包工头的艰难处境却鲜为人知,少有人关注。 一个小包工头被逼自杀的悲剧,在当地曾引起极大的反响。有人说,在法律和政府监督的缺位下,老杨的悲剧是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混乱现状敲响的又一记警钟。 解读这起包工头“讨薪”事件,我们似乎可以对“讨薪难”背后的灰色链条有一些更真切的认识。 其实,一旦欠薪链条的中间环节断裂,“年年讨薪不见薪”的难题就不会轻易破解。包工头老杨这个极端的个例提醒我们:如果不理清欠薪灰色链条中的各方责任,如果不重视悲剧所发生的社会根源,或许今后还有更多的建筑小包工头像老杨一样被逼上梁山。真要是那样的话,处于建筑市场最末端的受害者——广大民工,其眼巴巴讨薪的视线将永远找不到支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