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看罗湖这样成教学“金牌大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4:53 深圳特区报

  新课程教学厚积薄发教师摘金志在必得学生夺冠并非偶然

  看罗湖这样成教学“金牌大户”

  编者按

  “金牌”是什么?是闪亮的荣誉,是对心血和汗水最好的回报。可是,赢得金牌的道路是坎坷而艰辛的,越是高端的竞争就越是激烈。然而,就是在这荆棘丛生的道路上,罗湖的教师和学生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在各种新课程教学竞赛中,“笑纳”一个个金牌,以金灿灿的荣誉见证了自己的实力与智慧。

  由深圳市总工会每3年举行一次的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罗湖区教师连续两届独占鳌头,在深圳教育界传为佳话。昨天,记者在罗湖区教育局采访时,教育局负责人和干部们向记者谈起这一全市最具权威的行业技术比武盛事,无不神采飞扬。

  原来,在2002年第四届全市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上,罗湖区教育局派出的选手在与市属校及其他五区的代表队经过激烈的角逐,一举夺取了教工系列12个一等奖中的5个;今年9月,第五届全市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上,罗湖区教工选手再次将该届教工系列的12个一等奖中的5个收入囊中,滨河中学教师田宝林和桂园小学教师杨玉亭还以总分最高,名列中学组和小学组的第一名。

  然而,对罗湖人而言,市一级的比赛成绩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几年来,他们早已在全省、全国的许多比赛中显示了雄厚的实力,摘取了一枚枚熠熠闪光的金牌,为罗湖赢得了“金牌大户”的美誉。

  摘金之路从“厚积”到“薄发”

  据统计,自2002年全面开展新课程实验以来,罗湖师生在省级以上获奖2600多项,其中在全国学科竞赛获一等奖的就达570多项。罗湖区的师生以一区之力,屡屡在全国性的赛事上摘金夺银,其获胜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含金量之大实属罕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成为“金牌大户”的道路上,罗湖区的师生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为了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区教育局根据罗湖教育的实际,先后推出了“师德师风建设年”、“教育教学质量年”和“罗湖教育创新年”等举措,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铺平了道路。

  可以说,罗湖区教学竞赛出现“金牌大户”现象,并非偶然,正是罗湖区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的实验中,长期勤恳务实、勇于开拓,以奋发的激情,实现了从“厚积”到“薄发”的跨越。

  “希望之星”从陌生到熟悉

  如果说3年前,罗湖的师生们对什么是“希望之星”还有点陌生的话,那么,3年后的今天,他们对“希望之星”已有了那种熟悉而自豪的感觉。

  事情要从2003年4月说起。当时,在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广东赛区的半决赛中,罗湖区东湖中学学生李莱茵以绝对的优势一举夺得了5个奖项中的4项——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勇气奖和大赛一等奖,并作为广东省惟一的中学组代表参加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总决赛。当时只是初中一年级的李莱茵,以她敏捷的思维、清晰准确的英语演讲能力、沉着机灵的应变能力,过关斩将,夺得第四届全国“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学组的第一名。

  偶然在慢慢变成必然。继李莱茵之后,罗湖区又有滨河小学学生王一霖以广东赛区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的身份参加2004年第五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获得了全国总决赛第三名;2005年,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的全国总决赛场上又再次出现罗湖区的选手,水库小学六年级学生黄李鸣翠荣膺“希望之星”称号。

  可以说,让罗湖师生们为之自豪的“希望之星”,充分展示了罗湖学生的英语水准,而罗湖的英语教师们也在各自舞台上展示着风采:2001年,罗湖外语学校教师张书生获得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学英语优质课比赛的一等奖;2003年4月,翠园中学教师周清参加了在长沙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学英语优质课比赛,以绝对优势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的第一名。

  巾帼斗妍从平凡到非凡

  “巾帼不让须眉”,在罗湖教育系统内,也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作为罗湖区的一所普通中学,滨河中学却在不到一年内,先后有三位原本平凡的青年女教师,经过努力从层层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分别夺取了全国学科教学竞赛的冠军,谱写了非凡的篇章。2004年11月5日,全国中学数学优秀课例观摩赛在福州举行,该校教师杨霞代表广东省参加这次比赛,她的《鸡兔同笼》课例以新颖的构思、精美的课件、大胆创新的教学方法、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赢得专家的好评,获得了全国竞赛一等奖。一个星期后,湖南长沙又传喜讯,女教师李琳执教的《超重与失重》课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成功地演绎了高难度的实验,突破了高中物理教学难点,以最高分获得了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今年8月,第三届全国中学物理创新教学大赛在大庆市举行,女教师徐园作为广东省中学物理教师代表力挫群芳,荣登榜首。

  创新教学从内敛到开放

  “由于受传统教材和传统教法的影响,政治学科的教学改革一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据罗湖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为探求新的教学方法,罗湖区的政史老师主动率先在全省进行新课程实验。他们以“教学民主开放、学习自主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内敛到开放,大胆实践,形成了教学特色,还在全国性的学科教学创新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

  今年4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05年全国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翠园中学初中部教师赵雅杰以《寻找秘密武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技惊四座,取得一等奖;今年10月,赵老师再次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思想品德》首届全国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的音乐课也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2004年12月,在昆明举行“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总决赛”中,东湖中学胡樱平老师的《京剧入门》课例、翠竹小学叶梅老师的《国旗国旗真美丽》课例,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技压群芳,双双夺得了中学组、小学组全国一等奖。这一成绩,使罗湖区成为历届比赛中同时有两位选手进入学科总决赛并同时获得一等奖的城区。

  综合实践从开花到结果

  如何让罗湖的学生从综合实践课程中受益呢?罗湖的课改弄潮儿们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因此迅速开展探索实验。由于起步早、视野宽、观念新,罗湖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引起了全国专家和同行的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强调改变对教材的过分依赖、过多的接受式学习、脱离生活实际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围绕这一理念,罗湖教师们进行了多种尝试,推动该课程不断向前发展,在开出美丽的花后,还结出了丰硕的果。

  2003年12月,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上,罗湖区教育研究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践》、东湖中学的《以中国古代和平文化思想谈解决民族与地区冲突的方式方法》、罗湖中学的《我们的深圳河》、翠竹小学《家校互动,让孩子们走向社会和自然》、红桂小学的《蔬菜与健康》等5个案例,被专家一致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评比一等奖”,全国各地代表对这些案例好评如潮,纷纷表示要把罗湖经验带回去借鉴推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