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八旬老人左眼被酗酒侄孙打瞎(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9:22 金羊网-新快报
八旬老人左眼被酗酒侄孙打瞎(组图)

常受侄孙毒打,两位老人身留伤痕,内心痛楚。(新快报记者 王小明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八旬老人左眼被酗酒侄孙打瞎(组图)

麦婆婆用日历纸偷偷保存起来的这撮头发是被她的侄孙扯下的。(记者 王小明 摄)


  本报讯 (记者 尹政军 任磊斌 实习记者 杨黛清) 在白云区石井镇夏茅村友谊街有这样一个悲惨无奈的家庭:年过八旬的刘伯和79岁的老伴麦婆婆将侄孙阿明养大,可是人到中年的阿明却隔三差五酒后毒打他们,麦婆婆常遭追打不得不躲到街坊家里,刘伯更被打得左眼失明。阿明的父亲打骂教训无效,村委多次调解无效,饱受折磨的两老现在只希望进养老院求得平安。

  老人的左眼被阿明打瞎

  20日下午,记者来到刘伯和麦婆婆的家,房子装修得很气派,院子左侧空地上有一堆空酒瓶。刘伯坐在床上,护工黄叔正在帮他上药酒。黄叔掀开刘伯的上衣,指着刘伯腹部两处碗口大的青紫痕迹说,这些都是刘伯的侄孙阿明用脚踢后留下的。阿明踢老人是常事,还掐老人的头,扇两老的耳光。

  “他(阿明)中午和别人喝了两瓶白酒出去了!”黄叔拿来墙角的一瓶28度的广东米酒和一瓶43度的竹叶青酒说。麦婆婆说,她怕阿明酒后打人,“在外面躲着等他出门了才敢出来”。

  刘伯今年八十多岁,麦婆婆79岁,他们无儿无女,阿明的爸爸是他们的侄子,5岁从越南回国后由他们抚养长大,阿明也是两老辛苦抚养大的。阿明今年37岁,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一直没有正当工作。麦婆婆说,阿明十七八岁就开始喝酒,两年前被他父亲赶出了家门,老婆又和他闹别扭,他就搬来和他们住。

  “以前他不打人的,不喝酒也是个正常人。”麦婆婆说,阿明搬来后整天游手好闲,“还要我们伺候他”。阿明酒瘾很大,几乎是隔一天就喝一次酒,每次都喝到半醉,然后就打他们到醒酒。阿明还经常向老人要钱,连两老在村里200元的分红都不放过,这是两老的生活来源。

  “他怎么不把我打死呢?打死了就不用受这种罪了。”刘伯满脸痛苦地说。麦婆婆指着刘伯的左眼告诉记者,刘伯的左眼被阿明打了一拳后就再也看不见东西了。麦婆婆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拿出一把灰白的头发说,这些头发是阿明前几天打她时从她头上扯下来的。“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要遭这份罪啊!”麦婆婆说。

  阿明脾气躁谁也管不了

  据街坊介绍,阿明打老人的事他们都知道,但“谁也管不了”。有电视台曾来采访并进行了调解,阿明当场向麦婆婆保证:“以后少喝酒,不打人了。”但之后阿明不但不改,反而怪罪两老不该叫电视台来,把两老打了一顿。

  据街坊介绍,阿明的父亲在当地算是有钱人,有房有车,还开了家印刷厂。阿明几年前还在父亲厂里开车,后来和父亲闹翻了就没干了。阿明有老婆孩子和自己的住所,但老婆孩子因怕他住在娘家。阿明唯一的收入就是父亲每个月给的200元。

  据街坊反映,阿明脾气很暴躁,家里人都很怕他,麦婆婆经常被追打到街坊那里躲藏,有时被迫躲在他们的

麻将桌下。阿明的父亲骂过他很多次,他也多次保证不再打人,但一喝酒就控制不了自己。上次电视台来采访时问阿明为什么要打老人,阿明竟说:“打两下很正常嘛。”

  记者在村治保会了解到,阿明打老人的事他们也曾调解多次,但阿明“就是不听”,村里也拿他没办法。

  伤心老人想去养老院

  麦婆婆对记者说:“听说没儿没女的老人可以去老人院,不要钱,我们很想去,家里一天都不想呆了。”

  就刘伯两老想进养老院的想法,记者采访了白云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该中心杨主任说,如无特殊情况,两位老人每月最少要交2200元才能入住。但其表示,如果两位老人被居委和街道定为孤寡、低收入、残疾的老人,应该可以免费进养老院,先是居委和街道向区民政局申请,然后街道、居委和区民政局双方协调好经济上负担的比例,“区财政包底,两位老人家就可以到养老院来生活了”。

  老人应报警将阿明绳之以法

  就阿明酒后毒打老人一事,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家盛志德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

家庭教育缺位条件下,不良因素被激发造成的恶性循环,演变为家庭暴力。阿明酒后打人,他自己的内心可能有触动,只是还来不及调整心理就又陷入了下一轮循环中。

  广东鑫一华律师事务所黄律师认为,阿明打瞎刘伯左眼的行为已构成刑事犯罪,阿明毒打老人的行为已超出普通家庭纠纷的范围,道德谴责已不能解决问题,老人应该报警,将阿明绳之以法。

  市民邹先生认为阿明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刘伯两老长期受虐待,是他们的善良纵容了阿明的肆意妄为,他们却不懂得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