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2005:结尾篇势头良好 2006:开局年先破千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5:05 山西日报

  太原市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0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63亿元,增长35.8%

  本报12月22日讯 (记者岳晋峰)2005年,是“十五”计划收尾之年。在今天召开的太原市经济工作会议中,“顺利完成”和“圆满结束”被更多地用于概括该市2005年各项任务和“十五”计划的整体情况。

  根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新的统计数据测算:太原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0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63亿元,增长3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增长18%;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增长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5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338元,增长12%。

  2005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标志着太原市“十五”计划圆满结束。五年来,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5个百亿元台阶,增加480亿元,年均增长13.9%。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

  从增幅来看,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太原地区生产总值排第9位,一般预算收入排第1位,工业增加值排第14位,固定资产投资排第1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第1位,出口总额排第2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18位。对此,太原市也给予自身清醒而理性的评价:“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省会城市排位有所前移,但大多数仍处于中游或下游水平”。

  同时,本次经济工作会也对“十一五”开局年的经济工作制定目标,其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可谓2006年“重量级”目标。其它主要指标为:财政总收入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地区外贸出口总额2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15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3%;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60天,市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资料链接

  2006太原经济看点

  ●淘汰重点产煤县9万吨以下煤矿,全市煤矿数量减少30%。焦化企业数量缩减到21户,减少40%,焦炭产量控制在1500万吨左右。

  ●新建、在建民用建筑供热、供水必须实行“分户控制、分户计量”,对既有建筑逐步进行改造,明年改造供热550万平方米、供水2万户。

  ●每个县选择1-3个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积极培育示范样板村,探索发展模式。

  ●实施汾河流域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改造中低产田22万亩。发展20个沼气示范村、4000户示范户。

  ●完成建设南路、和平南路、并州南路、新建南路、漪汾桥等15条主要道桥的大修。对迎泽大街、府东街、府西街等8条主要街道的路灯改造。

  ●抓好太原大学、五中、二外新校、长风商务区中学和一外高中教学楼建设。建成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好10个优势突出的重点专业。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