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确保特区下一代健康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06:20 深圳特区报

  市关工委积极开展革命传统、公民道德、法制、家庭家长和道德实践等多项教育活动

  确保特区下一代健康成长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近年来,市关工委在未成年人中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家庭家长教育和道德实践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现在我市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市、区、社区、街道四级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全市6区、45个街道办以及所有的社区居委会全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另有40多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也相继成立了工作组织。

  针对一些未成年人一味追求享乐、贪慕虚荣的情况。我市关工组织坚持在青少年中开展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教育,组织了“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近百位老战士,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以东纵司令部旧址、北撤纪念亭、烈士碑、中英街博物院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福田、南山区关工委还联合教育部门、团委、社区等,利用假期组织未成年人到贫困地区体验生活、参加劳动锻炼,与广东省内的贫困地区青少年开展交流,使他们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并了解贫困山区人民生活,从各方面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生活作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庭在对青少年人格、品质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更谈不上掌握了教育子女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各级关工组织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家教模式。如罗湖区南湖街道关工委邀请资历较深、具有说服力的老干部、老专家以及优秀家长,通过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他们邀请了“全国十佳青少年”母亲现身说法,把好的家教经验传给学生家长,从而推进全区家庭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

  广东省关工委主任方苞:

  寄望深圳创造经验推广全省

  【本报讯】(记者冯庆)广东省关工委主任方苞表示,省关工委成立5年来,在深圳学了不少好的经验。他说,最早时,省关工委学习推广南山区区委发动“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验,之后又在宝安开了关于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和展开家庭教育的宣传会,最近,还在宝安沙井开会总结了当地的禁毒经验。他表示,这些经验的取得,都是党委政府重视、文明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结果。

  方苞表示,中央8号文件提出要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圳在这方面开局良好,正等待时间检验。“如果深圳能够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我相信,对全省甚至对全国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他说,深圳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前列,现在在贯彻中央8号文件、16号文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面又走在前列,说明深圳未来的建设后继有人。如果深圳的探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将会是一个长远的效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方苞介绍说,省关工委曾花了一年半时间,在10个市、县做了项调查,发现在2000年至2004年5年间,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有所上升。“这说明现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方苞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希望有关部门研究好应对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推进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家庭德育教育网络,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市关工委主任李海东:

  发动“五老”扩大工作队伍

  【本报讯】(记者冯庆)市关工委主任李海东表示,未成年人大多数是在校学生,所以要着力发动“五老”,配合学校和社区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他说,贯彻中央8号文件后,关工委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的标志是,工作重点更明确,即青少年中的“问题生”;谁为主更明确,即教育部门。学校是主导、主渠道、主阵地;依靠力量、发展路子更明确,即以学校校长为核心,老师为骨干,“五老”和社区领导、学校三者联动,走上“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李海东认为,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光投向学校,期望学校能够在扭转社会风气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把学校推向解决社会问题的前列。然而,在学生思想道德成长过程中,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却相对下降。抽样调查表明,学生在回答哪方面对自己思想道德影响最大时,认为社会影响为第一位的占39.8%,家庭影响为第一位的占14.6%,学校影响为第一位的占11.1%。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这三方面的结合越来越值得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能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养成至关重要,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有力的促进。

  他表示,目前,我市虽然有一大批老同志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队伍中,但与我市“五老”队伍的总规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有不少外地来深圳居住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全市的离退休教师也是一支规模很大的队伍,教育资源量充足,希望各级关工组织及各单位积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把老同志发动起来,进一步扩大工作队伍。

  市网吧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加大非法网吧整治力度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为了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网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存在不良影响的问题,深圳市逐步建立了网吧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网吧管理。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我市是全国9个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城市之一。为此,市网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深圳市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方案》,并得到全国网吧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的批准,我市新增网吧总量占到了全省新增网吧总量的三分之一,可适度满足我市市民的上网需求。这有利于迅速增加合法网吧数量,打压黑网吧生存空间,从而促使网吧经营者守法经营,自觉拒绝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落实责任制。文化部门积极稳妥地开展新设网吧的审批工作,并制定出对持证网吧的长效监管机制和相关的工作制度,加大对持证网吧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了查处取缔黑网吧的长效机制,并结合全市新批网吧的审批工作,制定并落实查处取缔黑网吧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检查;市通信管理部门建立对网吧经营场所互联网信息接入工作的监管长效机制,切断黑网吧经营场所的信息接入。

  市教育局:

  实施德育工作“一把手工程”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36所,在校学生100万人,两年来,市教育局从教育工作实际出发,坚持创新德育思路,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深入调研和总结以往德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举措。

  主要内容包括全面落实德育创新、全员育人、校园安全文明、德育队伍建设、德育阵地建设“五大行动”;实施德育工作“一把手工程”、校园文化建设“三净化三禁止一规范工程”、社区教育“四进工程”;重点关注初中学生、民办学校学生、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四个群体”德育问题;建立和落实中学生义工制度、法制副校长和“一校一警”等六个德育工作制度。该局还制定和落实《深圳市中小学网络文明教育工作方案》和《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方案》,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网络文明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工程”。

  团市委:

  形式多样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2005年,团市委、市少工委、市学联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教育、科技、文化主体道德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团市委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今年3月,市少工委以少先队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开展了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3月1日举行了统一行动日。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团市委还组织开展了“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

  为了让青少年从小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毒品,切实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团市委、少工委、德育办于今年4月开展了全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开展读一本禁毒书、听一场禁毒心得、组织一次禁毒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队会活动,不断强化青少年学生抵御毒品的能力和参与禁毒斗争的意识。另外组织开展了“不让毒品进社区、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营造了全民禁毒的浓郁氛围和良好局面。

  市妇儿工委:

  开展“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几年来,市妇儿工委在深圳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广泛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的“四进”行动,把工作落实在各成员单位扩展到全社会,极大地推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活动丰富而新颖可谓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特点之一。我市以“我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市妇联组织在“六一”期间组织的“我做合格小公民”欢乐园活动,通过组织幼儿合唱《公民道德歌》,在“我做合格小公民”长卷上签名,以及开展系列游戏活动,使儿童在欢度节日的过程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道德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还走进了家庭、社区和公共场所。市妇联、团市委与梅林一村、益田村、通心岭社区合作,发出“我做合格小公民”倡议书,唱响《公民道德歌》。

  目前,我市已有数万名儿童参与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支持小公民道德建设,争做合格小公民已蔚然成风。

  六区经验

  福田

  建设未成年人“乐园”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有着1.2万未成年人的福田区华富街道以社区为阵地,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社区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社区成为未成年人的“乐园”。

  华富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社区关工委,并初步形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六大机制,构建了学校、社区和家庭良性互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即推动学校德育向社区拓展,社区德育向家庭、学校渗透的联动机制;发动街道工、青、妇、司法、安监、文化、民政等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互动机制;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德育资源,建立社区“五老”德育志愿者队伍,协调辖区单位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活动场所的资源共享机制;针对单亲特困家庭、贫困失学儿童开展结对帮扶的激励救助机制;联合学校开展学情普查,建立未成年人档案,实行联网更新的信息反馈机制;各社区积极组织暑期德育活动,为未成年人开辟第三课堂的暑期活动机制。

  罗湖

  积极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桂园街道注重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课外阵地、桥梁纽带和教育引导作用,积极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着力形成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桂园街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增设青少年户外活动场地。仅今年就增设了12套健身路径,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地。

  针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街道党工委还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如红桂小学周边的4家午托班,综治办、监办、房管所等职能部门进行了逐一清查。对这些安全措施不足、食品卫生没有保证的午托班开具《安全工作检查记录》,并责令4家午托班近期内搬走。街道还大力开展清无工作,将居民楼内无证照门店、网吧进行了清理,截至11月初,自行关闭门店397家,查处取缔了377户,登记执照331户,辖区97%的无证照门店已经按要求进行了清理,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场所依法取缔,给青少年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精神环境。

  南山

  以新理念开辟德育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提出了“走向共生,构筑心中的都市田园”的文化德育新理念,不断深化和拓展道德建设领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德育、情境德育、生活德育、自主德育、综合德育新模式,有效地促进未成年人的道德成长。

  学校开展了“仪规养成从校长为学生鞠躬开始”的活动,校长和值日教师每天上学、放学都站在校门口候送学生,对每一个进校、离校的师生都一一主动鞠躬问好。现在,在校园、路途、社区彼此相见,师生、同学之间都会真诚地鞠躬问好,礼仪之风蔚然兴起。

  为引导孩子走向求真、求善、求美之路,学校按合群、童心、乐观、民主、责任、致富、贵生、自信、良知、慎独、爱情、绅士、圣德等35个项目选择文学作品,编写了《与心灵共舞》、《与心灵约会》2册《美德文化读本》,组织孩子们阅读交流,鼓励孩子们和家人读书,促进道德积淀。

  盐田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品牌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盐田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校、基地、社区为平台,大力开展校园和社会环境净化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积极打造“中英街3·18鸣钟警示日”等一系列影响大、效果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品牌。

  2002年以来,盐田区每年3月18日(1899年沙头角勘界日)举办中英街“3·18”警示日系列活动,组织大批团员青年和中学生参加鸣钟仪式,并在警示钟前郑重举行中学生成人宣誓活动。今年,区委、区政府联合沈阳“9·18”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中英街“3·18”警示日系列活动,加强了南北互动,进一步扩大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的影响,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品牌。

  盐田区还开设馆长论坛,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于2004、2005连续2年开设馆长论坛,吸引了全国相关主题的博物馆馆长来深,围绕“国耻教育”、“博物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等主题展开研讨,并将论文结集出版,使博物馆成为研究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

  宝安

  把家庭教育当重要工程抓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宝安区是我市人口大区,基础教育规模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宝安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坚持把指导家庭教育作为培育合格人才的一项工程来抓,形成宝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首先宝安区为家庭教育建章立制,区教育局早在1997年就制订了《宝安区“家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1999年修改为《宝安区1999-2003年“家庭教育工程”发展规划》,2000年重新制定《宝安区2001-2005年“家庭教育工程”发展规划》。规划一个比一个充实完善,分析了形势,表述了总目标和发展步骤,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政策、经费、师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宝安区家长学校于1999年创办了《宝安家教》报。2002年宝安将报纸合并到《宝安教育》,成为该报的家长教育版,每月两期,每期三个版面,发行量近10万份,由于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龙岗

  “五老”进校园德育谱新篇

  【本报讯】(记者杨丽萍)为了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的优势,龙岗区积极组织“五老”进校园,担任学校德育辅导员,大力加强在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据统计,全区74所公办中、小学,全部选配了校外德育辅导员,全区88所民办中、小学,有76所已选配德育辅导员,占总数的86.4%。到目前为止,全区共选配德育辅导员295名,其中老干部86名,老教师181名,老战士7名,老专家6名,老模范5名。基本上形成了校外辅导员的网络。

  今年以来,全区“五老”校外德育辅导员,上德育辅导课1400余次,听课的中小学生12万余人次。这些讲演报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许多“五老”还情系后进生,大鹏中心小学德育辅导员戴坚平经常深入学校,与后进生谈心,近两年她已帮助三名后进生转变为三好生。全区“五老”与青少年谈心2325次,帮助差生265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