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他的一辈子是执著创新的一辈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03:12 哈尔滨日报

  听说苏广铭去世的消息,跟踪报道了苏广铭几十年的原哈报记者慕及春哽咽了。从1957年起,慕及春就开始采访报道苏广铭,为此他曾连续五年在苏家过年,先后写出了近60篇报道。几十年的跟踪采访,慕及春最深的感受是“苏老的一辈子是学习思考的一辈子,是永不停息的一辈子,是无私奉献的一辈子,是执著创新的一辈子。他是值得我学习一辈子的榜样!”

  与苏广铭的第一次见面至今仍让慕及春记忆犹新。那是在1957年,车辆厂职工到江北参加防汛的船上。一路上苏广铭一直没坐下,始终站在舵手身后观察舵轮。他在琢磨,为什么这么大一艘满载人的客船,舵手竟能毫不费力地转动舵?防汛结束后,他立即参照舵轮的原理,将厂里摇把很吃力的一个胎型进行了改造,工作效率提高了20%。

  苏广铭就是这样一个随时随地学习思考的人,他的大脑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机床、刀具如何改造能提高工作效率。“一五”期间,他用两年零3个月完成的五年工作量;“二五”期间,他提前4年半完成5年工作量。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共搞了300余项发明,最多的提高工效88倍。因此这位全国工业战线老劳模苏广铭有“时间的主人”的美誉。

  据慕及春回忆,从1957年苏广铭45岁那年开始,他就组织全市劳模利用业余时间,不计报酬地帮助有困难的工厂解决技术难题,一干就干到了78岁。退休后,他参加了省总工会组织的老劳模攻关队,到全国进行技术协作,广收徒弟,将自己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行和徒弟。即使在“文革”中苏广铭被批斗,不许他碰机床的情况下,他也不忘研究改进机床,提高工作效率。那段时间,他白天扫厕所,晚上偷偷地到车间帮助别人搞革新。这是一种怎样的无私奉献精神。用慕及春的话说“苏广铭创造了太多的奇迹,他这一辈子干了别人两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工作。苏广铭虽然去了,但是他留下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永远继承。”本报记者 张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