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政府工程项目快速推进质量优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4:52 深圳特区报

  纳入市政府集中管理的72个项目全面完成了预定目标

  政府工程项目快速推进质量优异

  编者按

  政府投资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发挥预期的投资效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年初,有关政府工程的建设目标,市政府已向市人大和全市人民作出承诺,这些项目的进展如何,是全市人民关注的焦点。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纳入市政府集中管理的政府工程72项(总投资340亿元),今年有16项相继完工,40项正在积极推进,全面完成了预定目标。

  时近岁末,我市政府工程建设喜讯频传!会展中心、南头关及梅林关交通改造、深圳大剧院改造、市委党校搬迁重建等政府工程如期完工;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福龙路、中心广场及南中轴景观工程等工程加快推进,不仅全面完成了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而且工程进度快、质量优、投资省。

  政府工程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高新技术设施等领域。这些项目工期时间紧,与市委、市政府实施的科教兴市、文化立市、人才强市等战略密切相关,与市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与深圳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是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坚实物质基础。今年我市在政府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优势,千方百计争赶进度,不仅按计划和工期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这些项目早日发挥效益,而且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创建精品工程,积极探索和完善科学管理政府工程的长效机制。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会展中心等16个项目按计划完工,相继投入使用。其中,会展中心于10月全面竣工并在第七届高交会整体投入使用,不仅为深圳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为深圳增添了一座标志性建筑。深圳大剧院改造工程于年底全面竣工,为我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市委党校搬迁重建工程于年底基本完工,将成为培训我市党政干部的“摇篮”。南头关、梅林关改造工程于年底完工,缓解两个关口交通堵塞,关口通行能力大幅提高。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等42个项目稳步推进。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已全部完工,正进行主体结构箱体施工;皇岗联检楼主体结构封顶;福龙路道路、桥梁、隧道已全部开工;中心广场及南中轴景观环境工程乔木种植接近尾声;新区大道累计完成投资计划63%,梅龙路除跨线桥以外基本竣工,南区市政玉龙路、石龙路工程进展顺利;后海湾填海工程已完成总投资计划的80%;深南大道-宝安连接段市政工程桥梁下部结构顺利推进;留仙洞超大集成电路园场平工程进展顺利进行,第四高级中学用地基本完工,专用通道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三条市政路已接近尾声;留学生创业大厦主体结构工程已封顶;桃源村三期经济适用房已完成基坑支护工程;深圳机场飞行区扩建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工程和侨香村安居房年底开工。

  另外,彩田北等六座人行天桥等22项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彩田北等六座人行天桥项目完成了方案设计招标工作;深圳人才园已完成初步设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在组织设计招标;软件大厦设计方案已确定;莲花立交、深南-香蜜湖立交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楼、市康宁医院等工程也在积极跟进。

  政府工程掠影

  会展中心

  推动会展经济发展

  首届中国商标节、国际珠宝展览会、国际眼镜博览会、国际汽车展览会、消费品采购大会、家具展、机械展、服装展……最近,一系列著名展会在深圳会议展览中心(简称会展中心)举行。会展中心在今年10月第七届高交会竣工并投入使用后,推动深圳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展中心工程位于市中心区中轴线南端,总投资计划30.7亿元,是深圳目前单体投资最大的建筑,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为一体。

  会展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建筑“巨无霸”,规模之大,是深圳建市以来绝无仅有的,其技术难度之高、工艺之复杂、要求之严格,频频创下深圳建筑史的纪录,在国内也罕见。该工程经过近3年的紧张建设,这一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工程先后获得了“结构工程优质奖”、“技术进度奖”等,而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边施工、边展览,工程在施工中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创造了深圳建设史的奇迹。

  “城市大客厅”

  市民踏上“绿地毯”

  有“城市大客厅”美誉的市中心区中心广场及南中轴景观环境工程进展顺利。本月,大批荔枝、樟树等树木开始陆续种植在中心区中心广场周边。在不久的将来,从莲花山顶广场到市民中心、会展中心将崛起一条2公里的长廊,市民休闲娱乐将踏上“绿地毯”。

  总占地面积40余万平米的中心区中心广场及南中轴景观环境工程,是我市今年的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效仿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不但将建设大量的城市绿地,还将建有建筑小品、水体、公共回游道路等设施供公众欣赏、休憩,全部工程预计将在明年文博会举办前完成,建成后将成为深圳最大、最重要的城市广场及超大型公共空间。

  龙华二线拓展区

  工程进展顺利

  今年,龙华二线拓展区全年将完成投资约2.4亿元,工程进展顺利,目前正在施工的有新区大道、梅龙路、南区玉龙路、白龙路、石龙路和11号支路市政工程,计划明年开工的项目有场平工程。

  根据深圳市总体规划,龙华二线拓展区将成为福田中心区的延伸和配套发展区,总面积为19.4公顷,该项目包括场平和市政工程。

  今年,新区大道完成了不受征地拆迁影响路段的路基、地下管线工程,沥青路面工程试验段已完成,绿化及路灯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梅龙路除二标跨线桥外完成路基、沥青路面工程,基本达到验收条件,绿化工程已开始,路灯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南区市政玉龙路西段完成不受征地拆迁影响,路段的路基、地下管线工程,路灯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场平工程设计图纸基本完成。

  大梅沙

  避开生活污水污染

  大梅沙至盐田坳共同沟工程今年全面完工,对保护大梅沙海滨浴场水质起到重要作用。

  大梅沙因游客等原因每天所产生的污水平均达5000吨,以前全靠四个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就近排放。因处理能力小,而且处理后的水体就近排放,对海滨浴场的海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大梅沙至盐田坳共同沟工程开工建设后,将把大梅沙片区的生活污水经泵房提升,用压力管送至盐田污水泵站,纳入盐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起到保护大梅沙海滨浴场不受污染的作用,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主要包括东、西两座泵房和一条共同沟(隧道)。长达2666米的隧道工程将把大梅沙片区生活污水转送至盐田污水处理厂。

  政府工程掠影

  梅林关南头关

  改造交通“肠梗阻”

  月底,深圳两大交通拥堵点——南头和梅林联检站交通综合治理工程完工,改造后两个关口交通堵塞的问题将得以缓解,关口通行能力有望大幅提高。

  投资约一亿元的梅林关、南头关两处交通改造工程,是市政府今年实施的重点交通改造工程,工程分别在两个关口增设人行天桥、公交场站、掉头匝道以及绿化面积,疏通交通“肠梗阻”,减轻两关口的交通压力,完善交通标线、标牌等交通设施,达到缓解交通混乱的目的,对人流、车流进行梳理。

  两关口改造完毕后,关口内、外两侧分设公交接驳场站,分别来自关内、关外的大部分公交线路将在这里直接掉头返回,减轻关口进出的压力;增设了包括人行天桥在内的人行系统后,则可以有效地将行人与车辆分开。

  大学城图书馆

  首座科技图书馆

  在文化项目建设上,作为深圳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总投资2亿元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和管理中心大楼工程基本完工,将建成为我市第二大图书馆,并成为我市首座科技图书馆,为实施“文化立市”提供硬件支持。

  大学城图书馆和管理中心是深圳大学城一期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横跨大学城北大与清华园区之间的大沙河,今年1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其设计藏书容量达150万册。

  党校新校园

  培训党政干部的“摇篮”

  市委党校搬迁重建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饰和室外工程的收尾工作,全部工程计划于春节前基本完工,2006年一季度完成各项验收工作和项目移交工作。它的建成,将成为培训我市党政干部的“摇篮”。

  市委党校新校园总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93亿元,由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图片馆、会议中心等组成,三大功能分区由一条长约230米的3层连廊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建筑整体,建筑风格“简洁、现代、庄重、明快”。

  留学生创业大厦

  为“海归”筑“暖巢”

  在人才项目建设上,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引进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战略决策的一个重点工程项目,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大厦主体在今年8月封顶,工程计划2006年6月全面完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深圳创业。

  留仙大道工程

  缓解交通压力

  西丽地区的塞车问题长期令附近市民苦不堪言,这一状况将很快得到改善。目前正在紧张施工的留仙大道工程有望很快完工,这项民心工程建成后将贯通南头、西丽、龙华等几个片区,有效缓解南头关的交通压力,改善西丽的塞车问题。

  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

  深港过境车辆专用通道

  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是通过西部通道一线口岸的深港过境车辆专用通道,包括过境通道与东滨路改造市政工程两部分。侧接线工程是为避免与城市交通混行、缓解交通压力而开辟的深港西部通道的配套工程。

  过境通道自月亮湾大道,以高架桥与路堑方式经过大南山北麓,然后以下沉式地道穿越东滨路建成区和后海湾填海区,至一线口岸。过境通道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主线全长4.47公里,其中下沉式地道长约3.09公里;口岸匝道2.48公里,其中下沉暗埋2公里。东滨路市政改造工程,包括南海大道至后海大道既有道路改造900米、新建兴工路至南海大道与后海大道至一线口岸地面道路2.14公里。地面道路按双向六车道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道路全长3.04公里。该工程投资及工程量大,按照正常建设速度,建设周期需要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实际工期只有13个月,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并且将施工对居民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左图为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施工现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