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每逢佳节倍思“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10:40 温州都市报

  中国有句老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在的问题是,这“亲”的含义似乎早被异化。逢年过节,亲友们相思的反而越来越少,而对那些“县官”或“现管”们相思的反而越来越多。君不见,那一座座“官邸”,逢年过节来往如织的人流,倘是仅仅问个安、道个好也就罢了,要紧的是一个比一个“一点意思”更多的意思,一个比一个“一点心意”更多的心意。与其说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如说是“每逢佳节倍思物”、“倍思钱”或“倍思权”更为合适。

  按说,送不送礼,都是个人的事,只要不是让公家掏腰包,大可不必去过多管他。但“礼”一旦超出了“礼”的界限,染上了异味,从而成了腐蚀人们灵魂、腐蚀社会肌体的催化剂,你依然还思个没完,那也就真的成了问题。要知道,人家“投之以桃”,你必将要“报之以李”。不然,谁也不会把钱呀、物呀什么的白白送给你,明白了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每逢佳节倍思‘清’”的深刻含义。元旦春节来临之际,各级政府官员,都要更加洁身自好,更加廉洁自律,既不送礼,也不收礼,过一个“廉洁”年。

  当然能够真正过一个“廉洁”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再犯了“礼多人不怪”、“官不打送礼人”的习惯病,那就难免把公然的行贿当作“年礼”去“笑纳”。这样,“吃了人家的嘴短”,无论如何也就难以“心安礼得”,到头来也就不能不给人以“用武之地”。

  其实,每逢佳节倍思“清”,这也是人们的希望所在。所谓“廉不廉,看过年”,就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标准。当然,要“思清”仅仅靠既无职又无权的普罗大众去思,远远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顶要紧的是我们那些戴乌纱帽“县官”或虽无乌纱帽却有职有权的“现管”们去思“清”,从而把好自己的门户,做到“厚礼不移廉洁志,金钱不动公仆心”,真正做到反腐倡廉。

  楚一君 温州市教育局普教科科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