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记录宁夏2005: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11:00 宁夏日报

  挥别2005年,《新消息报》留下了许多令读者体味尤深的文章,这些文字并非以奇取胜,而是因为它带给人们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也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作出的努力。这一年,我们踏踏实实地践行着《新消息报》的办报宗旨,聚焦百姓生活热点难点,于是有了百车巡逻,有了警情公开……有了让百姓自然生出的一种踏实和感动。

  关键词:公车定编

  公车改革拉开序幕

  今年年初,记者了解到,我区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小汽车进行编制管理。

  2005年5月,我区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小汽车编制管理细则,自治区5个大市行政单位,厅级领导按照每个正厅级领导定编1辆公务用车,每两个副厅级领导定编1辆公务用车,每5个处级干部定编1辆公务用车,其他工作人员每20名

  定编1辆公务用车。各县级单位处级干部定编18辆公务用车,其他工作人员每20名定编一辆公务用车,乡镇每20名定编一辆公务用车。

  实施这项措施后,一些高档豪华公务用车的购进“门槛”会更高;单位买车必须得通过小汽车编制管理领导小组,杜绝了一些单位随意调整车辆的行为。这样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合理利用了公车“资源”。

  实行小汽车编制管理,为下一步的公车改革打下了基础。(田杨)

  关键词:警情公开

  警情公开百姓受益

  老百姓要求政府事事都讲透明,讲公开,对一些重要的警情也不例外。

  2005年8月1日,本报法制版刊登了一条消息称,一个抢劫犯罪团伙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疯狂作案46起。这个消息让人震惊,人们发现,危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许多人都在问,如果警方能够事先告知市民危险时段和路段,以及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手段或者作案方式,是不是能提高市民自我保护的意识,减少损失呢?

  8月2日,记者写了《市民呼唤警情公开制度》。来信刊发后,银川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在记者来信上作了批示,而该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也开始研究此事,发言人还与记者一起探讨了警情向市民公布的可行性。经过数天准备后,8月11日,首期警情播报通过各家媒体与市民见面。此后,首府警方将警情播报制度化,每旬播报一次,广受市民好评。(铁志平)关键词:城市伤疤

  公共设施损毁知多少8月的一天,一位女环卫工人对记者说:“请记者在报纸上多呼吁人们不要在随意毁坏花草树木了。”出于职业的敏感,记者感到这件听似简单的事情背后肯定有“料”。

  随后,《7个月:50余万修补费银川市分车绿化带损毁严重》、《银川果皮箱:年均损毁三成总值百万元》、《一年损失百万元城市“黑洞”为何堵不住?》等7篇报道连续推出,历数银川公共设施“伤疤”。报道过程中,不断有市民对损坏公共设施行为表示谴责,新华社、人民网、新浪网等纷纷转载,同时银川市各相关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并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

  目前,反馈信息表明,银川的公共设施受损情况有所好转。但我们真的不希望再出现城市“伤疤”,我们也不愿意再为城市伤疤算账了。(马骋)

  关键词:百车巡逻

  让百姓安安心心生活

  岁末年初,是案件的高发期,如何将案件的发生遏制在萌芽阶段,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2005年10月24日,银川市公安局长李振国在一次会议上表示,银川警方将要组织百辆警车在街上巡逻,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确保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10月25日,《银川市百辆警车将上街巡逻》的消息见诸本报头版头条,这篇独家报道引起市民强烈反响,人们热切期望警方这一举措的实施。5日后,银川市启动百车巡逻行动,警方主动出击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银川社会治安大为好转,发案率和报警率大幅下降,“百车巡逻”成为银川市公安局一项民心工程的代名词。(铁志平)

  关键词:医托行骗

  揭开“神秘”行业内幕

  2005年3月9日,两男子将3名女“医托”打伤。在采访这起看似简单的打架事件时,得知其中一男子为“医托”老板的儿子,记者隐约感到这一事件背后,还有许多关于“医托”行骗的内幕。

  经过精心策划,记者化装成外地来银就诊的患者,历时7天,连续到银川市各大医院“摸底调查”,将众多“医托”与私人诊所相互勾结,大肆骗取患者钱财以及他们受谁指挥,向什么样的患者下手,如何下手,有多少利益在驱动他们等内幕一一掌握。随后,记者通过明查,确认了各类所谓“坐堂专家”的骗子身份,最后写出了《医托内幕大揭秘》的独家新闻。

  此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严厉打击医托和非法行医的专项行动。(王文革)

  关键词:绥西战役

  抗日历史提出新观点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各家媒体都做了报道,但是对宁夏人在抗日战场上与日本军队正面交锋的绥西战役报道很少,也不深入。

  本报记者抓住这个切入点,采访了我区的地方史志专家,独家刊发了《追忆绥西战役》系列报道5篇稿件,首次提出了绥西战役客观上保卫了陕甘宁边区这一新观点,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不少读者提供绥西战役相关的线索和材料,并希望我们能寻访到当年参加过绥西战役的老战士,或是查明这次战役中牺牲的英烈究竟葬身何处,让后人能够记住他们,记住这段历史。本报还组成绥西战役特别报道组,9月2日从银川出发,先后到内蒙古五原、乌拉特中旗、包头等地,找当地政府和文史部门了解情况,寻访当年绥西战役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人,并搜集了大量有关绥西战役的珍贵史料,为宁夏研究绥西抗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贾莉)

  关键词:村官复职

  一次“草根民主”的胜利

  从1987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到1998年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的“村官”实现了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到村里的重大事务,由全体村民说了算的变化过程。10多年来,中国农村民主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革和飞跃。

  在这种环境下,得知李飞龙(红寺堡开发区沙泉办事处东泉村的村委会主任)被东泉村驻队工作组干部协商停职后,记者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这一事件直接违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在一间并不宽敞的堂屋中,我们倾听着数十位村民对李飞龙被停职一事前因后果的叙述,理清了整个事件的概况———李飞龙兢兢业业地管好了沙泉村村民最看中的灌溉水问题,深得民心,但由于与村支书和上级领导的意见存在分歧,于是遭到停职。次日上午,我们采访了沙泉办事处主要领导和法律专业人士,《谁停了俺们村主任的职》一文于2005年4月5日见报。4月底,沙泉村驻队干部口头通知李飞龙复职,对停职的原委没有任何解释。对此,我们及时跟踪做了第二次报道。6月中旬,我们获悉,在舆论的压力下,沙泉村召开了一次村组干部会议,李飞龙终于复职了。

  停了一个村主任的职,实际上是对千百村民合法权利的侵犯,但愿这样的事件不要重演。(李莉)

  关键词:假放心碗

  健康大事马虎不得

  “放心碗”作为银川市的食品放心工程,实施一年多来推广艰难,餐馆重复清洗情况十分严重,消费者掏了“健康费”,得到的却是至少一半的“不放心”。

  记者通过对一些餐馆的暗访发现,由物价部门定价2角钱的“放心碗”消毒费成了一些餐馆涨价和牟取利润的突破口。2005年5月12日,记者采写的《政府定价成了牟利借口消费者掏钱难买卫生安全银川“放心碗”半数有假》一文刊登后,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卫生监督部门对餐馆重复使用“放心碗”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检查。而一些消费者用餐前也开始要求查看“放心碗”。7月4日,银川市的“放心碗”加贴第二道防伪标签,加大监督力度。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对付索要防伪标签的消费者,部分不法餐馆老板竟让服务员直接用抹布将脏碗擦干。11月15日,本报刊登《餐馆打工者惊爆黑幕:为保存放心碗防伪标签有餐馆用抹布擦干脏碗》,对“放心碗”问题继续追踪报道。目前,新型防伪标签正在研制中,对关系每位市民健康的“放心碗”问题我们将继续关注。(闫文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