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琴:我的姓给了5.3亿年前的小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06:58 南京报业网 | |||||||||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解悦) 在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第一块化石长尾纳罗虫有个优雅的名字——“周小姐虫”,它是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高级实验师周桂琴的姓命名的。昨天,记者在即将开馆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采访了恰好在现场担任临时解说员的“周小姐”。 栩栩如生的澄江动物群以“镇馆之宝”身份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里展出,将它们从
澄江动物群与其他化石群不同,这个动物群从没有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发现,因此从这里找出来的每一块化石都意义非凡。但是距今5.3亿年前的世界,究竟发生过什么,那些动物的远古起源究竟是什么模样,经过5.3亿年的时间积淀,早已凌乱不堪。科学的“狡黠”在于:化石在透露着一些细节时,也隐藏了一些奥秘,不少虫子的眼睛、肢脚已在亿万年的变动中残缺不全。周桂琴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缺失环节填补起来。 修化石被称为“针尖上”的舞蹈,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持久的耐心。每一件化石都要像艺术品一样对待,小心地刷去浮层,从眼睛到关节,从腹腔到头甲,一点点推进,因此所需要的工具也是非常精细,用的是眼科医生专用的手术刀和修理钟表的小锤,一个两厘米大小的小虫化石,每天修理的时间在10至12小时,要花费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记者看到,由“周小姐”剖析出来的水母化石,清晰到每一个“肌肤”纹理都非常清晰,每一个被复原出来小虫的化石连毛须都清晰可见,脉络分明。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然将一块化石“剖”成了两面,每一片化石上都有动物的清晰的构造,被她剖下的化石厚度只有一个小婴儿皮肤一半厚。 (编辑暴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