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父亲救子续:民政部副司长称救助不看噱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00:53 南方都市报 | |||||||||
本报讯 一等功臣彭辉林为救儿向社会求助,在亮明身份前后收到不同的社会反馈。由此,人们发出了“救助偏爱另类求助者”的疑问。昨日,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在坦承社会救助力量有限、求助方式可以多样的同时,强调“救助不看谁有噱头,而看谁真正需要”。 深圳清水河大爆炸一等功臣彭辉林,因为儿子患先天性心脏病需要15万元手术费,在
结合此前“卖身救母”等有噱头的求助总能激起广泛响应,有人提出是否“救助偏爱有噱头的另类求助者”?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民政部和中国红十字会。 民政部:求助方式可多样但须合理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表示,对于一些有困难的群体,民政部门可以给他们提供特困低保的申请。对于像彭辉林这样在大病医疗方面有困难的人员,政府应该将对他们的救助与城市医疗保障体系挂钩,“社会民间救助力量只是一种补充”。 他坦言,目前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力量都有限,因此更要分清符合什么条件的人员应该纳入政府救助体系,社会民间救助力量应该针对上述人员以外的困难人群。 对于求助方式,庞陈敏表示,在政府和社会救助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求助者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强调求助方式的多样性,以引起更多关注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我认为救助不应是看谁有噱头,而是看谁真正需要。”他说,救助力量要优先照顾最需要的人员,同时兼顾公平。求助的方式虽然可以多样,但必须是不夸大伪造自身困难、合情合理的方式。 对一些求助策划人所讲的“求助也存在市场竞争”,庞陈敏表示不同意。“目前有些人没得到所要的救助,关键还是城市慈善救助体系不完善,单纯依靠社会民间力量也是不行的。”他说,对于社会救助力量,尤其是新生的网络救助,目前还缺乏法律支持和监管。严格地说,网络救助实际上是一种给予,救助者一旦捐款给求助者,就等于把钱给了他,之后如果想监管款项的去向等,都缺乏法律支持。 为此,国家民政部正在与国务院法制办研究,考虑对救助进行一系列法律规范,其中包括明确满足什么条件的人应该纳入救助范围、如何申请救助和由哪个部门或团体用什么方式进行救助等。庞陈敏认为,立法是第一位的,明确和规范救助体系,求助者才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红十字会:对有需要人员的救助一视同仁 中国红十字会一名周姓工作人员表示,该会作为民间救助团体,主要对有困难的群体或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实行救助。在对求助者实行救助时,对有需要人员的救助是一视同仁。 该会天使基金主要面向在大病医疗方面有救助需要的个人,该基金办公室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救助中确实有一些求助者通过有噱头的宣传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定向捐款。但该基金会对求助者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我们会有核查的机制,如果求助者搞有噱头的宣传,经过我们实地核查发现有夸大,我们会进行监管。即使有求助者没有另类宣传,但只要他确实需要帮助,我们也会按规定进行应有的救助。”该人士表示,救助与否如果凭是否另类求助,对社会救助体系是一种损害。 动态消息 市红十字会万元救助金到位 本报讯 昨日上午,深圳市红十字会开通“绿色通道”,将1万元医疗救助金和爱心账户内的首批捐款,迅速转做彭辉林儿子的医疗费。市红十字会秘书长赵丽珍呼吁,社会要救助弱势群体,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昨日傍晚,深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各界捐款仍然踊跃,具体数目的统计工作需要一段时间。此外,市红十字会还打算筹划一个义卖活动,发动更多的人参与。 骗子冒充医生瞄中爱心捐款 本报讯 当社会各界被一等功臣彭辉林救儿事迹感动而纷纷伸出援手时,也有不法分子瞄中爱心捐款,冒充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的医生,到彭辉林儿子病房欲诈骗爱心捐款。 据彭辉林介绍,前日下午,两名穿白大褂的男子走进重病儿子的病房,自称是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的医生,声称可以彻底治好孩子的病,只要出80万元就可以转院。对此事,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的卢小姐表示,经过调查,他们医院没有派医生去过彭辉林儿子的病房。他们分析,这要么是医托所为,要么就是骗子所为,目的就是要骗彭辉林的爱心捐款。 “孙逸仙”愿收留救治病儿 本报讯 昨日,彭辉林带着材料赶到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他说,想把孩子转到这家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治疗。躺在病床上的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姬院长表示,可以收留病儿、尽全力救治病儿,并指派心外科杨主任接待彭辉林。 记者手记 朴素的情感再难打动人? 永远也忘不了那个男孩的眼神,纯净、镇定却绝望。他瘦小的母亲在身边哭弯了腰,他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他的父亲彭辉林说:“他的心脏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心是空的。”他的无心之语,在我看来,却是语义双关。 我如果是男孩彭志华,不管这个铁皮房多么小,我也会觉得温暖、幸福和满足。世上多少家庭都是平凡普通甚至贫困的,但平凡却真挚的情感往往就诞生在这样的角落中。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这样朴素的情感已经很难感动别人了。感动,这个词已经成了奢侈品,我们对世间冷暖,不再那么敏感,对需要帮助的人,常常视而不见。除非,除非求助者有曲折的经历、离奇的故事…… 好在彭辉林是有资本让人感动的,12年前,他在深圳人的集体记忆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救出了他也记不清的人的命。但他却因此落下残疾,再也无力“让这个家慢慢好起来”。 可是当人们开始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时,我又在想,下一次,我们这些平凡、卑微之人遇到困难,该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形式来吸引大家的关注,获得社会的援助呢? 过半网友认为制造噱头易被关注 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深圳居民彭辉林19年来救儿的事迹,自其表明是深圳1993年清水河大爆炸一等功臣身份后,社会广泛关注,读者反应热烈,捐款逐渐增多,经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转载后,2万多网友发帖评论,在本报与三大门户网站联合推出的调查当中,虽有七成多网友表示倾向于“朴实求助”,但仍有六成网友称身边常见求助无门的事例,过半认为媒体报道的求助只有制造噱头才容易引起关注。 对于现今的求助事件,六成多的网友认为是“真心”的,有12%的人认为是“自我炒作”,更有10%的人认为是“弄虚作假”。 面对众多的求助事件,六成网友称经常看见求助无门的事例,三成多的网友称只是偶尔或者很少见到求助无门,12%多的人表示均成功求助。 对于求助方式,72%多的网友倾向于“朴实求助”,13%认可“身份特殊”,只有2.7%倾向于“另类噱头”。 对于此前频频出现的“卖身救母”、“卖肾救亲”行为,31%多的网友认为求助不一定要制造噱头,36%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过半网友认为,媒体报道的求助如果设置了噱头就容易引起关注,38%的网友认为这是迫于社会冷漠的无奈。 专家观点 传媒学者 媒体制造噱头是迫于无奈 对于彭辉林求助救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展江昨天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发媒体报道的“噱头”,实际是求助的特质。 他称,首日报道的反响平平,这是大众“审美疲劳”的结果,因为求助事件过多,“大家那种同情的神经被冲击得有些麻木了。”而之后反响热烈,则是因为“他身上一等功臣的特质,也就是你所讲的噱头”。 他认为,求助的个体之所以必须制造“噱头”,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怀疑。善良的人们屡屡经历表达爱心时受骗,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产生漠不关心的心态。媒体在报道求助事件时,迫于善意也往往会选择具有特质的求助个体,如果没有感人的情节,如果没有持续的关注点,也很有可能吸引不了大家关注的眼光,更别谈捐款。 社会学家 向公众求助是不正常的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同样认为,彭辉林求助前后之所以冰火两重天,是因为求助事件过多,造成人们真假难辨,“即使彭辉林求助是真实的,但因为没有吸引人的关注点,吸引不了大家敏感性的回应。”他认为当公众获知其是一等功臣后反应热烈,是公众对其曾有巨大社会贡献的认可,“对他是敬佩的”。 此外,他认为之所以屡屡出现这种另类求助,说明了社会的救治体系非常不完善,媒体不是慈善机构,公众也不是慈善个体,而负有这项职责的则是政府职能机构,“需要求助的人向媒体伸手向公众伸手,这是很不正常的,而正常的情况则是他向政府职能部门伸手,由相关的救助组织帮他渡过难关。”他称,在目前情况下,要实现自救是不太现实和不切实际的,因此他借此强烈呼吁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救助体系。(本报记者宋元晖 周玉丰雷 刘晓燕 通讯员卢仕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