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第8000场电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08:52 红网-湖南日报

  

第8000场电影

  

第8000场电影

  邓继林的“知名度”很大,每到一地,他和他的设备总吸引着大群的“粉丝”。张方军 摄

  通讯员贺新初张方军 本报记者周勇军朱本召

  12月31日晚,邓继林正在给村民放映《张思德》,胶片在他的眼前徐徐滚动,27年来,邓继林几乎都是这样辞旧迎新的。晚上10时半,看完电影的村民们陆续走了,邓继林带着疲惫的笑容告诉记者:“今天,我的电影放映场次正好是第8000场。”

  ■一本台账

  在邓继林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有一本《电影放映台账》,详细地记录着每次电影放映的时间、地点、片名和观众的大致人数。1978年,从部队复员转业的邓继林回到家乡石门县太平镇,当上了一名电影放映员。从放映第一部影片《沙家浜》到如今,整整27年,放映影片865部,观众300多万人次,电影带给他的是那一份永远割舍不断的“恋情”。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我国农村电影放映的辉煌时期。说到当年的岁月,邓继林依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那个时候,老百姓打着火把‘赶’电影,每场的观众少说也有两千人,电影放映员比当地的书记名气还要大。记得1981年我在马鞍山村放映《刘三姐》,这个村一位姓唐的村民跟着我整整看了7场。老百姓对电影的那份情啊,怎么形容也不过分。”

  ■痴心不改

  1985年后,农村电影开始慢慢滑坡。到1992年,石门县40多个农村电影放映队纷纷解散,只有邓继林痴心不改,他的太平镇电影放映队还苦苦支撑着。太平镇政府也对他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村里的放映经费由镇政府纳入乡镇统筹和村提留。全镇47个村的村干部和他打了十几年的交道,相互之间也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太平镇的农村放映依旧红火,到1999年,该镇仍然村村有电影看。

  ■战略转移

  石门县是一个省级扶贫县,全县共有贫困村74个,贫困人口近10万人。这些贫困村交通不便,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细心的邓继林觉得,贫困村镇是农村电影放映的一个大市场。于是,他主动与各后盾单位和县电影公司联系,争取他们支持他到全县范围内放映。邓继林至今记得1999年夏天他在壶瓶山镇南坪村放电影时的情景:“老百姓放着鞭炮欢迎我,说有10多年没看电影了。小学生不知道电影是啥东西,看完之后发表感慨说:电影不打广告,一个故事看到头,好过瘾。”

  除了贫困村,邓继林还把重点放在山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放映上。据他自己统计,近4年来,他已在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放映爱国影片80多部400多场。“孩子们对《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渡江侦察记》这样的电影可感兴趣呢,老师们认为一场电影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闲暇时,邓继林捧着那本厚厚的《电影放映台账》一页页地翻阅着,每一场电影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场电影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