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奶奶在印尼也做海蛎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10:28 海峡网-厦门日报

  127名印尼华裔青少年昨到集美中学学生家做客,体验中国家庭的生活

  在2005年的最后一天,14岁的集美中学学生杨晨滢在家里接待来自印尼的学生——19岁的李凤飞和陈玉花。

  这是2005年“中国寻根之旅”——印尼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文化冬令营的一项内容
,2005年12月23日在位于集美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开营的这个冬令营,来了127名印尼华裔学生,昨天,他们都被安排到集美中学学生家里,体验普通中国家庭的生活。

  午饭大部分是杨晨滢的爸爸妈妈准备的:春卷、海蛎煎、五香、炒米粉、芋头糕等等,擅长蒸鱼的杨晨滢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她用电饭煲蒸了两条黄翅鱼。

  李凤飞和陈玉花来自印尼泗水,李凤飞费劲地慢慢说着普通话,但是,陈玉花几乎听不懂中文,也不会说。不过,看到满桌的菜,她们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她们都出生在印尼的中国移民家庭,爷爷奶奶是从中国移民到印尼的。

  尝了一口厦门特产海蛎煎,李凤飞说,她的奶奶也是这样“对付”海蛎的。接着轮到芋头糕,杨晨滢等着李凤飞的评价,李凤飞又把大家吓了一跳,她说,从汕头到印尼的奶奶也曾经在家里做过。

  不一会儿,李凤飞又让大家吃了一惊——杨晨滢的同学陈诗婧举箸要把黄翅鱼翻个身时,李凤飞惊讶地叫了起来,她说,鱼不是不能翻的吗?爷爷奶奶从小就这么教她的。

  李凤飞说,奶奶还在家里教她中文。而在印尼,那些因为担心自己孩子会失去同中国文化联系的中国移民家庭会把孩子送到补习学校学习中文,他们希望孩子们能知道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来自的地方。

  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星期六本来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让他们再去上补习学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些人只是断断续续地学,所以,他们说不好中文也就不奇怪了。所以,一听说有这样一个冬令营,很多长辈就迫不及待地送孩子回来,孩子们要学习汉语、舞蹈、武术、剪纸等等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

  一位印尼老师说,她带来的印尼苏北学生有一半祖籍是南安,到厦门后,他们就包了一辆车,把孩子们载回南安转了一圈。她说,那是很特别的感觉。

  这位祖籍广东的印尼老师说,其实,长辈们并不指望几周的学习就能让孩子们的中文能突飞猛进,他们只是不希望孩子们忘记传统、祖先生活的地方以及祖先的文化和历史。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林红晖(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