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城市综合实力:五年跃进七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08:09 红网-湖南日报

  

城市综合实力:五年跃进七位

  流光溢彩的长沙新城。陈居义 摄

  

城市综合实力:五年跃进七位

  洪山庙大桥。陈居义 摄

  

城市综合实力:五年跃进七位

  劳动者。

  

城市综合实力:五年跃进七位

  欢乐童心。通讯员 摄

  本报记者 陶小爱

  盘点“十五”,长沙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是它在中部崛起中强力冲刺的势头!

  一串串数据,伴随着五年中长沙奋力前行的身影———

  五年,长沙的GDP翻了一番,达到1517亿元,年均增长14.8%;地方财政收入由44亿元,飚升到2005年的137亿元,年均增长31.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300元和4600元,在中西部各省市区中位居第一。

  五年中,长沙市乘中西部崛起之机,咬着目标一个个赶超:连续三年财政收入增幅为中西部20市的第一,在全国305个城市综合实力排位中前移了7位,中国城市50强中,结构竞争力排名第三!

  (一)

  长沙冲刺的起跑线,是上世纪最后一个春天启动的五一路扩改工程。

  五一路扩改,那可是在城市动脉上动刀,当时观念交锋与冲撞的剧烈程度,至今不少知情者记忆犹新;而工程的艰巨程度,更超乎人们的想象。但长沙市的决策者已决心如铁。长沙要打破封闭,走向开放,充分发挥“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在迎接“南海潮”、“东来风”中乘势起飞,首先就必须搭建起凝聚生产力要素的平台,那便是大幅度完善与提升城市功能。因此,再难,也得攻坚克难,迎难而上!

  当五一路扩改成功,两旁高楼巍然而起,投资10亿元的五一路绿化广场竣工,广场的华灯亮起,音乐喷泉舞起,长沙人开始嗅到了现代都市的气息。

  从此,长沙市城市建设势如破竹,锐不可挡。“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五年中,长沙市城市建设的大旗一直高扬。五年,该市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82.5亿元,构架了“三环六桥”、“八纵八横”的交通体系,城区面积由118平方公里扩展到180平方公里,打通了12个出城口,改造了63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建起50米以上的高楼250栋,建起大小28个主题公园与广场;598条背街小巷全部得以改造;净增城市园林绿地1635公顷。长沙交通“外不成环,内不成网”的历史宣告结束。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长沙城市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山、水、洲、城”格局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凸现,通过绿化、美化、亮化的长沙,实现了“城在林中,房在绿中”。入夜,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灯光下的长沙城楼群金碧辉煌,湘水波光粼粼,桥梁飞架如虹,道路彩带飘扬,园林色彩斑斓……

  当长沙城如凤凰涅槃重展风采时,世界给了长沙最热烈的拥抱,长沙成为创业者的乐园,成为中西部投资的热土,5年时间,1200亿外来资金滚滚而来。

  (二)

  城市化是长沙“十五”发展的龙头,兴工强市则是“十五”的重头戏。长沙市用三年时间打了一场国企改制的攻坚战,7.3万职工完成身份置换,80%的国企体制更新。国企改制的成功,为长沙工业发展铺平了道路。长沙市结合国企改制,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在三环以外,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小区19个,60%的企业从闹市的陋巷中走进园区的大舞台。在这个产业集群的孵化器里,孵出了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汽车制造、新材料、烟草食品、生物制药等六大产业蛟龙,培育出了一个中国驰名品牌。长沙工业总产值由“九五”末的620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1291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三年翻了一番,五年增长近2倍,长沙弱小的工业长成了“参天大树”: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三产,工业对GDP的贡献由“九五”末的14%跃升至“十五”末的41%,工业资金利税率在全国44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整体推进的改革大潮中,长沙商贸更是生机勃勃。黄兴路商业步行街、坡子街民俗文化食品街等数十条新建的特色商街,竞抖风流;沃尔玛等世界七大商业巨头入驻长沙,80多家大型批发市场、颇具魅力的会展、中南地区唯一的保税物流园展露峥嵘……长沙,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风景独好。“十五”末,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10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增幅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十五”期间,长沙农业也挣脱传统农业桎梏,大展现代农业的风采。通过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创出了花卉苗木、优质水稻、优质茶叶、小水产四条百里走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由“九五”的4.2∶1调整到现在的2.8∶1,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农民年人均种植收入增加59%。

  (三)

  在长沙充满活力的城市和迅猛崛起的经济大厦中,科技、文化、教育成为活力的源泉和有力的支撑。

  群雄毕至的科技阵营,“十五”期间迸发艳丽的光芒。五年中,长沙高新技术产业每年以46%的速度增长,2005年产值达到625亿元,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为核心的长沙科技大军达42万人之众,每年获专利1400件,在孵的高新企业达800家。长沙投入大规模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达903家,总体科技实力位居中西部20多个省会城市第三位。

  作为“惟楚有材”的胜地,长沙“教育”在十五期间演绎着新的辉煌。学校扩建面积450万平米,已拥有39所高校,高中普及率达86.4%,5年增长13%,教学信息化得以推广,小学、中学人机比分别达17∶1和12∶1。

  “十五”期间,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的旗帜更加鲜艳夺目。已形成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化体育、卡通动画七大文化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达17万人,2005年实现文化产值238亿元,同比增长20.9%!

  “十五”硝烟已散,“十一五”战鼓又响。长沙,这只睡醒的雄狮,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冲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