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关注“问题秤”:购买商品差多少才算缺斤短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09:5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买东西缺斤短两,是每个消费者都厌恶的事,到底差多少才算缺斤短两?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规定。

  国家技术监督局等三部门制定的《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明确规定,称重误差超过下述范围就是缺斤短两。

  粮食、蔬菜、水果类:每公斤价值在6元内的,称重在1公斤以下的,允许30克的误差;1公斤至2公斤,允许40克的误差;2公斤以上至4公斤,允许80克误差;4公斤以上至25公斤,允许100克的误差。

  肉、蛋、禽、海(水)产品、糕点、糖果、调味品类:每公斤价值在6元至30元以内的,称重在2.5公斤以内的,允许5克的误差;2.5公斤以上至10公斤的,允许误差10克;10公斤以上至15公斤,允许15克的误差。但是,活禽、活鱼、水发物,不在此规定内。

  干菜、山(海)珍品类:每公斤价值在30元至100元以内的,称重在1公斤以下的,允许2克的误差;1公斤以上至4公斤的,允许4克的误差;4公斤以上至6公斤的,允许6克的误差。

  此外,每公斤价值高于100元的食品,称重在0.5公斤以上至2公斤的,允许2克的误差;称重在2公斤以上至5公斤的,允许3克的误差。(丹丹)

  关注“问题秤”

  气象巷市场缺斤短两现象严重

  市民反映:“我买了几样水果,可回家一称,每样水果的重量都不够,最多的竟少了三两多,‘黑心秤’真是太缺德了!”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王先生称,1月2日中午,他在气象巷市场内购买了一些水果,当时小贩打包票说“缺一罚十”。商贩在称每样水果时,王先生都看了秤,而且重量都只多不少,可回家一称,发现每样水果都缺斤短两。

  记者调查

  1月2日,记者在气象巷市场看到,这里的商贩使用的都是台式秤和电子秤。记者来到一个卖蔬菜的摊位前,想买点蔬菜回家。经讨价还价,商贩同意分别以每斤3.8元的价格和每斤两元的价格出售辣椒和西红柿。他热情地拿出塑料袋帮助挑选,随后将挑好的菜放在秤上一称,然后,又拿了几个辣椒放进塑料袋中,说:“辣椒刚好1斤,西红柿2.4斤。”记者提着刚买的辣椒和西红柿想复秤,可转遍了整个市场也没有找到公平秤。而其他一些卖菜的商贩都不愿帮忙复秤,生怕惹事。无奈,记者只得将这些蔬菜拿回家复秤,结果,1斤重的辣椒只有9两重,而2.4斤的西红柿也只有2.2斤。

  据了解,气象巷市场平常都设有公平秤,而节假日期间,公平秤一般都不抬出来使用。市民希望,节假日期间公平秤照常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记者 张娜)

  节假日公平秤也“放假”

  节假日正是市民采购物品的高峰期,但市民放假的同时,公平秤也“放假”了。

  1月2日,市民张先生反映,他在省城莫家街市场买了二十多斤羊肉,不知道秤准不准,可找了半天,竟没找到公平秤在哪里。当日15时,记者来到莫家街市场,发现放置公平秤的地方根本见不到公平秤,窗口用木板挡了起来,房门上也挂着锁。记者拨打了监督电话:8248061,一名自称是工商所工作人员的男士接听了电话。记者问怎么看不到公平秤,他好像对此事并不知晓,只是问:“怎么了?”记者说,买了点东西想要称一下,可找不到人。这名工作人员说:“看秤的人可能生病回家休息了吧。”“那市场里什么地方还有公平秤?”“没有了。”

  据了解,省城一些市场里都存在这种情况。 (记者 雅宁)

  本报记者暗访水井巷市场

  从与市民生活最为密切的“菜篮子”问题出发,1月2日上午,记者暗访了水井巷市场。

  在水井巷市场,记者分别在3个摊位上买了1公斤芹菜、0.5公斤西红柿、1公斤茄子。然后,又买了一条1.5公斤的黄花鱼和3两花椒。为了验证一下这些东西是否足量,记者在市场找公平秤。可这公平秤还真隐蔽,转了一圈也没找到。记者累得够呛,只好拎东西回家去验证了。复秤结果:3种蔬菜和鱼都是足量的,可这3两的花椒少了0.2两。平时,大家买这些副食调料都是按两买的,不称的话,少了这么点还真觉察不出来。 (记者 马丹丹)

  省城两家超市没有缺斤短两现象

  大超市里的秤到底准不准,可不可以放心,值不值得信赖?有市民打电话来询问。就此,记者暗访了省城两家超市,结果令人满意。

  1月2日,记者带着市民的疑问走访了省城华联超市和三田超市。在这两家超市,记者分别购买了散装蔬菜(0.735千克的尖椒,共计2.6元;0.583千克的蒜薹,共计3.5元)。随后,记者又购买了包装好的蔬菜(0.595千克的芹菜,共计2.1元;0.37千克的百合,共计5.2元)。在华联超市里,售货员在称菜时,给尖椒的价格打标签,却打成了蒜薹的价格,比实际价格要高出许多,记者发现后,售货员予以纠正。

  随后,记者将这些蔬菜复秤,结果盒装的蔬菜可能是另加了包装的缘故,有些小误差,其他的蔬菜斤数都足够,没有缺斤短两的现象。(记者 雅宁)

  本报记者暗访莫家街市场

  时间:1月2日15时10分至15时50分。

  地点:省城莫家街市场。

  暗访:在一片招呼声中,记者先后在莫家街市场5个摊点分别买了1.5斤西红柿、2.5斤白萝卜、1.8斤黄瓜、1.2斤“上海青”、3.9斤面条、2.4斤豆腐。摊主均表示“放心,绝对够秤。”在工商监督岗,记者要复秤,旁边一名卖水果的小贩说:“你明天来复秤,管公平秤的人休息了。”记者只好在市场内一个摊点上复秤,结果发现,面条和豆腐够秤,西红柿少了1两,白萝卜少了3两,黄瓜少了1两多,“上海青”少了1两多。旁边有人说,一斤东西少一二两很正常。马上有人搭话:“这种坑人的行为,应该受到处罚。如果工商监督岗有人值班,这里就很少有人敢在秤上搞鬼。”(记者 席窗烛)

  东台市场购物体验

  作为西宁市南川西路上一个较大的市场,东台市场在节前购物环境如何呢?

  1月1日中午,记者来到东台市场。一路看过,东台市场已归行划市,蔬菜、肉类及百货分区经营,生、熟食分开,各摊点没有占道经营情况,市民购物较方便。

  但在一些细节服务上有待加强:熟食经营者卫生意识不强。记者看到,市场内经营糕点类者尚有一些防尘措施,但许多卖烧鸡等经营者将加工好的熟食直接放在桌面上而没有任何防尘设施。

  市场内地面卫生较差。记者看到,市场内一些摊点处菜叶等垃圾没有及时清理掉,有些经营者直接将垃圾扔在过道上,使本就不宽的过道显得十分脏乱,市民只能踩着烂菜叶购物。

  市场摊位标志不明显,且难寻公平秤。记者在这个市场内购买东西时发现,这里的摊位标志不明显,一旦购物后发现问题,消费者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来找经营者。另外,记者在市场内转了两圈也没有发现公平秤,在市场内询问时,大家都说不知道,好像没有公平秤。经常到这里买菜的张大妈说,她没有见过有什么公平秤。另外,每次买许多菜,也记不住哪样菜多少斤,所以也不再去找公平秤复秤。(记者 王复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