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在揩救助站的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9:57 河北日报

  本报讯(实习生郭芳、李华)12月26日下午,石家庄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一名穿戴整齐的男青年,该青年自称24日来石打工,没找到工作,现已身无分文。他要求救助站给他提供返回老家重庆市铜梁县的车票。工作人员登记时发现,此人已于今年10月5日以同样的理由要求过救助。对此,男青年矢口否认,并称自己此前从未来过石家庄。负责审查登记的工作人员小刘告诉笔者,凭他的经验判断,此人十有八九是来“骗助”的。据统计,仅车票一项,2005年石家庄市救助站就花费了26万元,其中有多少是被“骗助者”揩了油,他们也很
难估算。

  据了解,从救助站成立后,“骗助”现象就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困扰救助管理部门的难题之一。石家庄市救助站站长王建新介绍说,“骗助者”多为青壮年,其中有的是借“跑站”到各地旅游的,有的是到救助站“骗票”倒卖牟利的,也有一些是外出打工者为省返乡路费“骗助”的。

  然而,对“骗助”,救助站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王建新告诉笔者,虽然他们会按有关规定要求求助者提供身份证明,并要求其如实说明自己的相关情况,但事实上,大部分求助者都无任何有效证件,20%到30%的求助者甚至不肯说明身份或故意提供假信息。而对于救助站来讲,查询求助者真实信息的难度很大,他们通常只能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但如果求助者提供的个人地址在偏远地区,查询起来就非常困难。

  2005年8月,民政部开通了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登记受助的流浪人员都有自己的“电子档案”,详细记录其身份信息及受助记录。“可目前这个系统还不完善,全国有很多救助站点还没有加入进来。”石家庄救助站负责审查登记工作的小刘说:“另外,该系统目前还只限于对求助者求助次数的限制审查,即一年求助不超过3次,对于求助者真实性的审查尚无太大意义。”对于笔者在救助站目睹的这一例求助,小刘说,虽然有所怀疑,但最终救助站还是会满足其求助要求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