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桐古坪脱贫三记 一个偏僻村庄的致富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0:22 大众网-鲁中晨报

  因病致贫的日子令人窒息,在缺少医疗保障的山区农村,尤其如此;扶贫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在缺乏后发推动力的乡村经济面前,依然显得苍白;从自发的无奈到自觉的行动转变中,更多的年青一代走出了大山;这只是局部意义上的农村生活片段,但从中可以看到“三农”问题的点点滴滴……

桐古坪脱贫三记一个偏僻村庄的致富之旅
破旧的房屋 (王昭 摄)
桐古坪脱贫三记一个偏僻村庄的致富之旅
李滋泉常常这样望着附近富裕的村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王昭 摄)

  病魔

  桐古坪是淄川区东部的一个山村,隶属太河乡。从淄川出发,坐上客车沿着洪峨公路(洪山镇——峨庄乡),用1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这条水泥路是2005年10月份才刚刚竣工通车的,太河乡人到淄川城里,都要走这条路。

  桐古坪就在乡政府驻地,这一带连在一起的有5个村,桐古坪是其中的一个。我们的采访对象李滋泉在这一带名气很大,附近几个村的人都知道他。

  在一座高大的房子后面,我们找到了李滋泉的家。

  说是一个家,这里没有大门,穿过两座房子的夹道,是一个稍微宽敞些的院子。正面是两间正屋,李滋泉和女儿住的地方,侧面一边是闲弃的房子,放着好多杂物,看样子是“仓库”,另一边是做饭用的屋子。

  低矮的茅草屋里,李滋泉正小心地把玉米从蛇皮袋中倒出来,他打算去换些面条,调剂一下生活。旁边,一个头发蓬松的女人,正蹲在地上帮着忙。这是他41岁的女儿。

  李滋泉和女儿住的差不多是村里最矮的房子,“这屋子太矮了。”李滋泉说。那座高房子,占掉了这个院落一部分空间,我们还在奇怪着的时候,他发话了,那是大儿子家。

  李滋泉今年72岁,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妻子3年前就去世了,是在患了30多年的病之后走的。

  大儿子就住在眼前,靠给人家用拖拉机运输板材赚钱,李滋泉知道大儿子干的活很苦,每天2:00就走,23:00才回来。他明白大儿子过得也很拮据,“家里的电视已经一年多不看了。”

  让李滋泉自豪的是二儿子,他有一份在城里的正当工作,“在501厂,生产铝的那个地方。”他多次这样描述现在的山东铝业公司。但让李滋泉放心不下的是,二儿子也是个残疾人,每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除去买药的钱,也剩不下多少。不过,他对儿子每个月能领到30元的补助,还是羡慕不已。

  据他讲,平时他很少花钱,甚至连电灯也不舍得用,只是在晚上铺被子睡觉时才用一用照明。他知道自己治病花钱太多了,他不想给子女再添麻烦。

  前一天,他刚到集上去买了0.5元的葱,0.5元的蒜,原本卖1元钱两公斤的白菜,和人家讨价还价到了2.5公斤才买的。

  2005年11月23日,我们在李滋泉家看到,屋子里存放着七八个大南瓜。他说,这些是在地头上种的,“如果不坏的话,能吃到明年开春。”

  李滋泉的大女儿嫁给了同村的男人,女儿也经常给他买些药送来,这让他感受到女儿没有远嫁带来的方便。

  不过,李滋泉也有一个宝贝,那是他手腕上戴的一块进口手表,是二儿子送他的。也许,这是家里最值钱的物件了,采访中,他还在跟我们说着不知道是几年前的事,“有一个修表的给弄坏过。”

  土炕上有一台小收音机,李滋泉说,每天20:00他会听山东电台的新闻节目,以及随后的天气预报。李滋泉知道的信息非常多,他知道全国要取消农业税了;他还知道,有的地方已经撤并乡镇了。交谈中,我们感受到山区一个七旬老汉的获知能力。

  不光是手表和收音机,让李滋泉兴奋的还有他脚上的一双款式很老的鞋子,在我们的印象里,这种鞋子在10多年前比较普遍。

  “这是我二儿子送给我的。”李滋泉说,当时工厂里发福利,二儿子故意挑了双小号的给了他。虽然尺码还是不太合适,鞋子有些不跟脚,但他一直穿到现在。

  “这双鞋子真不赖!”李滋泉脸上很是得意。

  不过,最让李滋泉放心不下的,是身边的小女儿。

  身份证照片上的李双双是个漂亮的女子,而我们眼前的她仿佛换了个人,没有梳理的头发胡乱地遮着半边脸。李双双经常离家出走,这在附近村里是出了名的,以至于当我们打听到李滋泉家怎么走的时候,村里一个小伙子竟然以为我们是来刊登寻人启事的。

  2005年一年,她跑了3次,有一次,在一座山上呆了三天三夜,后来,还是李滋泉把她找了回来。

  不过,她有时也很懂事。我们刚刚赶到的时候,看到我们站着和李滋泉说话时,她会大声地对父亲说,“也不叫人坐下(讲话)。”快到中午时,她也会大声地说,快给人家做饭吃。她说话总是声音很大,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但李滋泉也不搭理,好像习惯了眼前的一切。

  李滋泉家院子里有一盘石磨,他说,这是妻子摊煎饼前用来磨玉米面的,现在这盘磨已经废弃不用了。“妻子走后,没人给我摊煎饼吃,已经3年了。”

  久久地,李滋泉不愿多说一句话。他佝偻着身子,站在石磨前,用一双开裂的手剥着石磨上的蓖麻。

  4年前,李滋泉患上了肺气肿,“这种病越到冬天越厉害,不能干重活,走急了还喘不开气。”他说。

  给妻子看病,又给自己治病,这个家庭好像陷入了无底的深渊。幸亏子女们孝顺,这是让李滋泉最满意的了,家里的许多物件都是子女送来的,自己治病也都是他们给操办,虽然子女都不跟他说花了多少钱,但他心里清楚,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他说,有一次到济南去治病,3天就花了3000多元。所以,他不愿意走出大山,而每次都是被孩子们“逼”着才行,出去基本都是为了看病。

  “要不是家里有病人,生活也不会这样。”这位七旬老汉喃喃地说。

  奋争

  那个被李滋泉当作“仓库”的屋子里,我们看到大约几百条草绳子挂在屋梁下。

  “是捆麦子用的。”他说,年轻的时候,他干过瓦工、当过石匠,自从上了年纪,人家也不用他了。平时,他就从山上割些草回来,下雨阴天没事的时候搓些绳子,每到麦收季节,他就拿这些绳子去换些钱回来贴补家用。“一条绳子可以卖两毛钱。”他说。

  这个院落是建在一个高崖边上的,俯视下去是一片红红的瓦房。远处,几座大山千百年来横亘在那里。“那座山挡住的就是太河水库。”李滋泉指给我们看。

  桐古坪村有360户、1064口人,平均每人有半亩地,地少人多。幸亏山上的石头缝里,野枣树倒是长了不少,也许是老天的恩赐。实在没有收入来源的山里人,就会跑到山上去摘些野枣,好歹能赚几个钱。

  在这样一个村子里长大,小王是不能再像李滋泉们一样活下去了。

  小王,29岁。2005年11月23日,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给客人做完了菜。

  两年前,小王和妻子一起在乡里一条最繁华的街道开了家餐馆。说它繁华,是因为这里是淄川到峨庄的必经之地。每年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大量进山的游客会到这里来就餐,那段日子是餐馆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介绍说,房子是租来的,每间1300元/年,他租了7间。从他轻松的谈话中看得出,他的日子还过得不错。

  他告诉我们,现在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子,没有在村里单纯靠种地生活的了。他说,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有四五十个,基本都干点别的,有搞运输的,有做瓦工的,出去打工的。不过,像他这样,有点技术的人还是少一些。

  10年前,小王就走出桐古坪了,他到博山学了一手炒菜的好技术,然后就到青岛一家大酒店当了厨师。一呆就是10年,其间,他也去过不少酒店。后来,索性回到乡里,自己当起了老板。在城市的日子,他见识了与桐古坪截然不同的世界,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农村生活也在变得陌生。“这里的发展节奏慢。”他这样评价农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桐古坪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青的一代,越来越多地走出农村。而在所有的出路中,考大学无疑是一条捷径,至少,在一名姓王的大婶看来是这样。

  王大婶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她有一儿两女,儿子今年考上南京的一所大学,儿子考上大学,全家都高兴,但供孩子上学,家里的压力也不小,儿子开学一次就带走了7700元,幸亏有两个女儿帮衬着。能把儿子供到上大学,一些家庭副业帮了大忙,养兔子、养猪……“去年养兔子毛收入2600块。”王大婶说,她有40年的养兔经验,也很会控制成本。

  扶贫

  在桐古坪村,有一口400多米深井。这在太河乡似乎是家喻户晓的事。

  “出水啦!出水啦!”2004年3月,一个好消息像春雷一样,响遍了整个太河乡。驻村帮扶的淄博市委组织部人员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此前,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桐古坪人多次打井取水,但终因井深不够等原因,没能解决山里人的吃水问题。此情此景牵动着驻村人员的心,他们帮助协调资金,并请水利专家论证,终于打出了这口深井,全村1000多口人喝上了自来水。

  在驻村帮扶人员的帮助下,桐古坪正在一天天好起来,村委办公室盖起来了,2000米的村内路也修葺一新……从2005年开始,市委组织部的同志,还到桐古坪村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10多户村民获得了帮助,李滋泉是其中的一户。

  这次来桐古坪,我们听村书记孙业开说,那口机井已经承包出去了,这样,村里每年可以收取一部分承包费。

  见到这位女书记的时候,她刚刚骑着一辆跨骑摩托车从乡里赶回来。看得出,这是一位很能干的农村领头人。

  这天,从山东海达食品有限公司来了两位重要客人,说他们重要,是因为海达公司在桐古坪投资兴建了一个养兔基地。“这可是我们的招商引资项目。”孙业开说,村里没有发展什么集体经济,一个砖厂已经承包出去了,这个养兔基地算是村里的大项目了。

  2005年,村里为了增加“造血”功能,引进了这个项目。可是,从7月1日开始养兔子到现在,最让孙业开头痛的是,由于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没掌握到位,兔子老是死。海达公司这次来了两名技术人员,难怪她这个村里的“一把手”要将他们奉为座上宾了。

  养兔基地有3个大棚,每个大棚饲养着几百只兔子,加上饲料、兔种等,一个大棚投资已经达到3万元。“投入太大了,大家都承受不起。”最后,只好由包括她本人在内的3名村干部,也是村里仅有的3名干部,身先士卒,承包大棚养兔子。

  我们看到,从农民个体,到村集体,从贫困户,到村书记,这片大山里的人们都在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围的大山尽管沉重,但日子在慢慢好转,毕竟那片土地让乡亲们留恋。

  山坡上,李滋泉正拿一把锄头,锄着麦田里的草,夕阳把他的身影拉得很长……(a14) 本报记者 于魁 王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