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假造“合同”骗了五人十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23:34 大连晚报

  假造“合同”骗了五人十万元

  此人日前因犯有诈骗罪被普兰店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本报记者化冰

  本报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潜心假造《工程协议书》、《用工合同书》,将一个老板骗得团团转;他还在农村热闹的集市上张贴广告,称自己能为他人办理出国劳务合同,结果四个老实的农民钻进了他设下的陷阱里。在10个月当中,他先后诈骗了五人,骗取了100000多元。日前,陈某因犯有诈骗罪被普兰店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来个“实地考察”骗了一老板

  据了解,陈某是普兰店市北部山区的一个农民,只有小学文化。陈某在村子里就不务正业,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总是想投机取巧,发意外之财。从前年8月份开始起,他为了聚敛钱财,就学会了制造假的《工程协议书》和《用工合同书》。首先,他瞄准了一个搞建筑工程的老板崔某,他吹嘘说,自己有能力承揽工程项目,并且还能办理出国劳务。一开始的时候,老板崔某对陈某吹嘘的东西还将信将疑,陈某看出了老板崔某的心思,于是就策划了一出“实地考察”的闹剧。他拉着老板崔某到我市的一个即将动工的大片空地里,宣称这里是建厂的基础开发工程,正在招标,如果崔老板想分一杯羹的话,他将全力帮助疏通一下关系。看到正在建设的工地,再看一下正在招标的办公室,崔老板终于动心了,他很想到这个工地承揽一些工程,于是就问需要多少“疏通费用”?陈某说至少要30000元,人家才能答应。于是,崔某没有迟疑,就给了陈某30000元现金。陈某拿到这笔大钱以后,乐得够戗,很快挥霍掉了。不久以后,陈某又给崔某打电话称正式的《工程协议书》下来了,要崔某来取。崔某非常高兴,就去取工程协议书。作为长期从事建筑行业的崔某,应该说是相当有经验的,但看到这份工程协议书,没有发现任何破绽,他还以为事情真的成功了。实际上,这份《工程协议书》是陈某假造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陈某提出再拿出30000元,以此来巩固得来的成果。崔老板没有犹豫,当场给了他人民币30000元。

  张贴欺骗广告诈骗四农民

  初次下手,就获成功,陈某感到十分振奋,他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2005年6月,他开始假造了大量的所谓《用工合同书》,然后,他来到了农村比较热闹的集市人多的地方,公开地大量张贴野广告,上面承诺以低廉的价格,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办理出国劳务合同,并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这个广告发布后,许多人都打来电话咨询,陈某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普兰店市北部山区农民张某看到这个消息后,经过咨询,感到挺合适的,于是就正式报了名,陈某拿出了一份假出国劳务合同让他签字,张某高兴地签了字,然后,陈某向他索要了中介费10000元。紧接着,又有三个农民前去咨询,然后同家人商量好以后,正式报了名。陈某又从他们每个人身上索要了10000元的所谓中介费。

  诈骗者被判六年刑

  从事建筑行业的崔某签订了所谓的《工程协议书》,但是始终没有上工程,陈某更是一等不来二等不来,最后崔某前去工地询问,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于是,就向当地警方报了警。而受骗的四个农民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高高兴兴地签订了出国劳务的合同,但是,最后却走不了。到有关部门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骗局,于是,他们也向警方报了案。接到当事人的报案后,当地警方十分重视,经过缜密侦查,找到了破案线索,将陈某抓获归案。日前,陈某因犯有诈骗罪,被普兰店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