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周刊·社会茶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7:4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新年第一盼

  李增录(河北任丘)

  光阴荏苒,又到新年。上点儿年岁的人都知道,过去过年,人们盼吃、盼穿;现在呢,过年盼吃、盼穿的人少了。那么,我们职工还盼什么呢?盼企业的效益好,盼自己的收
入高。但细一琢磨,企业要真正搞好,关键还在领导班子,在当家人。因此,有个好班子、好当家人,成了企业职工新年第一盼。

  办企业,就如同居家过日子,当家人的作为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有A、B两个家庭,同为双职工,都有一个男孩,家庭收入也相差无几。不同的是,A家主妇善理家务,精打细算,花钱有计划,和丈夫共同持家,教育孩子,使其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最近又结了婚,买了住房,日子越过越红火;而B家夫妻二人,下班就甩老K,垒“长城”,既懒于料理家务,又无暇顾及孩子,致使初中毕业就在家成为“啃老族”,直到结婚以后,才在爱人的启发帮助下做了个小生意。因为没有住房,现在还和父母挤在一起,生活也过得挺紧巴……两家的生活实践,正应了民间那句老话:“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家庭如此,企业也是这样。在现实和传媒报道中,就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工人请求上级留住厂长不让调走的,也有职工上访要求罢免厂长的。“要”与“不要”,何以如此泾渭分明?职工编的顺口溜就是答案:“摊上个好厂长,我们都沾光,碰上个孬厂长,大伙全遭殃。”前些年,我们这里曾有个不景气的公司,上级连换了两任经理,都没能让企业走出困境:头一个挺守本分,不吃也不贪,但是没魄力,不会算计,“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最后不得不拍屁股走人;第二个倒是有本事,会算计,生产也有起色,但是又吃又贪,群众怨气很大。结果犯事挨处分了。而第三任刚走马上任,就卖了“乌龟壳”,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团结带领一班人,千方百计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还派人进行市场调查,拓宽积压产品的销路,并且加大科技投入,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使公司一年年兴旺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满”,职工的腰包鼓了,越干心气儿越大。

  一个好厂长(经理),能让一个不景气的企业兴旺起来,能让职工增加收入,这样的厂长(经理),职工能不盼?一心为职工着想,为职工谋利的当家人,职工能不要?相反,那些“身在其位不谋事、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官老爷,那些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大捞特捞的败家子,他们把企业搞垮了,使成百上千的职工和家庭陷入穷困,这样的当家人,职工群众能不赶他走?

  由此看来,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当家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命运。为此,作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想职工所盼,满足群众所盼,千方百计选配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听取群众意见,把那些热情高、想干事、能力强、本质好的“能人”选拔上来,对那些不胜任、不称职或以权谋私、群众反映强烈的人,该换的换,该撤的撤,该处分的处分。作为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当家人,要以企业为家,一心一意谋发展,别干那些让老百姓戳脊梁骨的事儿,扎扎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要以人为本,深入实际,贴近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为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操心费神;要以“十一五规划”为指针,以崭新的风貌、勇于创新的思想和作风,开拓工作的新局面,不辜负广大职工的期望,不让他们的所盼成为白盼。

  “慈善”之议

  蔺洪生(山东日照)

  天虽寒冷,冰下却活力汹涌,却有生命等待春风。对期盼温饱者来说,慈善事业就饱含春风。“慈善”之光照来时,他们眼前就和谐明亮,就有希望灿烂地苏醒。

  据载,我国每年需救济的有灾民6000多万、60岁以上的老人1.4亿、残疾人6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7500多万等。在这些人眼里,“慈善”二字温馨、神圣,如阳光博爱而慷慨。因为,慈善的核心是爱心。慈善事业作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的重要载体,不但倡导爱人类、爱社会的道德精神,而且培育爱他人、爱自然、爱生命的善良意识,动员各界在捐赠与志愿服务中形成合力,使政府保障同社会扶助互联、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同社会动员力量互动,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助,实现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近年,党和政府努力使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衔接,在健全保障体系、壮大慈善组织的基础上,弘扬“慈心为人,善举济世”传统,使济贫义举薪尽火传,帮困善行得以发扬。从1996年至今,全国民政系统已收到社会捐款超180亿元,接收棉衣、被已达12亿多件。这在调节不同群体和阶层利益关系的同时,也使真情洋溢,良知迸发,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爱的时光,正像鸟儿飞翔。爱心驻足的地方有阳光,也有残雪,有一些足迹迟滞而蹒跚。这也是说,“慈善”之光照来时,人们接受的程度不尽相同。在捐助中慷慨者有之,吝惜者有之,徘徊观望者不在少数。目前国内注册企业虽超千万,却大多未参加捐赠,未在慈善榜上出现名字。与之相反,台湾首富王永庆要出200亿新台币在内地助学;香港富豪李嘉诚则将78亿港币拨为慈善基金。如此这般,让人有遗憾也有感动,有更大的责任萦绕心间。我们知道,当今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并不乐观,不利于和谐发展。所以人心向善,时代呼唤慈善家涌出。慈善文化在体现国家是否发达的同时,也体现让财富第三次分配从而惠及更多弱势者的境界,体现企业用发展成果回报社会的精神。只有携手慈善,才能共创和谐,共同开创富丽美好的明天。

  其实,“慈善”两个字很悠久。“慈善文化”在我国底蕴深厚。早在春秋时期,越国范蠡就弃政经商,散尽家财接济穷人。这种美德传承至今,不仅成为新潮,而且要大力普及,使之深入每人心中。因为社会是慈善资源蕴藏地,只有在政府推动基础上实现社会联动,通过多种项目牵动,如开展“助老工程”、“慈善超市”等,使慈善活动扎根基层深入民间,才能拓宽募捐渠道,形成劝募合力,形成广泛的公众动员和社会行动。当然,舆论发动亦很重要,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如果不宣传慈善,就谈不上增强慈善意识;要是不规范慈善,也无法激发慈善潜能。这就像专家指出的,要弥补慈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税收减免的“三大缺失”,使慈善成为常态还任重道远,还需做出更大努力。可以相信,慈善事业大有可为。慈善进入生活时,肯定有冰层融解,有真情随之涌起。

  冬日的街市

  赵盛基(陕西三原)

  强劲的寒流好像把西伯利亚搬了来,气温定格在零下9℃,持续十几天不变。一场久违的大雪飘然而至,给干涩的西北冬天增加了许多亮色。孩子们最喜欢雪了,见到雪,他们再也不知道冷,结伴在楼下堆雪人、打雪仗,做出许多令大人想像不到的游戏。

  “出去走走吧,顺便买点菜。”妻子提议。本不想走出暖洋洋的小屋,可家里一丁点菜也没有了。

  妻子像孩子一样,也喜欢雪。她专找有雪的地方走。一路上,伴着快乐的妻子,我们连走带滑来到了临街的市场。

  滴水成冰的天气并没有凝固市场的红火,往日的繁荣一点也没有退缩,倒是由于雪的衬托更具独特的色彩和韵味。鸡鸭鱼肉、瓜果梨桃、禽蛋蔬菜充盈着所有摊位……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映衬着白色的雪,把市场装点得格外鲜艳、生动,给人一种水灵灵的感觉。

  当然,最鲜活、最生动的还是市场上的人,他们有的穿戴厚实,有的穿戴单薄;有的是在买货,有的像在逛景;有的行色匆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上东西就走;有的不急不躁,讨价还价,恨不能把一分钱攥出水来。摊主们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所以,对于各种挑剔的顾客,他们都热情地招呼,麻利地过秤、收钱、找钱、装袋、送上一句客气话,不厌其烦地进行着一系列程序。我在想:他们把各种食物装进袋子,递到顾客手中!不正是把一日三餐递到了人们手中?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吧!没有这些传递,生活会终止吗?当然生活不会终止,还要继续,还要繁荣,我只是希望看到的不再是摊主们冻得通红的笑脸,不再是人们瑟瑟发抖的手,而是要温暖些,再温暖些。

  在菜市场,我在一个摊位买了些青菜,卖菜的是一对年轻夫妇。我注意到他们摊位后面的三轮车上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流着鼻涕在啃一块冰凉的面包。妻子问:“这么冷的天为什么不把孩子放在家里?”女人笑笑,回答:“没人看。”顿了顿又说:“也习惯了。”我看出她有些无奈,但更多的还是真诚,因为从她的眼睛和笑容里我看到了这两个字。她递给我菜,又忙着去招呼别人了。

  “糖炒栗子,又香又甜,先尝后买,不香不甜不要钱,一块钱一包啦……”墙脚处,斜置在炉子上的大锅里放了半锅栗子和传热用的砂子,小伙子边吆喝边用铁铲不时地翻动。这里不但散发着栗子的味道,就连小伙子吆喝的声音都带着一股香甜的味道。炉膛里的火旺旺的,小伙子脸上渗着细细的汗珠,好像在与冰雪较着劲。

  采购完毕,我再也没有陪妻子玩雪的雅兴,逃跑似地回到家里,从头到脚全副武装的我被冻了个透心凉,我急忙打开尚有余温的糖炒栗子,吃一个栗子,品一口茶,慢慢让体温恢复正常。唉!真不知那些露天里的摊主们是怎样一天天坚持下来与严冬交往的。但正是他们———快乐的卖鱼女人、无奈的卖菜夫妇、豁达的卖栗子小伙儿给冬日的街市增添了活力,从而,支撑着人们的日子,编织着人们的生活。

  门户之见

  黄豆米(云南昆明)

  我对丽江古城家居小院的大门的见识,竟然是在丽江大地震那个时候。

  记得那是静悄悄的震毁的家园上偶尔传出的最大声音———比往日弱得多的狗吠。一堆瓦砾断砖和歪倒的屋架上,形单影只的狗蹲在高处,一如既往守着家,尽管家已垮塌成废墟。每瞥见那一只独守家的狗依然目光炯炯,警惕着外人,我的鼻子总是酸酸的。看家狗当然不懂人世间的复杂,也不懂得人在灾难中容易唤起恻隐之心,所以不论是谁,只要踏上废墟一步,它居高临下汪汪叫着不停,谁想捡走一块破土坯也不能,它把属于这个损坏家园的每一块土石都看牢了。我们找到一家,在断墙间径直而入,狗见了汪汪叫着,它明白来人多,边拿出扑人的姿式,边嘶声狂吠。这时,废墟一角露出张男子的脸来,他的头上缠着白布孝帽,强烈的阳光照在他那张汗流如注、黝黑的、无表情的脸上。他从倒伏在地的屋架间向我们猫腰钻过来,站到能把整个身子露出的地方,朝我们挤出一丝沉重的苦笑。每家的炊具已被砸烂,听不到平时锅碗瓢盆碰响的声音;每户的鸡猪大都被埋在倒塌的砖瓦里,没了鸡鸣猪叫声。残垣那头有几个小孩东一个西一个地要么坐在土堆上,要么倚身在被清理到一块的家具旁,都不吱声,目光落在整理好的砖瓦木头上,那股子沉默劲,好像大人似地盘算着如何重建家园。此刻,最喧闹的是各家院落里的桃树,我几乎能听见花枝的嚷嚷声。蓦地,空中传来一阵叽叽啾啾的鸟鸣,抬头寻觅,见飞来双双一对燕子。燕子从高处疾飞下来,直奔院中惟一还立着、只震塌了一两堵墙的堂屋,在梁柱楼板下绕飞两圈,再朝高空疾飞而上。我暗想,是天堂里飞来安慰苦难人间的小鸟哦。不一会儿,又飞来一对,在同样的地方飞来绕去,突上突下,起舞一般。这时候,刚才那一对燕子回来了,两双燕子各绕各的圈子飞舞,啼叫声一对比一对的清脆、婉转。我坐的地方正好是堂屋一侧,两对燕子就在眼前且歌且舞,不仅不怕我,似乎还要我让出点地方来似的。原来,梁木下系着两个鸟窝,巢穴被地震震得与梁木间松开了条缝,成了危巢。

  我们一块儿来的几个人和吃完饭的主人都被飞燕吸引到了堂屋前,而燕子就在众人和屋子间飞着,好像这里完全是它们的家。“房子都震没了,燕子还来认旧窝?”我问主人。

  “认呀。是家燕呗!”主人转着脑袋跟着燕子看了一圈:家的前提是门吗?没有门,就没有家园?家园的完整概念必须包含“门”?门之不存,意味着家之何在?我后来读了一些研究纳西民族东巴文化的书,了解到:纳西人家的大门与他们有关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善恶意识和道德观念等等,密不可分。可见,没有这样的“门”,这样的“家”也就不存在了,纳西人在灾难中一点儿不忽视自己的文化。

  受伤的木匠

  怀芳(北京)

  第一次看见我家的木匠,我有点失望。这位木匠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衣着不整,表情单一。总之,在我看来,他缺少一位能工巧匠的灵气。我开始为我家木工活的质量担忧了。

  然而,一天,老公在仔细地检查了空调吊顶后,面带喜色地称赞道,木工活做得不错。老公一向对工艺和技术要求严格,能够使他满意实属不易。我先前的担忧一扫而光。

  几天以后的一个晚上,李工长忽然打来电话,告诉我们,木匠受伤了,被送进了医院。

  老公迅速地前往探望。他回来后告诉我们,木匠伤得挺重,医生说要做3次手术,很可能失明,手术费1.5万元左右。听了老公的话,我的心如坠深渊,因为我知道,这个年龄的汉子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他上有年老的父母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假如木匠真的失明,这一家人将处于怎样的凄惨境地。女儿难过地哭起来。沉默了一阵后,老公开口说道,咱们在经济上帮他一把。我和女儿一致同意。几天后,李工长又打电话告诉我们,手术成功了!木匠眼睛保住了,但他这一年的活算白干了。这使我们心里依旧有些隐隐的难过与不安。

  木匠受伤的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保障和工伤保险制度对于外来工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切。无数的外来工背井离乡,抛家别子,怀着各种美好理想来到城市寻找发展机会。烈日骄阳下,有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垃圾清理场上,有他们来回穿梭的忙碌身影。他们吃的住的最差,干着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这一切都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了随时的威胁,他们是何等需要社会保障和工伤保险。他们有这种权利。请关爱外来工,善待他们吧,他们也是共和国的公民,他们为城市的繁华、居民的方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共和国现代化进程中,也有他们的血和汗啊!

  仁者寿

  董少广(安徽淮北)

  早在公元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德是寿之本”,“寿源于德”。据此,他又提出“养生先养德”。清代著名养生学家石天基也说:“善养生者,当以德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不与钻营者同流,不与贪婪者合污。”将“乐善为施”视为养生的灵魂。

  据美国三所著名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和他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这个结论不受种族差别、收入高低、体育锻炼以及生活作风等因素的影响。巴西医生马丁斯调查过583名为官清廉者和583名犯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罪的贪官,10年内前者死亡率为6%,后者死亡率为60%。前不久,一位93岁的天津老人白芳礼在平静中辞世了。他不是名人、高官和富翁,只是一个蹬三轮车的车夫,却牵动了整个城市的神经。天津日报的通栏标题是:“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从白芳礼老人身上,也让我们懂得了德高寿亦高的奥秘。

  孔子说,“大德者必得其寿”。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潜心领悟人的品格与长寿的关系。孟子说:“仁者无敌”。仁就是对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的尊重。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健康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把道德修养纳入了精神健康的范畴。

  为妈妈读书

  陈蓉(重庆)

  买了部复读机,不是为了学外语,是看上了它的录音功能。

  晚上,安排好儿子入睡后,我躲进书房,捧着《小小说选刊》,对着录音话筒朗读。丈夫好奇地探进头来:“你在干什么?”“讨厌!被你打断了,还得重来。”我把录音带倒回去,然后告诉他:“我在为妈妈读书。”

  有这个念头已经很久了。母亲是喜欢看书的人,从前我们家订了很多年的《故事会》,自从母亲眼花后,这份杂志就在家中销声匿迹了。小时候,母亲经常买小人书给我,《岳飞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成套成套地摆在我的书柜中,装饰了我的整个童年。我想,自己爱好阅读的习惯就是母亲培养的。现在,每当母亲感叹自己老了,连书都不能读时,我心里特别难过。“苍老”不仅从器官上一点点蚕食着母亲,更在精神上挤压和消蚀着她,母亲在书籍之外日日发呆,我对着满书柜的书意兴萧然。

  后来,儿子能说话会表达了,入睡时,我搂着他在被窝里讲白雪公主、小白兔和大灰狼,心里就又牵出隐痛———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偎在妈妈怀里听故事的啊!有天我突然灵光一闪———我可以为妈妈读书,让她听故事呀!

  第一盘磁带录了6个小故事,母亲竟然坐在摇椅上听了一个下午。第二次我从《小说月报》上选了池莉的《生活秀》,这是个通畅直白的中篇,在朗读时我加进了轻音乐做背景。母亲听完后,我征求她的意见,她说太麻烦了,录这种东西很浪费时间,怕影响我休息。我问她想不想听一些外国作品,她却嫌外国人的名字太长不好记。我想了想,决定第三次录音用《傲慢与偏见》,像评书似的给它来了一集又一集。于是伊丽莎白改成了莎莎,达西自然还是达西,这个故事整整录了40盘。听完一盘后,母亲就开始等下一盘,而且她不肯让我把磁带洗去重用,说故事好极了,可以再听一遍的。

  于是我又跑到商场里,想选购一枝录音笔,听朋友说这种数码设备能够自动将声音压缩成MP3格式,储量极大而且可以回放。我试了一试,效果的确不错,便花800元买了一枝。从此,为妈妈读书这件事才得心应手起来。

  《茶花女》、《呼啸山庄》、《尘埃落定》……故事一路狂奔,母亲也渐渐成了我的聊伴,常常在儿子熟睡后,我们母女二人盘膝坐在灯下,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涌到各自人生的脉络里,一起对谈到深夜而不知疲倦,才发现在母女的血缘外,原来我们还是朋友。生命里的这份埋伏真是惊喜重重。一天,将这件事在电话里和一个做软件的朋友探讨起来,一时雄心勃发,真想开发一种软件,为天下的妈妈读书。放下电话后,望着鼾声渐起的儿子,感慨又起———如果有一天白发苍苍的我会代替妈妈坐在摇椅里,倾听儿子为我读书,人生至此,当无憾吧,所谓福气如斯了。

  反潮流生活

  殷卫(广东深圳)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有那么一群反潮流的人:他们买得起车,却坚持骑自行车,目的是图个既自由、省心,又锻炼身体;轻视手机,重视呼机,为的是减少被人打扰、固守一份清静;少发电子邮件,多用笔写信,认为这样更能体现真情……他们貌似固步自封,却自得其乐。这种人群的生活状态被称为———“反潮流生活”。

  在我所有的朋友和同学的眼里,我一直是生活得有点跟不上时代,比如一直没有学会开车,也不打算买车;不精通电脑,不会玩电子游戏,只会发个电子邮件,那还是因为写作的需要;朋友讽刺我为“书生气十足”;我总觉得要是真心想给对方一个问候或者一份关怀的话,最好还是通电话,发个短信算什么呢?不痛不痒的;再有就是别人都忙着买大房子,搞豪华装修什么的,我却还守着个蜗居当宝贝似的;别人都热衷于看网络文学什么的,我还捧着本过去年代的《泰戈尔诗集》念念不忘,大家都开始听《老鼠爱大米》了,我却还热爱着20年前的抒情歌曲……

  有段时间,在周围人的质疑声中,我甚至开始要动摇自己的生活信念了,觉得是不是太落伍了,于是也准备赶赶潮流,比如说,泡个吧,在论坛里灌灌水,逮谁拍谁,发个无聊短信,骚扰一下别人,到处去看房看车,准备过过奢侈生活……

  如此这般过了一段,我自己倒觉得无聊空虚起来。最可笑的是,有朋友开始小心翼翼地问我“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当然也有让我感动的,有远方的同学问我“怎么不来信了,我是很爱看你手写的文字的。”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爱自己固有的那种生活方式的,尽管它不时髦,不前卫,但是是属于我自己的,是在自己被很多美好的东西浸润了多年的心灵里养成的,是美丽而独有的,是不该被丢弃的。

  还好,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还有一群和我一样过着“反潮流生活”的人们,我们热爱着宁静、自由、人文和真情,我们共同坚守着一些美丽的生活细节,坚持着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坚定地远离着都市里的浮华与喧嚣,这样的反潮流何不再多一点呢!

  从盐罐、合叶想到的

  朱渊(北京)

  在美国西雅图生活的日子里,晚饭后常和住在一栋房子里的来自兰州大学化学系的陈兴国教授一起散步。在不同的国度生活,我们对异国的生活自然有很多感受,感受之余免不了产生一些感叹,这些感叹自然成了我们散步闲聊的话题。有一天,陈教授对我说,在中国,我们数十年吃的盐就用那么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塑料袋装着,再看看美国这里,盛盐的制品是一个用纸制作的小罐,上面有一个可以打开然后又可以盖上的小口。这个小口不大,而且打开之后的金属口,伸出就呈簸箕状,于是使用的人可以通过手的抖动控制出盐量的多少。

  其实,这个盐罐在设计和制作上丝毫也不复杂,但是却体现了设计者为使用者着想的用心。另一个设计非常简单且合理的东西是门上的合叶。有一天,住楼上的女士要换一个床,把一个双人床床垫搬上楼,要通过狭窄的楼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提议将楼梯口的门取下来,我心里说这下要用改锥了,而且还得费点时间拧下合叶的螺丝。不曾想门上的合叶只是一个销子在起作用,这个销子只需用一个尖器从下往上一顶,然后拔出,门就可以拿下来。完事之后,只要把门放回原来的位置,插上销子,就解决了问题。

  在科学和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雕虫小技的东西,应该说是根本不在话下的。比如,开酒瓶的工具,油瓶上为防止一下倒多了油而专门设计的油嘴等等。可是,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样一些小的东西在中国的市场上是很难见到的。

  我不是一个科学史专家,也无法解释科学上许多现象。但我从电影里看到西方中世纪的四轮马车起,心中就有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为什么中国的马车几千年来永远是两个轮子?西方人就可以让马力得到完全的解放,而我们就不行。

  从马车再回到盐罐和合叶,我不得不怀疑国人的创造力,尽管我极其不愿意相信我的这种怀疑。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的这种怀疑又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中国人能把月饼包装得极富丽堂皇并且卖到1000元,你能说这样的赚钱方式没有创造力吗?再看看国人餐桌上那些不知所云的菜名,我真得有些惶恐,对我刚才的怀疑感到无地自容。我们的厨师给各种菜肴取的菜名,那简直是太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了。你知道“母子相会”是什么菜吗?居然是一盘黄豆和豆芽,炸虾片外加几个炸虾皮居然能叫做“雪山飞狐”。更有甚者,盘子里放一只猪口条和一只猪耳朵,能叫做“悄悄话”。看到这些哭笑不得的菜名,我不仅不敢怀疑国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且不得不佩服国人在某方面的惊人想像力和创造力。但同时也为这样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而感到悲哀。

  西方人把想像力和创造力放在为生活创造方便之上,而我们却把更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放在了餐桌上。

  对于国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想再说什么,而且这些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微不足道的犄角旮旯的现象,所折射的东西可能已经超越了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两个词的涵盖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