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崛起的阿城版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0:33 哈尔滨日报

  可以多次复印,每一件作品又都是原创。在美术界,能享受这一“殊荣”的,唯有版画创作。阿城市的版画创作,本没有人刻意“播种”,却成长为一片绿荫。透过挥挥洒洒的画面,隐约的背景,是金源故里缠绵不绝的千年文脉。

  有印刷术,就有“板画”,因此,版画的根儿在我国。我国的早期印刷方法,就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学术统称为“刻版印刷术
”。刻版印刷术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五世纪出现的拓印碑石等方法。

  到了唐代,刻板印刷在中国已非常盛行,而此时的“板画”便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出现。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后,版画便由“插图”逐渐发展成艺术创作,并先后传至朝鲜、日本等国,欧美等地流行的铜版画、石版画,无一不源于中国的刻板印刷。

  版画源于中国却盛于国外,皆因近代国运的没落。20世纪30年代,不忍中国沉沦的文坛斗士鲁迅,把日本木刻艺术“引进”中国,在上海等地举办青年木刻培训班。聪明的鲁迅不仅引进了创作技术,而且利用了版画“锋芒毕露”的斗争精神,使其成为揭露封建黑暗的利器。当年讲习班的“文学青年”,如古元、李桦等人先后奔赴延安,后来成为新中国美术界的领袖人物。

  新中国的版画创作,以北大荒流派为代表。当年,百万官兵开发北大荒,大森林、大荒原、大江大河,触动了他们的艺术灵感,以粗犷、苍劲、原始为风格的版画创作,在中国的最北方应运而生。色彩简练、气息苍凉的北大荒版画,在中国美术界独树一帜,令全球同行侧目。

  而阿城的版画创作,实为“意外的收获”。上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美术界的知名人士———张路、张作良,下放到阿城。他们的创作领域恰巧属于版画范畴,于是开办版画辅导创作班,成了当年阿城市最高级的学术活动。各类“命题作画”尽管呆板,却让美术爱好者们受到严格训练,如果说阿城版画创作实现后来的跨越,不沾铜臭的基础就是这样打牢的。

  阿城的山不够苍凉、林不够苍劲、地也不够苍茫,所以阿城的版画一出生就不同于“北大荒”。一头牛、一串包米、一座小院儿,乡间小品尽皆入画。白色的月亮、红色的太阳、黄色的庄稼,三五种色彩扑面而来。于是,既有山水画之柔又有油画之真,既有书法之奇又有雕塑之刚,阿城版画成长为黑土地上的一份特产,阿城也荣膺全国版画艺术之乡美誉。

  今天的阿城版画,形成了“金字塔”创作队伍。10几位“成名成家”的创作骨干,三五十人的板画发烧友,还有上百人在不同“班级”学习进修的学员,这在县级市美术创作几近消失的大环境里,这样的版画队伍就显得格外壮观。

  2004年6月18日,阿城市举办了首届版画节,而这一天也是金源文化节。古老的版画、灿烂的金源,印上“金源商标”的阿城版画,从此获得了一张走向世界市场的特别“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