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河津经济快速发展成因探究之五·城乡统筹篇:登顶的第三跳由此起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4:15 山西日报

  “这是河津吗?”“这真是河津?”5年前、4年前甚至2年前或1年前到过河津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现在看到的就是曾经看到过的河津。

  新修的街道纵横交错,几十层的大楼高耸入云,天蓝了,地绿了,空气也洁净多了;一条条国道、省道、市道、乡道、村道密如蛛网,将城市与一座座别墅式、花园式的小康村镇连成一体。一个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河津,将她的百强气派
和时代风韵,初步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河津市委、市政府实施“龙门三跳”战略构想“第三跳”———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的初步结果。

  “第三跳”从何而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要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以城带乡机制,优化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和农村的全面发展进步。这既是建设和谐河津的需要,也是我们为官一任的责任。”从市委书记雷郭堂的一席话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城乡一体化,面貌日日新———

  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重,城市的功能在健全品位在提高,农村在向城市靠拢向现代文明靠拢

  5年前,河津市区不仅人口少,面积小,档次低,环境差,而且城市功能欠缺。几次,好不容易从外面请来的大老板因接待条件不佳,吃住只好去西安。尴尬中的市委书记雷郭堂、市长刘振华意识到:城市是标志、是招牌、是形象、是名片,必须建设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良好人居环境的城市”,这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瞄准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特色乡镇的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超前发展,举债建设,严格管理,创新经营”24字方针,河津人迈开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从2001年在市中心建设龙门广场起,他们围绕1条主线,连接2条国道,建设3个中心,形成4周外环,南北5条大街,东西6条大路,大力实施“南推北扩、东延西进”的城市扩张战略,先后完成了30条城乡主要街路的建设工程,形成了“五纵六横”交通网骨架。不久前刚刚竣工通车的龙门大道总投资1.3亿多元,将3个乡镇、8个村庄和三大工业园区连为一体,实现了市区、农村、工矿社区的对接,城市的文明气息直接辐射到了边远工矿和农村。

  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城市品位的升级上档明显增强了河津市的吸引力。临汾市有个老板在河津投资1亿元盖了座20层高的四星级大酒店。该老板说,河津城市大了,洋了,有品位了,能漂起我的豪华酒店了。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河津市委市政府有着自己的理解: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村与城市一样的公平待遇和发展机会,必须推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必须投注更大的精力做好特色乡镇建设这篇“以城带乡”的大文章。

  于是,政府部门首次把规划的视野投向乡镇,聘请省内外专家编制乡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了对村镇建设的专业指导和技术帮助。

  于是,农村水、电、路、电信、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随着一项项倾斜政策的出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强化。仅2005年,就解决了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问题。在别的地方还在为村通公路津津乐道的时候,河津“户通”工程已在全市148个村告捷,其中仅巷道硬化就达1000多公里。

  于是,龙门等30多个乡、镇、村建成了别墅式、花园式的“城市型乡镇村”。

  据统计,近5年河津市先后投资46亿元用于城乡建设,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就多达近7个亿。市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增加到1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5.2万人增加到15万人,全市完全实现了半小时经济圈。

  打开大门迎农民,农民进厂进了城———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乐了农民,也为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可能,为城市和集镇的发展聚集了人气生气财气

  河津土地有限,农民单靠种地是难以富裕起来的。怎么办?一方面是农民对富裕的渴望和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困窘,一方面是企业的迅速扩张和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这两方面都在呼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市委、市政府科学分析河津现实,认定只有用减少农民的办法才能富裕农民。

  随着财政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的加大,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明显加速,优质粮食、无公害蔬菜、干鲜果经济林、畜牧养殖四条特色产业带相继形成,“农之龙”、“大悦嘉源”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给农民带来了巨大收益。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劳动就业部门通过调查摸底澄清农村劳动力资源,通过各种培训和一系列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广辟渠道,大开城门,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企业、进入城市。

  从农民到市民,绝不仅仅是户口、身份的简单改变,重要的是技能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河津市逐步完善了以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主、职业教育学校为辅、民办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三级培训机构,采取政府补贴、个人自费、培训机构让利的办法,在全社会掀起了职业技能培训的高潮。全市还确定了8个“农民工定点培训基地”,最大限度地方便和满足农民参加培训的要求。

  2004年和2005年,全市各类机构共培训农民工6.7万人次。两年中,分别有5.3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力进城进厂务工经商。单厂单产优质焦炭在全国排名第一的阳光集团吸纳了3500多名农民工就业,振兴集团则吸纳了4500名农民职员进厂,其他较大的民营企业每户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数量都有成百上千人。

  农村富余劳力的转移,带动了城乡经济的繁荣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2005年,河津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98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680元。全市拥有小轿车5000多辆,人均在全省119个县市最多,电话等通讯消费连续几年全省最高。

  文教体卫城乡并重,社会保障城乡共享———

  前所未有的财政支持力度,使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成为现实

  市委书记雷郭堂说:“河津市制定‘龙门三跳’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了最快地发展经济和搞好各项社会事业,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得到实惠。”

  市劳保局负责人告诉我们,河津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发放率连续几年都是100%,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也是100%,“两个确保”毫不含糊。

  市民政局负责人告诉我们,河津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低保范围1000多户,年补总金额300多万元。

  市政府的一位普通干部说:“由于中央给的政策都兑了现,我们每个月比其他县市干部多拿好几百元哩!”

  农村老百姓也有很多自豪。2004年河津市在全省率先减免了全部农业税,总数达800多万元。2005年底的数字表明:全市农民享受低保补助的6020人、2600多户,人均年保标准600元。这笔保障金的80%由河津市财政支出。

  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方面,河津市的推进力度前所未有。

  近几年,该市以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撤并乡村中学22所,加快城区学校的扩容和新建,最大限度吸纳农民子弟进城读书,并专门招收教师向农村学校输送。目前,城区学校的学生容量加上工矿社区学生容量,已达到全市学生总数的45%。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河津的又一亮点。连续两年,市财政拨出巨额专款给全市农民进行了体检,体检农民近26.7万,并为参检农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市财政还拿出90万元,改造了一批上世纪60年代建的乡镇卫生院。到2005年底,有23万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占全市农村人口总数的84%;合作医疗补助金额达590多万元,众多农民祖祖辈辈第一次享受到医疗费用的报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有效解决了农民尤其是还不太富裕的农民的看病难问题,避免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改造农村厕所、推广农户沼气做饭,使农民生活和环境质量大大改观,市财政为此也拨出数百万元。卫生部门还在全市农村加强了健康和卫生环境教育。目前,全市村村都建立了环卫队,有了掩埋式垃圾场,50%的村已正式投入使用。

  重在发展可持续,治污播绿满眼青———

  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的推进,大大改善了环境质量,促进了城乡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城市建绿色城市,农村建绿色家园”。2005年是河津的“环境治理年”,这些口号变成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用市长刘振华的话来说,河津治理环境污染就三个字:关、治、绿。

  关,就是关闭污染源。到2005年末,河津市彻底消灭了炭化室高度在2.8米以下的59座小机焦炉,全部采用4.3米高度以上的现代化大型机焦炉。与此同时,污染严重的小炼铁、小耐火、小石灰、小水泥等一个不留。据测算,由此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1.4万吨、烟尘年排放量3.6万吨。

  市财政拨专款搞城市集中供气供暖。目前,市区1/3的单位和住户已实现“双供”,30多个大锅炉被淘汰,减少了近一半“烟源”。随着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启动和环卫工作的加强,垃圾、废水和尘土污染也降到最低标准。

  治,就是治理污染。市委、市政府拿出超常的勇气偿还历史旧账,几年来全市共投入治理改造资金10多亿元,仅焦化业治理资金就投入近6亿元。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先后投资6亿多元利用洗煤、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煤矸石等废弃物为原料,建成8个自备发电厂。还投资1亿多元,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建成3座新型墙体砖厂和2座水泥厂,既降低了环境污染,还减少了资源浪费。

  治污的另一个办法是发展新兴产业,构筑循环产业链。如焦化行业发展煤化工,炼铁行业发展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电解铝行业发展铝镁合金和精铝加工等,形成多条循环产业链。此外,还扶助起一批以别的企业或自己企业上游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废气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

  绿,就是栽树种草。全市启动了道路、城市、企业、校园、乡村、工程等六大绿化项目。道路绿化是2005年河津绿化的重头戏,分别在国道、省道、市道、乡道、村道两旁栽植了50米、40米、30米、20米和10米宽的绿化带。为了完成“路修到哪,树就栽到哪”的要求,他们采取“政府出钱租地,林业部门规划,专业队伍栽植,乡村两级管护,最终百姓受益”的办法,结果是栽得多、栽得快、栽得活。据统计,2004年全市绿化共投资6000多万元,2005年仅道路绿化就投资1亿多元,道路绿化1年所栽的树木相当于前10年的总量!

  “城乡联动,全面推进,见缝插针,绿染河津”。按照这一思路开展的城市绿化,使城市绿化率由12%提高到23%。企业、村庄、校园和工程绿化也各有要求,目前,已有30多个企业完成任务,54个学校建成了园林学校,还有康家庄、干涧村、西辛封村等30多个村庄建成了有小游园、环村林带、巷道绿化、庭院绿化的园林式村庄。据说,河津明年要栽树1000万株,超过今年的3倍!

  与过去相比,河津市的整体环境一天比一天变好了。2005年6月5日省环保局公布了对全省42个环境重点监测县市的空气质量报告,河津名列第16名。据有关部门的环境空气质量检测,2004年以前河津市区全年没有二级天气,2005年不仅有了100多个二级天气,还有了6个一级天气。

  市领导说,围绕“一心、两带、三区”的总体规划,河津要逐步形成“北工南农中旅游”的产业格局,力争两年建成省级文明卫生和园林城市,三年建成国家级文明卫生和园林城市。寒风中,投资1.2亿元的河津市体育场正在打夯。那动人心魄的电锤似乎告诉人们:2006年,总投资20多亿元的文体中心、行政中心和汾河公园、九龙公园等建设也要全面开工。

  我们深信,“龙门儿女多壮志,好梦成真终有时”。

  本报赴河津报道组(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