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农村 新农民 新生活:“两会”代表委员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4:20 山西日报

  “只有2200万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我省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的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就在于此。”省人大代表、水利厅副厅长张健开门见山。

  “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社会的伟大变革,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必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省政协委员、省政
协农村委副主任刘德宝对新农村建设给予很高的期待。新农村建设,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

  改变“有新房,没新村,新农村享受不到新生活”的状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先行规划、科学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在哪里?刘德宝委员认为:“经济发展是基础,搞好规划是关键。”

  “为何一些村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柴草乱垛?原因就在于缺少规划。做新农村规划应当生活、生产统筹安排,既有利生产,又便利生活。像临汾乔里村,分为生活住宅区、公共福利设施区、办公区、农田区、村办企业区、林木绿化区等,切块合理,各得其所。农田区建成了田、林、路、渠四配套的丰产方,粮、经作物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村办企业建在村外公路一侧,便利运输,便利农民上工。”刘德宝认为这些应是规划最先考虑的内容。

  “在做规划时,还要贯彻节约原则,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据同济大学教授、建筑专家曹昌智讲,若采用新农房设计,太原往南的农村除三九天外,冬季可不生火取暖,太原往北的农村生火取暖时间可缩短一半。”注重细节的刘德宝向记者娓娓道来。

  “建议以市或县为单位,分别不同情况设计出多种村级规划,让村民结合自家特点挑选。如果全省5万多个村都搞自己的规划,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省政协农村委副主任吴潭龙(列席)提醒说。

  要维护规划作为全村“小宪法”的权威性,从制度上解决“村支书大还是规划大”和“规划赶不上变化”的问题

  “村干部说话顶规划”,个别有规划的也是村干部改选一次换一次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作为村级规划,没有多少人把它放在眼中,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刘德宝委员认为:“规划通过后,就应成为全村的‘小宪法’,不能随便弃之不用;也不能任意更改;需要编修要按程序进行。要从程序上、制度上解决‘村支书大,还是规划大’的问题,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支委、村委换届不换规划,开展接力赛,建设新农村。”

  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特别要防止那种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的做法,坚决反对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顾及每个村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宜低则低,宜高则高。抓好试点示范,取得经验后扎实推进。”吴潭龙建议。

  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纳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统筹安排,并加快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实行了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村运动”,避免了城乡差距的拉大,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达到1∶0.94,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但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而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

  张健说:“建设新农村,一是要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改变过去经济腿长,社会事业腿短的现象,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三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另外,还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皇粮国税’全部免除后,还得抓紧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乡镇职能,理顺乡镇管理体制;科学设置乡镇机构,提高乡镇政府的效能和办事效率;推进乡镇事业机构改革,增强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效能;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延伸;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乡镇干部的执政能力,使乡镇管理体制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人大代表、中阳县委书记成星明如是说。

  中央已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在三晋大地蓬勃兴起。

  本报记者米厚民(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