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爱上林志玲--灰暗时代台湾人的美好回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09:30 中国新闻网
爱上林志玲--灰暗时代台湾人的美好回忆(组图)

台湾名模林志玲(资料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爱上林志玲--灰暗时代台湾人的美好回忆(组图)

台湾名模林志玲(资料图)


爱上林志玲--灰暗时代台湾人的美好回忆(组图)

台湾名模林志玲(资料图)


爱上林志玲--灰暗时代台湾人的美好回忆(组图)

台湾名模林志玲(资料图)


  中新网1月10日电香港《凤凰周刊》总第205期将台湾名模林志玲列入该刊“2005年度两岸三地十大风云人物”,并配发解说词称,林志玲几乎是一夕成名的。在成名之前,她已在模特圈工作8年,没有名气,年届30岁,但是一桩与企业名人的绯闻疑云,让她忽然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到2005年末,在台湾,林志玲的支持率似乎比谁都高,高到有人提议她参选“总统”,保证族群融和。

  该刊亦撰文指,真正让林志玲大红大紫的,是她的风格以及一个正在渴求这种风格的社会。政坛纷扰、浊气冲天的时刻,林志玲因为她的“清爽与无争”而走红。在后工业社会,谁都不会是永远的成功者,需要一种白天看不到的抚慰者,林志玲让现代人感受到“无尽之爱”带来的温暖。

  “你长大后要做什么?”妈妈问小女孩。

  “我要变成林志玲。”小女孩快乐地回答,顺便摆了一个走秀的姿势。

  这是2005年末的台北。

  小女孩其实有非常多的选项:她可以选择做侯佩岑,从甜美女主播到跃上“金马奖”颁奖舞台高歌热舞,还和周杰伦谈了恋爱;她可以选择做陈文茜,近10年来,台湾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女人似她,跨知识、智能与娇媚,文学、政治与娱乐,一炉共冶;她可以选择小S,不避俚俗,勇敢展现自己的无知、俏丽与认真,大声宣称这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找一个好男人结婚,做一个小妻子;她也可以选择做陶晶莹,台湾第一个不靠美丽出头的一线女主持人,陶子在与王文华共同主持“桃色蛋白质”的短暂期间,攻势凌厉,斯坦福大学MBA毕业的王文华完全无法招架……

  但这是2005年末,除了“台北101”,林志玲的能见度和支持率似乎比谁都高,高到有人提议她参选“总统”,保证族群融和。大家都爱林志玲,至少没有人说讨厌她。台北市政府举办的“爱上 100%台北”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总得票数的前10大排行榜上,目前暂居领先的是世界第一高的建筑物——101层的“台北101”,林志玲紧随其后。

  从2004年暴红到2005年,眼下2006年就来报到,虽然媒体不断热炒“林志玲是怎么红起来的?”“林志玲还能红多久?”“谁是林志玲接班人”之类的话题,林志玲还因为拍广告坠马受伤休养了3个月,但林志玲新闻不断,当受伤的她从大连搭医疗专机返台,全台观众被迫收看全程转播,全岛关心。

  《数字时代》杂志总编辑詹伟雄因此称之为一个“现象”:“林志玲现象”。它所搅动的场域已经不只是媒体,“甚至动员到经济、社会、政治、性别、外交、网络……”林志玲和韩国男星裴勇俊一样,都成为一种“现象”,套一句陈文茜的名言:“一个人的出轨叫犯罪,一千个人的出轨只叫现象。”韩国输出裴勇俊,亚洲女人集体爱上他,她们爱上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完美男人,这个男人全然对照了现实中男人的粗鲁、无礼、肮脏、薄情寡义……而林志玲,我们从她的容颜、身体、风格,又汲取了什么?为什么她轻而易举就取代了萧蔷,成为新一代的“女神”?

  “林志玲是仙女”

  林志玲几乎是一夕成名的。在成名之前,她已经在模特圈工作8年,没有名气,忽忽30岁,似乎也错过了成名的年龄,但是一桩与企业名人林百里的绯闻疑云,让她忽然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继而打开知名度。

  “上天莫名奇妙给了我知名度,我却只有一个大问号!”这是林志玲接受《三十杂志》访问时,对媒体说的第一句话。

  林志玲的“莫名奇妙说”其实是暧昧的、闪躲的,她美丽、高挑(1.74米)、敬业,具备了演艺人员生存的基础条件,只是这些都还不是大红大紫的保证,真正让林志玲大红大紫的,应该是她的风格,以及一个正在渴求这种风格的社会。

  从小红到大紫,“林志玲风格”迅速通过了所有的考验。一开始受众只是惊艳于她倾向于可爱的美丽,植入记忆;接着,透过报道,我们更进一步获悉林志玲的家世和学历——她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拥有美术史和经济学双学位。必须注意的是,这个“了解过程”是不可逆的,先是对“林志玲”产生好感,再“无意间获知”她的学历,她的

留学背景。

  “台湾美女很多,林志玲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喝过洋墨水,与国际接轨,符合全球化的趋势”,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孙中兴说。(摘自香港凤凰周刊;作者:苏惠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