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他们的童年在乞讨中度过 探访乞丐的生活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0:55 龙虎网

  【龙虎网讯】春节前后,南京城内各个人流密集区,总有一些妇女或跪着、或不知疲倦地拦住每一个路人乞讨钱物。怀中的孩子,成了她们乞讨的惟一道具。经过一周的艰难探访,记者了解到,以此手法乞讨的人群多聚集在黄家圩地区。乞丐家庭多结伴来宁,他们之间通过“帮传教”形成了固定且雷同的乞讨模式———“老公在家,老婆孩子出去乞讨”。近日,记者走入黄家圩,探访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那些以乞讨为生的孩子们逝去的童年。

  母子一天的乞丐生活

  1月10日早晨8时许,十几名穿着单薄的妇女或抱着孩子、或牵着孩子从黄家圩的出租屋里出来,开始他们一天的乞讨生活。

  来自甘肃高台的江琴夹着蛇皮袋,搓了搓双手,哈了一口气,然后蹲下来,将身边一个四五岁小孩的帽子往下拉了拉,好让它遮住孩子的耳朵,随后她将孩子抱了起来,跟着几十个人的队伍走出黄家圩。

  江琴沿着迎湖饭店一直走到中央门北站,她将怀里的孩子放下来,把那个袋子铺在地上,自己跪了上去,把一个小搪瓷碗放在面前。“除非是一直讨不到钱或有人来赶,否则我会在那里跪上半天,如果别人施舍得多,我会跪上一天,中午就在附近的路边摊买3块钱的盒饭。”江琴说。

  母子俩这次运气不太好,跪了一上午只讨到几块钱。吃过午饭,他们又跪到了那里。一对情侣走到公交站台等车,江琴让孩子上前,抱着那对情侣的腿,那对情侣避让了几下没躲开,只得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给了小孩。江琴说他们一般挑情侣或者长相和善的人上前乞讨,这些人往往会给钱,即使不给钱,也不会有什么麻烦。当然,这个判断有时也不准。当天下午2时许,一个打扮时髦的年轻女子经过这里,小孩又上前抱着其大腿乞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那名年轻女子尖叫起来,掰开孩子的手,将他一把推倒在地。

  晚上9时许,乞丐们陆续回来,如果一天没讨到钱的话,回来得更晚。一般孩子特别小,需要抱在怀里的能讨多一点。他们晚饭的主食是面条,菜大多是从菜场捡来的白菜帮子。有时候,在家里闲着的丈夫也会到菜市场买点肉。

  “找不到活只能讨钱”

  解军刚,甘肃神都人,来宁半年。1月9日傍晚,他和工友在黄家圩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两斤青菜和一条鱼。“今天破例改善伙食。”解说。去年8月他拖着老婆孩子扒货车来到南京,迄今为止,解军刚没赚到一分钱,可是日常花销却不少,房租加水电费每月250元,伙食费每月200元。这些钱从哪里来?“老婆孩子呗。”解脱口答道。

  解军刚的老家靠天吃饭,前两年的几场冰雹让他彻底泄了气,麦子刚出穗就被打死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解萌生了“走出去”的想法。他体会过哈尔滨的寒冷彻骨,也曾在武汉的烈日下蹬车送水。挂念着家里的老婆孩子,这次解把他们也带了出来。解军刚说刚开始他并没打算让老婆孩子去讨钱,但一直没找到工作,“总不能被饿死吧。”解说,在老乡的怂恿下,他一狠心将母子俩推到了大街上,每月能讨到六七百块钱。

  解全家住在黄家圩一处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内,记者来访当天他老婆卧病在家,没出去乞讨,孩子也乐得在床上看着屏幕只有巴掌大小的黑白电视。为了给老婆补补身子,解军刚破例买了条鱼。“被子是房东的,电视也是房东的。”解说。从始至终,解军刚年仅8岁的孩子眼睛没有一刻离开过电视。

  看着孩子被踢干着急

  1月8日中午12点半,中央门长途汽车站。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死死拽住一名刚刚出站的旅客,被对方拖出了十几米,女孩仍不肯放手,她干脆趴在地上,抱住旅客双腿,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瓷缸。

  “烦不烦人哪!”那名旅客被缠得满面通红,从兜里翻出5块钱扔到地上。女孩很“爽快”地爬了起来,捡起钱欢快地跑到了一名妇女身边,这个妇女跪在地上,身前摆放着一个破碗,里面一分钱也没有,她说自己是女孩的妈妈。

  “今天算是好的,没挨打还讨到了钱。”妇女说。妇女自称姓吴,去年夏天和丈夫从四川来到南京,也住在黄家圩一处出租房内,她说那里住着许多和她一样的人。“年前讨不到钱,年后没法回家。”吴说,最近这段时间,为了多讨些钱,孩子遭了罪,以往每到晚上7点她就会带孩子回去,但最近钱难讨,经常会挨到晚上九十点钟。

  吴说,有次碗里只有两三块钱,还被一个小伙子抢走了,女儿大哭着跟在后面追,却没有人上去帮忙。最令吴不忍的是,半月前女儿紧紧跟着一个中年男人讨钱,结果对方一脚踢到了女儿肚子上,吴只能看着干着急。女儿当即趴在地上,把早饭都吐了出来。吴说,那一次女儿在床上躺了三天。

  没想过对孩子的影响

  今年37岁的老周来自甘肃岷县,他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第一次出来乞讨。“家里种了4亩小麦,马上要割了,天上下冰雹,把小麦全砸死了。去年一点麦子都没打到,实在活不下去了,要是有饭吃,谁会带孩子出来要饭呐。你看我身上,衣服是别人给的,鞋子是捡来的,底都断掉了。”老周说。

  据老周介绍,刚来南京的时候,他带着老婆孩子捡破烂,后来看到火车站那边小孩乞讨来钱快,也让老婆孩子加入乞讨队伍之中。他还记得第一天让孩子乞讨的情形,孩子不肯跪下抱别人的腿,后来他让两个孩子在火车站广场站了一上午,学习乞讨“经验”。

  老周说家里还有一个老爷爷和一个兄弟,兄弟35岁了,因为穷还没讨到媳妇。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8岁,今年上一年级,小的6岁,将来孩子不能不识字,出来要饭也没敢耽误孩子上学。“我们是等大闺女放假才出来的,等她开学了,我们就回去。”当被问及这样的乞讨经历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时,老周说他没有考虑那么多,“我不懂那么多,好歹得先活下去。况且孩子长大后,哪会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啊。”

  外来乞丐聚居黄家圩

  行走于黄家圩的小巷内,两边或高或矮的房屋门前随处可见“有房出租”的字样,出租房子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据了解,在此处租房的乞丐有三四十户,其中80%来自甘肃,当地居民形象地称之为“甘肃乞讨帮”,另外也有小部分来自四川、湖南等地。

  王才宝是黄家圩2号的片长,他在黄家圩2-14号经营一间小理发店,对租住在这里的乞丐们他没什么好印象。“他们随地大小便,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他指着门口一棵大树下的湿斑说:“你看这里,一直潮湿着,干不过来。每天夜里,大人小孩都在树下撒尿,一大早开门,臊死了。”

  今年78岁的卢大爷则称:“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偷不抢,比那些小偷好多了。不是穷得过不下去,谁都不会出来要饭,特别是带着孩子出来,小孩那么小就出来乞讨,谁忍心啊。”记者姚君祥陈建峰

  专家说法

  孩子不是“赚钱工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储兆瑞教授认为,利用孩子博取同情来乞讨,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其中不排除存在欺骗性质。出现这种现状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贫富差距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文化技能水平以及意识观念所决定的。尤其是当公众了解到乞丐已经脱离了当初的“混个温饱”的概念,更有甚者是以营利为目的之后,市民对乞丐的态度已经由当初的“同情”转变为“厌恶”。所有的乞讨手法使尽之后,孩子成了博取同情的最有利的工具。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对于乞丐不仅仅要进行救助方面的“输血”工程,还需要“造血”,比如对他们进一步教育,教他们一技之长等。老太可以在寒风凛冽的夜里卖晚报,下岗女工织补赚了一栋楼房,八旬老人卖茶叶蛋补贴孙子,这些例子都可以证明,观念的转变才是最重要的。“不靠辛勤劳动,而靠弄虚作假乞讨赚钱势必对下一代产生不良的影响。”储教授言语中忧心忡忡,这样的后果就是恶性循环,穷人越来越穷。

  南京都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周正猷教授则称,孩子成为乞讨的工具或者乞讨的直接参与者,对于孩子的未来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只要孩子已经懂事,那么乞讨的这段生活就永远难以抹杀。一方面,孩子长大之后,意识到乞讨是非常丑陋的事情,必然会对父母产生憎恨感,亲子关系将会恶化;另一方面,孩子的乞讨生活必然面临人情冷暖,会遭遇各式各样的角色和态度,鄙视的目光对孩子是种不良刺激,将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比如自卑、厌世、甚至憎恨社会。不排除有些孩子“知耻而后勇”,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不劳而获”的经历将使他们形成惰性。

  记者手记

  帮这些孩子找回自尊

  童年,原本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而这些生活在黄家圩的孩子却在大街上以乞讨的方式度过童年。

  记者初中时的校长,童年的时候没了父亲,母亲带着他出门乞讨度日。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他母亲只能带着他在附近几个乡村转。他回忆起当年的这段经历时,总是说,这是段耻辱的回忆。幸亏当时附近的乡亲都认识他们,知道他悲惨的身世,所以没有拿冷眼看他,经常送些衣物给他们,夜里没地方睡,也会把他拉到家里睡,这才使他没有走向歪路,后来自学考上大学。

  现在我们身边也有了这样乞讨的孩子,由于生活所迫,他们放弃了自尊,但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用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找回失去的自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