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贫困生奖学金 老师“宰”一半?事发重庆大学,关于是自愿还是变相强迫引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4:01 时代商报

  时代商报讯 据工人日报报道,贫困大学生获得一笔数额不菲的奖学金,本是一件好事。可在重庆大学,由于一条不成文的捐款规定,一名贫困生在获得8000元奖学金后,反倒欠下2000元“债务”。

  获8000元奖学金捐了一半

  

  2005年12月23日晚上,重庆大学的论坛上,出现一个帖子:你敢要这8000元吗?帖子称,该校一名贫困生获得8000元奖学金后,不仅一分没拿到,反倒欠下2000元“债”。

  “事件”的主角——贫困大学生孙云是河南开封人,因家庭贫困,孙云此前申请了6000元助学贷款。12月初,孙云得知自己获得一等奖学金8000元。

  面对这笔钱款,孙云首先想到把6000元助学贷款还了。但她同时想到学校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获得大额奖学金的,都要捐出一部分……曾有女生以前得过8000元奖学金后捐了4000元。

  于是,在得奖3天后,孙云也向老师表示“捐款4000元”。面对记者,孙云承认自己做决定时“比较难过,毕竟拿这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然而,孙云到银行取钱时发现:打到账上的8000元,已被银行直接划走6000元,用于偿还助学贷款。回到学校,为履行4000元捐款的承诺,她把2000元全交出,还欠了2000元。欠下的2000元钱,因为孙云这学期还得了丙等综合奖学金,每月100元。据说是负责征收管理助学金捐款的学生干部决定,每月用这笔钱抵扣,并一次性扣了300元。

  自愿还是变相强迫?

  

  此后,一获悉内情的同学站了出来,在学校网站BBS上发帖《这8000元你敢要吗?》,他认为如此“捐赠”,让自愿成变相强迫,使奖学金变了味。随后,近千名学生跟帖争论此事。孙云所在年级的辅导员陈老师表示,已捐出的2000元,孙云可以重新表态,捐不捐均可,已扣的300元综合奖学金悉数退还。

  之后,陈老师在BBS上发帖及后来给记者的解释,有两个版本。

  陈老师在BBS上发帖解释:要求获奖同学捐款,是他任辅导员的某系2003级规定,未向学院和学工部请示。具体标准是:国家奖学金捐3/4现金,企业奖学金捐1/2。

  而面对记者,陈老师的说法是:学生捐赠全凭自愿,学院和年级没任何规定要求大家捐多少。至于“得了大奖须捐一半”说法,可能是自己对原来捐款的同学提出过表扬,从而在同学脑海中形成“惯性思维”。

  “学校没有强制要求”

  

  记者随后见到孙云所在学院的几位领导,他们均表示,对所谓该系2003级有过这样的规定不知情:“学校和学院都没对奖学金用途制定任何规定,更不会强制要求捐赠。”

  12月31日下午,两名曾获得8000元奖学金的女同学表示,她们想捐出一半奖学金的目的,就是设立一个专项基金。

  对于在网上学生提出的“学生获大额奖学金必须捐一半”的不成文规定,学院领导和老师则予以否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