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10万元假币”让人心惊肉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5:19 扬子晚报

  本报讯本想做假币生意赚钱,谁知被人“忽悠”!一件神秘的邮包今天上午寄至本报,打开包裹后,十捆“假币”赫然出现眼前,记者发现每捆除两头两张是“逼真”的假币外,中间尽是餐筷包装纸。

  今天上午,记者收到一件没有落款的神秘邮包,通过邮戳得知该邮件寄自金湖。小心拆开包裹得很严密的一层层外包装后,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包金湖特产莲心茶,然后是一
只被胶带包裹得像粽子样的鞋盒,打开鞋盒,记者惊奇地发现,其间整整齐齐地码着十捆面额为“50元的人民币”,每捆大约200张,计“10万元”。抽开其中已经开封的一捆“钱币”,记者发现除正反两面是很“逼真”的假币外,中间尽是包裹一次性筷子用的包装纸。从鞋盒里的一封来信记者得知,邮件人在当地开了一家门市,一个月前门市来了一位客人,声称是“玩假钱”的,并拿出数张假币,其逼真程度让他肉眼无法识别。他想起日前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一些仿真币,连专家都无法辨认的新闻,为此有些心动。看到他还有所顾忌,来客声称假币烧成的灰是黑色的,当场即点燃了一张,让他确认,并告诉他真币含棉多,烧成的灰是白色的。同时,还点拨他,假币一般都是同一号码。已经完全诚服的他,在安徽和南京等地和客人多次接触后,最终答应以2.6万元现金兑换“10万元”的条件成交。交货当日,对方借口安全原因,频繁更换地址,最后在中央门仓促“出货”。等他到家后拆开包装,完全傻了眼!

  这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先生在来信中,除表示深深地自责外,还对贩假币者“深恶痛绝”,并委托本报记者报案,言称自己在淮安当地“不方便”,因为“那些人在本地有很多的客户”,并寄上当地特产以示感谢。随即,记者与华侨路派出所的民警取得了联系。目前公安部门正在查处此案。(王国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