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起车祸导致一个家庭人亡家破,而责任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松北法院执行局首次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悬赏举报“老赖”解决执行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1:07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周雪莉金镒

  1月8日,本报刊登的一则由哈尔滨市松北人民法院执行局发布的悬赏举报公告引起读者注意:“被执行人魏桂花,女,汉族,1973年11月6日出生,户籍所在地: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太平村前太平屯3号。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现下落不明。对提供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的,申请执行人给予现金奖励。”

  祸起交通肇事

  据了解,这是松北法院执行局首次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

  据松北法院执行局的安局长介绍,引发这起公告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年前的一起十分简单的交通肇事案。2005年1月11日,家住双城市五家镇的张某驾驶东风自卸货车行驶至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地段时,突然窜出一辆货车,让张某措手不及,“轰”的一声,两车相撞。一场悲剧酿成了,张某当场死亡,违章肇事司机被判入狱。张某的突然去世让张家断了经济来源,亲友提醒他们可以向车主魏桂花索要赔偿。

  自出事之日起,魏桂花就“蒸发”了,一直由魏桂花的姐姐魏桂英全权处理相关事宜。2005年7月,张某的妻子、儿子和父母将魏桂花告上法庭。经松北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魏桂花于调解书生效起15日内付给张家人民币1.5万元,2006年2月末前付给张家人民币7万元。拿着这样的判决,张某的家人松了一口气,谁料此时魏桂英称,她早已与魏桂花失去联系,她不知道魏桂花现在的住处,无法付赔偿款。

  大海捞针寻“老赖”

  找不到魏桂花,得不到赔偿,一时间张家的生活难以维持,张某妻子因拿不出租房子钱和儿子搬回了娘家;张某的父母为了给儿子办后事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连买种子、修房子的钱都花光了,老两口住着四壁漏风的房子,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半年来,松北法院执行局的执行人员和张家人一直在寻找魏桂花。张的妻子打听到魏桂花曾在顾乡大街的一栋居民楼内租过房子,她几天几夜不回家守株待兔。一天中午,见魏桂花露面了,她马上给执行员打电话,执行员迅速驱车赶往。可是,那房子里只有一个男孩,自称是魏的外甥,他说,魏桂花已经不住在这。房主也称,魏桂花只在那里住了一年就走了。希望又一次落空了,执行员空手而归。

  每次看到张某的老父亲拖着羸弱的身躯,气喘吁吁地从双城赶来找魏桂花,安局长的心就痛一次。他最恨这些“老赖”们,他们不顾被害人家属身心痛苦,逃避责任。他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魏桂花。后来,安局长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找到魏桂花的联系人,但对方都称不知道魏桂花的去向。

  魏桂花的老家住在万宝镇太平村,尽管听说魏桂花很少回家,安局长不放弃一丝希望,他利用休息时间赶往太平村,但村支书告诉他,魏桂花已经十年没来这儿了。

  发公告请市民举报“老赖”

  张某家老父亲病了,妻子哭坏了眼睛,儿子面临辍学,他们生活的盼头就是找到魏桂花,拿到赔偿金。但是所有线索都断了,安局长想到了发布悬赏公告,希望热心市民提供线索,尽快找到魏桂花,为这一家子讨个公道。

  据安局长介绍,他们经常遇到这样的“老赖”,找人成了执行局的家常便饭。有些执行案件可以通过网上公布和资产查封的方式解决,但是对类似魏桂花这样的“老赖”,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他们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固定住处,一旦“消失”,执行局找他们如大海捞针。

  安局长说,松北是哈尔滨市第二大区,人口大部分是农民,靠种地为生,他们的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这加大了执行工作的难度。有时候,执行官为了找“老赖”,只能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找人,最远的路程达90公里。

  他们希望有关当事人增强法律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要知道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也是违法行为。同时希望广大市民积极举报“老赖”,让他们无处藏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