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把“根”留住——“两会”代表委员畅谈自主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4:50 山西日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仓颉造字到四大发明直至神六飞天,自主创新始终激荡在中华五千年大地,徘徊在三晋物华天宝之川。但改革开放以来,在群雄逐鹿的创新舞台上,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进入了低谷,处于了劣势,特别是多年省综合实力排名的持续后退,使我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生产技术缺乏自主创新,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增长;企业没有自主创新,产品就鲜有市场竞争力。今年“两会”上,自主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了“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会场内外、茶余饭后都在热议着自主创
新。许多代表委员说,没有科技进步,缺乏自主创新,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失去了根本支撑,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尽快把“根”留住,是我省未来坚持科学发展的正确抉择。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战场,支柱产业是自主创新突破口

  山西师大生物研究所所长、教授阎桂琴代表:自主创新的力量有企业科研和科研院校两支,其中企业是主体,企业或单独进行自主创造,以市场为主体,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像宝钢等许多大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或者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姻,企业提供经费,院校出人,攻关企业技术难题,成果归属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转化为生产运用的速度,这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捷径。

  来自企业的段学良委员: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和管理是支撑发展的轮子,创新好比推动这两个轮子前进的核心动力。企业要利用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进行创新,找准自身定位,确立品牌和战略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持续不断创新。

  曲沃县副县长张夙兰代表:我省未来要依靠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材料工业等支柱产业上进行创新,掌握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加工转化方面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其次,在农业方面也要进行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当然,自主创新除原创性外,还要引进技术,但引进必须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以提高技术实力。

  多方举措破解制约自主创新的瓶颈,营造自主创新文化氛围

  来自吕梁的刘本旺代表:自主创新是个系统性工程,既有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更要有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文化氛围不能一朝一夕形成。目前,我省在自主创新投入、人才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要进行改革。经费投入方面,除财政投入外,要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政策、创新融退资渠道,金融创业板、类似韩国政府采购制度、专利保护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投资进行技术创新,这占创新投入的大头。人才方面既要引进使用外来人才,也要培养使用本地人才,激发出一切人才创新的活力。同时也要畅通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渠道。

  阎桂琴代表:2005年省财政拿出3000多万元扶持重点学科,鼓励自主创新,但这远远不够。浙江某酒厂自己投资,聘请高校一博士后搞研发,提高了酒精回收率,收到了事半功倍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关原成委员:自主创新要有科学激励机制,包括政策激励、物质激励、职责激励、精神激励、感情激励、环境激励等,要激活全社会各行各业人才的创造力。

  张夙兰代表:培养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也很重要,除各种政策措施和激励外,要加强基础教育,结合山西支柱产业发展,改革高等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等。

  自主创新失败总是难免,以宽容心态对待自主创新失败

  刘本旺代表:自主创新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失败比例可能会占多数,但社会、投资方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也失败了无数次,但多次创新失败后,有了量的积累,必定会发生创新质的飞跃。

  阎桂琴代表:自主创新的失败不能算是常规意义上的失败,自主创新失败也算成功,因为科研道路上,每研究一项工作,对后人来说都可以借鉴,前人失败一次,对后来人说就是进步一次。失败是成功之母,自主创新的失败也意味着进步,意味着后人可以少走弯路。

  本报记者赵向南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