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春运首日 火车喊挤长客挺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7:00 辽沈晚报

  列车飞快,快不过似箭的归心。昨天是2006年春运的第一天,铁路部门迎来了学生客流的最高峰,沈阳站和沈阳北站上车的旅客近10万人,其中学生客流4万多人。

  记者从沈阳长途客运南站了解到,当天的客流并没有出现高峰,但还是有平稳上升的势头。候车大厅购票窗口前没有出现长龙,检票上车、发车的秩序井然。

  与此相反,沈阳长途客运北站所有候车室的座位全被塞得满满当当的。

  北站客运站的值班站长介绍,从1月10日开始,客流就明显地增加,主要以学生居多,每日的发送量在7000人左右。前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困难,大约有一半的客车停运,一些当天滞留的旅客只能赶1月14日的车回家,这也给春运第一天的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

  记者体验一

  朝阳打工者回家娶媳妇差点没挤上火车

  

  “差点没挤上车!”昨天在沈阳北站坐4208次列车的张玉伟,右手紧紧拉着刚刚登记的妻子,左手托住肩上的一个大包,经过努力,他们最后还是上了车。

  “回老家——过年、娶媳妇!”这是张玉伟憧憬已久的幸福计划,可要是赶不上这趟车,那一切计划都要乱了。

  车厢里已经挤满了乘客。锦州客运段的贺俊英列车长说:“春运第一天,人多啦!额定118人的普通车厢,超员80%。”因为回家的人太多,行李架的空间已经不够用了,许多行李放在了过道上。

  9时40分,4208次列车丝毫没有开行的意思。每当列车员经过,张玉伟都要站起来问:“咋地了?还不开车呢?”当知道列车要晚点时,小伙子更加不安了。父亲看出了他的心事:“没事儿,晚上到家要是没车了,就打车回家。”

  足足晚点55分钟,列车终于开动了。张玉伟掏出橘子,剥开一半递给母亲,另一半喂给妻子。“妈,以后你和我爸老了,就别再种地了,跟我们到沈阳来享福吧。”说这话以前,张玉伟已经征得了妻子的同意。老人乐着,品着嘴里橘子的甜味。

  张玉伟在沈阳一家铝合金加工厂打工,他和妻子已经在沈阳贷款买了房子。两个人盘算着后年开一个铝合金加工点,自己当老板。

  1月20日,张玉伟将和妻子在朝阳的大庙村举办婚礼。和春运忙着赶着回家的人一样,张玉伟一家人的幸福同样刚刚开始。

  记者体验二

  女大学生坐大客车回营口全程挺顺利

  

  昨日9时20分,沈阳长途客运南站候车室。离沈阳开往营口的辽A22367次班车的开车时间还有10分钟,大四女生罗琳就是在这个时候背着一个小包跑了进来。

  “9点半到营口的车票还有没?”罗琳到售票窗口气喘吁吁地问。

  售票员肯定的回答让她很高兴,当攥着车票朝检票口走去的时候,罗琳脸上带着微笑。罗琳上了车以后发现,车上的人并不多,甚至发车时后面还有空位。

  罗琳是沈阳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罗琳今年赶上春运回家的心情比较复杂,因为马上就要毕业了,“今年是我学生时代最后一次赶春运。”

  罗琳本想提前预订回营口的车票,却被告知车票不提前预订。

  罗琳告诉记者,她自己赶春运的经验是,能坐长途客车不坐火车,“因为这趟回营口的客车发车准点,而且不超员,中途不停车,一口气到家。”在客车要出沈阳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其实和我们班其他路远的同学比,我过年回家坐车其实挺轻松的。”

  昨天下午2时,罗琳已经站在营口家里的客厅里了,爸爸妈妈看着眼前身材高挑的女儿,笑着,连眼角的皱纹里都是笑意。

  首席记者 孙泽锋 靳室绂 主任记者李文慧 记者 孙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