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笔画出空心春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9:26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韦晔

  【金陵晚报报道】写过黑板报的读者可能都写过空心字,可南京有位“胡一笔”,几百个空心字就只用一笔轻松写完。

  一张3开白纸,一支记号笔,线条在纸上延展,一行字的半边儿就有了形状,“胡一
笔”一边写,围观者一边辨认——

  哦,这是“鼓”字的半边。……这是木字旁吗?写到这时他笔下的线条开始向上“包围”,“哦,原来是‘楼’啊。”

  就这样,至落笔处收笔,“中外称名鼓,古今数一楼”,这副读者谷万祥创作的春联跃然纸上,没有一处中断。

  围观者忍不住叫绝。“还没完呢”,题款罢,胡一笔又取出自己刻制的印章,在白纸黑字上留下“胡一笔”三个篆体字。他向旁人介绍说,这“一笔连体空心书法”已经练了三四十年了,《新华字典》上每个字都练过无数遍,各种字体烂熟于心。

  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胡一笔又一笔写下“鼓楼征春联”。

  “咋像画画儿一样。”有人不解。这“胡一笔”名叫胡睦群,昨日专程来到金陵晚报社为“鼓楼征春联”活动助兴。

  三伏天麻袋里练字

  今年58岁的胡一笔打小就喜欢书法。

  当年做工会工作时,出黑板报经常遇到写空心字的问题,先要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然后再用笔勾勒出来,挺麻烦,后来他突发奇想,能不能直接写出空心字呢?

  加之自己的书法基础很好,但始终与得奖无缘,因而也一直渴望在书法上另辟蹊径,于是他开始了这方面的摸索。

  “当时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很多字都练习过上百次、上千次,练成后再考虑如何将字与字连起来,字与字之间的组合都要考虑到,特别是空间感要强,还要表现出书法的力度、笔锋。”老胡说。

  “几十年前我还住在板仓街的棚户区,那时生活条件很差。三伏天没有电风扇,屋里蚊子又多,要练字怎么办呢。我就找来麻袋把腿套住,用裤带一扎,又防蚊子又通风。”老胡说,这方法一直用到搬家前。

  为了这个爱好,老胡从来不打牌。一下班就一个人在纸上“画画”。

  “没有书法功底是写不好空心字的,行书空心字写起来最快,看起来很容易,很多人模仿两笔就写不下去了。”

  有意思的是,老胡被硬笔书法协会吸收为会员,写出来的却是“毛笔字”。

  空心书法换眼镜

  老胡的空心书法独树一帜,电台、电视台常邀他参加各种活动。

  几年前老胡就小有名气了。“第二天就要演出,我的包却被偷了,眼镜、现金、还有一些证件。”这可急坏了老胡,在眼镜店,他一边验光一边和营业员说起了遭遇。

  没想到,眼镜店对他的字很感兴趣,当场取下墙上的挂历让他在背面题字,老胡兴致很高,一口气写了12张,楼下钟表店的老板也拿来挂历请他题字。围观者越来越多,字也越写越顺畅。

  两副眼镜配好了,老板分文未收。

  “胡一笔”曾是“胡艺笔”

  1994年秋,上海大世界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南京,老胡现场表演,在书法家和公证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他一笔落纸后便笔不离纸,将毛泽东的一篇经典文章《为人民服务》写了两遍,创下了一项新的纪录。

  知道老胡手艺的人越来越多了。

  起初,胡睦群的笔名是“胡艺笔”。为什么改名呢?老胡说,武侠片《雪山飞狐》播出后在社会上反响不小,片子里有个角色名叫“胡一刀”。“为什么我就不能叫‘一笔’呢?”就这样,老胡改了名。

  “有两层含义啊,在古汉语中,‘一’最小,也是最大,这‘一’蕴含着人生哲理;另外,‘一’又是一笔头写完。”

  在邻居们看来,老胡的手艺对得起“一笔”。

  别看老胡表演时挺风光,平时练的时候一笔头下去就是几千字。说起来真有意思,写上一两个小时,累了,就停下笔;休息好了,接着写。

  表演时,从上往下写半边字,再从下往上写半边字“对接”上,可谓笔不离纸。

  老胡说,“今天回家还得练,停下来手会生的。”

  春节近了,老胡的表演不断,采访常被电话打断,老胡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就有商业活动请他助阵,婚庆司仪也会邀请他在婚礼上露一手,“画”出“百年好合”这样的祝福。

  (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