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民生调查—我期待的2006”系列报道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9:44 河北日报

  贫困大学生:新年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民生纪实]

  校园中的自立身影

  找到张胜超时,他正在河北科技大学一座教学楼里打扫楼道。看到我们,他放下手中的笤帚和簸箕,大大方方地打了个招呼。这份工作是学校为贫困学生安排的勤工俭学岗位之一,80元的工资加上90元的贫困生补助,张胜超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有了着落。

  1月9日,冬日午后的阳光照在张胜超年轻的脸上,在河北科技大学整洁宁静的校园里,我们边走边聊。张胜超的家在石家庄市方北村,一个典型的“都市里的村庄”,爸爸帮人看工地,妈妈做保洁,勉强维持生活。2002年,张胜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每年几千元的学杂费,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为了供我上学,爸爸妈妈已经好几年没有添置新衣服了,生活上省到不能再省。”提起双亲,张胜超的眼睛湿润了。

  临近期末考试,紧张的学习气氛从每一扇窗口溢出,张胜超把我们的采访当成了学习之余的一次调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过去这一年里,我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真正地接触社会。”张胜超这样总结自己的2005年。作为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张胜超和几名同学一起帮助老师研制

纯净水专用消毒剂。“一项技术如果不能被市场接受,就只能烂在实验室里。”产品的“出路”问题让师生几个伤透了脑筋。为了给自己的产品找到“婆家”,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张胜超利用暑假当起了“推销员”。

  

石家庄的纯净水生产厂家大多设在二环路以外,张胜超骑上自行车,带上消毒剂样品,一个厂一个厂地跑,介绍产品,简易实验,讨价还价。一次,从一个厂家“碰壁”后出来,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冷雨没遮没拦地淋在身上,空旷的二环路上仿佛只剩下他自己。那一刻,他第一次体味到了什么叫“无助”,张胜超说:“那时候,觉得世界上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不管它有多小,多贫寒。”

  逆境只是新起点

  经过一个酷暑的“考验”,小张已经和几家纯净水生产厂家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驮上十几公斤消毒剂,骑自行车“送货上门”,这时的感觉,和采摘果实的农民一样幸福。

  2005年岁末,张胜超为爸妈送上了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他找到工作了!签约单位是

化工行业一家颇具实力的知名企业。虽然这家企业地处小城市,又是民营企业,在某些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同学眼里,这份工作可能刚刚“及格”。可是张胜超认为,“专业对口,效益不错,有发展前途。”他经过一番考察,给它打了“99分”。

  “能帮助家庭走出困境,能够学以致用、积累工作经验,这是我最看重的两点。”心态平和、头脑冷静,在逆境中长大的张胜超,比同龄人更懂得“生存”两个字的分量,更能够坦然面对严峻的现实。本报记者 张艳红 本报实习生 李华■[新年心愿]

  张胜超(河北科技大学贫困生):和每一位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年轻人一样,我早已用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把2006年填得满满当当。但是梦想归梦想,最实际的还是到单位塌塌实实地工作,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个好基础,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爸爸妈妈松口气。

  许丽华(石家庄学院贫困生):非常羡慕那些从逆境中走过来的哥哥姐姐。我也想勤工俭学,希望学校和师哥师姐对新生多加指点,多加关照,在自强自立的道路上把我们扶上马、送一程。

  高占领(河北师范大学贫困生):"千金难买少年穷",家境赋予我们的坚强与毅力才是无尽的财富。只要我们自强不息,不自暴自弃,社会是不会抛弃我们的。我们应该坚强起来,在课余时间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回报父母与社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