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家事街事:老人出门身携两卡 可捐角膜可捐遗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5: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1987年,看到《羊城晚报》上的呼吁,写了一份申请;1997年,又与老战友们一起办了一个手续。从此以后———老人出门身携两卡可捐角膜可捐遗体

  本报记者胡军通讯员陈云飞

  每次出门,83岁的陈云英老人总会随身携带一个黑色手袋,里面除了钱包、老人优
待证外,还有两份令人意想不到的物件:遗体捐献卡和角膜捐献卡。“我年纪大了,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随身带着这两张卡,万一有什么闪失,别人就可以随时拨打卡上的电话通知医院……”说这话时,陈云英老人一脸的恬静与安详。

  看晚报挥笔写申请

  陈云英老人是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离休老干部。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她,11岁回到祖籍新会,14岁投身抗日洪流,15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半生的岁月都献给了革命和祖国建设事业。2002年,将近80岁的陈云英立下了一份840字的遗嘱,除了强调遗体捐献、离休补助金交作党费之事外,别无冗言。

  “我提出捐赠遗体和眼角膜还和《羊城晚报》有一段渊源呢。”昨天上午,老人在家中对记者讲起了18年前的故事。1987年6月的一个下午,仍沉浸在丧偶之痛中的陈云英老人在《羊城晚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卫生部门有关专家向社会发出捐献遗体的呼吁。当晚,老人挥笔写下了两份申请书,一份给省检察院,一份给省医,表示要在生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用于医学研究和人体器官移植。

  次日一早,陈云英老人不到上班时间就早早来到省医,省医的工作人员接到陈云英的申请书后惊讶不已:“这么快!我们还没来得及做准备呢。”

  1997年,她又与当年并肩抗战的老战友们一同办理了身后捐献眼角膜的手续———从此,这两张证件就一直被她带在身上。这位耄耋老人此举的理由很充分:“人的生命结束后,遗体保持新鲜的时间很短,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被耽搁,我就没有办法达成自己的愿望了。”

  有能力就帮困难户

  “很多和我年纪差不多的老人都对我这种做法表示敬佩,但也有人说‘自己就是做不到’。”老人语带自豪却也有遗憾,“人们的观念还是有些不开通,总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死后也要保留完整。其实,火化了也就什么都没了,把还有用的器官捐出来,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呢。”

  在陈云英老人的遗嘱篇末,记者还发现一小段“补充遗嘱”:“我辞世后,如果余款超过两万元以上,请首先考虑给和平县热水镇中兴村委会石角村罗显中寄去两万元……”据老人介绍,这个罗显中是一名复员军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下半身残疾,他的弟弟又英年早逝,弟媳和罗妻先后离家而去,留下正面临失学的一对侄儿和罗显中自己的两个女孩……

  近乎绝望的罗显中写信求助于陈云英老人,很快,他就收到了老人的回音。从1998年开始,陈云英每年都给罗家寄钱解困,最多一次就汇了1.2万元。其间,她还两次奔波去到河源和平县乡下,看望罗显中一家。在老人的帮助下,罗显中得到了医治,罗家的孩子们也再次回到了学校。而就在记者上门采访之前数日,陈云英老人刚刚为罗显中寄去了今年的第一笔救助金7000元。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