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另类手机铃音惹人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10:10 河北日报

  本报讯(实习生郭芳记者叶娟娟)“啊……”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传出一声惨叫,正在讲课的省会某高校英语教师任老师着实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更让她恼火的是,伴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一个神秘的声音竟在课堂上幽幽地讲起了鬼故事。看着课堂下面红耳赤、慌忙摁手机的学生,任老师明白,又是另类手机铃音惹的“祸”。

  与任老师在同一教研室的陈老师在授课时也经常遇到另类的手机铃音扰乱课堂秩序
的事。让她感觉更离谱的是,有一名学生竟将手机铃音设置为放屁声。

  近年来,随着下载“另类”手机铃音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喜欢用“另类”手机铃音来彰显自己的个性。笔者上网浏览了一下,在许多网站的铃音下载区,都设有“恐怖音效”、“另类声响”、“搞笑声响”等专区供人下载。让人忧心的是,撕心裂肺、挣扎惊叫、半夜颤音等各式各样的尖叫声和擤鼻涕、恶心呕吐、痛苦呻吟等在生活中不太受欢迎的音响竟都位居下载排行榜的前列。

  据了解,利用市场上出售的简易制作铃音软件,手机持有者还可自己制作手机铃音。如此,虽然人们的个性追求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满足,但也导致了更多不雅甚至“阴暗”的手机铃音出现。

  1月13日,笔者在省会街头随机采访了数位路人,他们对于公共场所出现的另类手机铃音基本上还能宽容接受,但对于那些令人感到恶心的“打嗝声”、“鬼叫”等另类手机铃音却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这绝对是一种精神污染。

  据有关专家介绍,一些过于出格的另类手机铃音,对青少年有不良心理倾向的暗示作用,不利其身心健康。[娟娟细语]“另类”也应有底线

  “另类铃声”、“另类贺卡”、“另类玩具”……在层出不穷的“另类”现象背后,是社会多元化趋势和宽容度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另类没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符合公众共同认可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

  在不违背这个底线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充分地挥洒我们的个性自由。但如果不顾别人的感受、权益,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化”,以致他人权益受损甚至对社会构成污染,那就属于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了。

  虽然在目前情况下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些另类行为并不现实,但青少年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仍需学校和社会的正确引导,让他们远离低俗的“另类”与个性。(本报记者叶娟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