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自信力”与“他信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3:47 哈尔滨日报

  邢彦

  搞好文化交流对于繁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的“自信力”,进而推动对外文化交往,增强民族的“他信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以及今年在我国开展的“中国·俄罗斯年”等活动既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的科学、有序,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是我们必须面对、无法
回避的重大问题。

  一、树立文化“自信力”和“他信力”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国亡可以复国,但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会很快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的文化,是强化民族认同,凝聚民族情感,维系民族生存,推进民族发展的无形纽带,并成为各国实施国际战略的重要工具。要立国就要先树立其文化之魂,这个魂就是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通过强化一个民族的统一向心力、道德影响力、社会协调力、国际影响力,发展其民族文化的内驱力量,从而树立起一个民族的“自信力”,也树立起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形象。这种文化上的“自信力”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可,是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依恋和从容的把握。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注重其民族能量的发挥,因为站在历练几千年时空的文化的冰山上,这种能量是不可限量的,其形成的文化内力对社会的推动力也是难以估量的。但这种“文化自信”不能等同于“文化自负”,在建立文化“自信力”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文化对其他民族产生的“他信力”。“他信力”是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说,任何一个成熟的民族和成熟的民众,都应对异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接纳程度有所评估。现在我们许多人都有“求洋求新”的消费盲从心理,认为“洋货优于国货”,“肯德基”、“家乐福”已不再是“洋货”和“洋服务”的概念,而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符号。其实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上,我们发出的不仅仅是一种货比三家的心理,而是一种信任的特殊信号,正是对异域所传播来的文化产生的“他信力”,这种“他信力”的传播对本民族扩大对外的影响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商界中流传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要想征服消费者,就得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这也是取得“他信力”的表现,而且意味着文化已开始从四面八方、从各个角度、从有形到无形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文化无国界,它因现象而存在,因合理的诠释而精彩。以往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造成各民族间的神秘和误解。我们在解读“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的过程中,认识了西方文化的异域风情;郑和下西洋又把中国的灿烂文明、博大胸襟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刮起的“韩流”、“中国风”无不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张扬着每个国家或每个民族文化“他信力”所产生的特有影响。因此,要架构起民族文化的“他信力”,就要在与异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增强沟通和理解,去粗存精,求得升华,使这一文化力量产生强大的生命力。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的笔记本PC业务并将总部移居美国纽约,也是在潜意识里寻求文化“他信力”的表现。纵观人类的文化历史,如果说一种文化的出现,是与某一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资源、人群等颇具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有关,那么一种文化的发展,则必须在不断地与外界文化进行接触与碰撞中,获得继续存在下去的活力与生机。

  二、渗透性、开放性、融合性是文化交流的关键要素

  文化本身是一种浸润性的软力量,柔而有力,沁透人心,它滋养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内在特质,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作为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国力,文化用面向公众的传播手段,如文艺作品、新闻媒体等文化载体,建立起饮食、建筑、礼仪、信仰等多方位、多层面的文化传播架构,处处发挥其特有的渗透性,对一个民族的觉悟、世界观、价值取向、政治方向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勾勒出一个民族的独特形象。北方的豪爽,江南的细腻,法国的浪漫,美国的现代,德国的勤奋,这不能不说是地域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由来已久的影响,于广漠之处浸润,历久弥新。由于文化同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道德情感、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因此,文化把自己的力量深深印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显示出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在特质,不置可否,这种渗透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更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但这种浸润应该是流动的文化而不是僵死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沉浸在一种固有的不流动的文化之中而希望自身得到发展。这种流动性的文化有着本身的规律,它体现在纵向的流动与横向的流动两方面。纵向是历史的传承,横向则是地域之间的辐射。日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形成于唐朝时期的文化东渐;苏东剧变也有着西方文化渗透的痕迹;佛教的东传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发展态势,深刻地影响了东方世界的文化分布和文化面貌;而中国文化也曾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形态辐射周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至今尚存的儒家文化圈,这不难看出文化于无声之中对我们生活、经济乃至政治的影响。

  文化的开放有如一个循环系统,有吸入就有呼出,有接纳就有输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愈来愈明显。一位哲人说过:“不同文化的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文化、各具特色,交相辉映,他们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展现着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西方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曾指出:“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文化通过对外开放的交流,不断去吸收外界文化的积极因素,并在吸收过程中进行着有机的同化,逐步走向成熟,历久常新,形成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固守自己的旧有文化抵御多元的思维方式,对个人而言只能是自闭,对国家来说就只有闭锁衰败一条路。历史上许多的民族、地域文化也曾辉煌一时,影响甚广,曾经的楼兰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美洲的玛雅文明后期都逐渐走向了衰亡,晚清时期的闭关锁国给我们的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民族文化也随之凋零。因此只有“睁开眼睛看世界”,通过交流这扇窗,把自己的思想送出去,把新思维引进来,才能促进相互交流以达到一定的融合,去实现多元文化的并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开放与互动。在开放条件下,这些资源不再是各民族所独有,而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美国作为一个移民社会,仍是不断吸纳世界各地的思想和文化。这种吸纳使美国文化总是处于一种演进的过程之中,它不断地吸收多元文化的优点,并使这些优点成为自身文化组成的有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文化开放性,使美国文化成为近百年来活跃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一支生机勃勃、不断进取、不断自我调适的文化力量。因此,文化的开放是文明复兴的先决,开放的文化也决定了一个民族开放的性格与心理,摒弃“小家碧玉”式的敏感与“小桥流水”的狭隘,用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这才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文化气象。

  三、产业主导、多轮驱动是文化交流的必然选择

  文化交流可以淡化政治色彩,突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鸿沟,以“寓理于乐”的方式使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宗族的人加深理解和信任。费孝通教授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方针,精辟道出“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原则和终级目标。

  立足时代,改变以往意识形态的生硬表述,说教姿态,以杰出艺术家的独特风格,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优秀的经典剧目和项目,并以此进入国际主流社会,提高我们的影响力。随着“中国热”在瑞典的升温,引得越来越多的当地官方或民间机构希望访问中国,一睹中国的风采。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既取得了很好的展示效果也带动了该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而我们应抓住即将到来的“意大利文化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有利时机,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美人之美”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伸出和平友好的橄榄枝,以获取世界人民的理解和爱戴。

  城市是对外交流的主要载体,充分利用城市这个窗口,广泛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树立对外交流中的良好形象,并将交流活动扩展到国际友好城市的周边城市和地区,形成遍及五大洲的友好城市关系格局。继续发挥驻外使馆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前方阵地作用,将传递交流信息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充分释放对外友好协会和海外联谊会在对外开放中的能量,把友好省市交流与合作纳入到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相互配合,真正实现文化交流中的“美美与共”。同时将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使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从“感情型”向以互利互惠为前提的“务实型”转变。利用有利于传播文化的公共资源,搭建起文化建设平台,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交流的立体化格局。开展文化的对外交流,不应只限于政府办文化的情况,还要调动各方力量,增强民间机构对外的“亲和力”,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作走向世界。采取民间配合官方,商业演出配合政府交流、文化交流配合文化贸易的多种渠道,全面拓宽交流领域。积极与世界各国的民间组织、民间团体以及非官方的科研、文化等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以“俄罗斯年”、“韩国周”等形式为载体,形成“各美其美”、务实有效的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工作局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