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惠泽亿万农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9:4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和技术引进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进步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启动了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农作物育种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奶业重大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大专项,重点引进了一批科研和生产急需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及关键技术。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农业科研方面,超级稻研究与示范推广取得重大进展,已育成28个超级稻新品种,百亩示范片验收平均亩产超700公斤,小面积高产田块亩产超800公斤。1998年至2004年,超级稻累计推广1.6亿亩,2005年推广6000万亩。农业科研攻关取得了新进展。“十五”期间,选育出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314个,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集成优化出一批优质高效栽培模式。1999年至2004年,中试熟化了273项农业核心技术,组装集成配套了316套农业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创立和提升了186个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户2221万户,产生经济效益达137亿元。

  在技术引进方面,“十五”以来,“948”项目通过广泛引进和大规模利用国际优良品种资源,建立起我国主要农作物的遗传育种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和油菜五大作物集中引进与利用国内外品种资源和育种材料9000多份,创制出新的育种材料50多万份,为未来20年我国各生态区主要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雄厚的材料基础,推动了我国农业研究的更新换代。

  农业科技推广方面,按照“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培训卡、一张教学光盘”的“四个一”培训模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与服务。2005年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全国设立了100个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试点县,通过建立核心示范区、示范农户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建立了“村看村,户看户,农民都看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推广长效机制,初步解决了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去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春季和秋季行动,不但给农民带来科学施肥的新概念,而且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

  “十五“期间,农业部积极进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开展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对全国5279万亩耕地进行污染状况监测。加强农业野生植物的法规建设、原生境和异地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抢救性收集了野生植物资源2600余份。国家在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3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60倍;新增户用沼气池800万户,是2000年以前全国20年建设的总和;在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000万平方米,是2000年以前推广量的两倍;全国农村基本普及了省柴节煤灶,热效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

  2001年,国务院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来,农业部不断健全安全评价制度,规范进口管理,推进标识制度,初步构建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支撑体系。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从2001年的2500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5550万亩,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占60%左右。“十五”期间,农业部通过逐步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促进品种权实施和种子产业市场化发育,加强行政执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广泛深入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发展的可喜局面。

  “十五”期间,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正在逐渐形成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和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主体;以农技推广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的技术推广主体;以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主体。

  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各方面,无不闪烁着科学技术的光芒。科技进步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成果惠泽亿万农民。(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