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建言:残疾人就业期待援助机制发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1:06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就残疾人就业方面的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就业 困难重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我省残疾人贫困程度较深,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的职业
培训和就业岗位较少,有很大一部分残疾人难以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工作岗位,再加上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这使得残疾人的就业门路更加狭窄。

  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省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127名残疾人学生当中,考取大学的只有2名,西宁市聋哑学校毕业的40名初中毕业生中,考取高中的只有5名,1996年至2005年全省考取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累计只有224名,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聋人中专生就业率只有20%,智残人中专生的就业率仅为2%。而通过社会教育完成基础教育和脱盲任务的残疾人数量更是极为有限,就业形势令人担忧,而在部分找到工作岗位的残疾人中,大多从事脏、重、险的工作,而且城镇已就业的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只有921人,还不到城镇残疾人就业总数的1%。

  提高 参与竞争能力

  省政协委员李生祥认为,要改变残疾人就业难现状,必须鼓励社会依法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并落实和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扶持福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其次是城镇与就业相结合,农牧区与扶贫相结合,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和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以此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从事个体经济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税费减免政策,落实支持和引导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有关措施,努力营造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

  帮扶 增加经济收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解决低收入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扶持的力度,把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计划和经济建设及发展规划中,通过龙头企业、“公司加农户”、基地扶持、扶持贷款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覆盖面,以改善残疾人增加经济收入的外部条件。

  开发 一批就业岗位

  为提高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我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将合理设置特殊教育学校,按照“人口30万以上的地区,设置特殊教育学校”的要求合理建校,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残疾儿童少年优先列入政府“两免一补”的救助范围。此外,推广湟中县特校集“教、学、用”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使特殊学校实现“教会一门技术、学成一行手艺、开发一批岗位”的办学目标,确保残疾学生稳定就业。(记者 王 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