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亿元修不完美太和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4:25 华商网-华商晨报

  

一亿元修不完美太和殿(图)

  今年,北京故宫太和殿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1月6日,这座历经600年沧桑的宏伟宫殿在游客的目光中关上了殿门,这一关将是两年。

  据了解,此次太和殿大修,国家计划增拨修缮经费达1个亿,故宫方面也表示,会出
动故宫博物院所有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力图在2008年向世界展现一个“康乾盛世”下的太和殿。

  但在现实中,受一些无法掌控因素的掣肘,致使这次太和殿大修还未开始,其前景就出现了一种并不乐观的论调。

  有人曾断言,此次太和殿大修,将是一次遗憾相伴、并不完美的修缮。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太和殿大修?

  原料匮乏楠木之难

  构件的名贵木料、殿上的汉白玉石料等已经日渐枯竭

  在太和殿左翼,伫立着一座被脚手架“捆绑”了的宫殿,与太和殿即将开始的轰轰烈烈大修相比照,这里更近似于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

  它是体仁阁,明朝时期《永乐大典》曾存放于此,进入清朝,则被用来开科取士、陈列先朝帝后的遗物,后成为内务府缎库。

  记者在“2003~2005故宫古建筑修缮计划”上发现,体仁阁早在2003年就已经被列为故宫博物院大修项目之一。据工作人员透露,体仁阁的停工原委是:修缮人员对体仁阁的土木进行修缮时,突然发现殿内有一根主梁已经糟朽不敷使用,于是决定更换,但该主梁是由金丝楠木搭建的,施工人员遍寻全国都无法找到可以替换的金丝楠木,体仁阁大修工程才搁浅了下来……针对此说法,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予以了否定,“停工主要是因为修缮方案需要更改!”他说。

  但有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故宫弘义阁体仁阁研究》的材料显示,体仁阁的大木构件确实是多为楠木制作。楠木,原产于我国湖南、云南等地,属樟科,有“中华第一木”之称,是历代封建帝王建筑宫殿和陵寝时的首选之材。

  但金丝楠木产量极低,四五百年才能成材,成材后的可用之料也仅仅是其中十分之一,因此,百年楠木等名贵木料在历代皇室、贵族的兴造过程中早已经使用殆尽。

  到了清代,由于楠木的缺乏,以楠木建造宫室已经无法为继,于是施工者大多改用东北黄松。一个问题是,太和殿内部木结构多为楠木所建,根据古建筑修缮中需要遵守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在修整和修复缺失的构件时,必须使用与原构件相同种类的材料,但太和殿可能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无法找到与原材料相同种类的材料。

  据记者了解,故宫方面目前解决此危机的方法是,用红松、黄松等其他种类的木种进行替代,或者将旧木通过“拼接”、“包镶”等方式进行代替。“从树种上说,红松和黄松怎么能和楠木相比呢?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太和殿大修即将面对的遗憾。”故宫博物院工程管理处处长张克贵表示。

  与木料匮乏造成的遗憾相类似,太和殿大修还将受到其他原材料枯竭所带来的掣肘,如殿上的汉白玉石料大多来自北京房山,但有资料显示,房山可以用在古建筑方面的汉白玉资源已经日渐枯竭。也许,类似的原料匮乏尴尬将会在太和殿大修中越演越烈,而这种遗憾,是故宫能解决得了的吗?

  工艺流失金砖不金方砖的烧制工艺、琉璃瓦的修缮、彩画原料难以弥补遗憾如果说,太和殿大修所面临的原料匮乏,还能暂时以现实不可逆聊做安慰的话,那么,传统修缮工艺的流失,将成为太和殿大修永远的痛,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无法挽回。

  太和殿地面铺设的方砖原产于苏州,因其烧制工艺繁复,耗时极长,烧成后油润如玉、光亮如镜、细腻如金而被称为“金砖”。这种细料方砖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按照相关记载,其选土要经过掘、运、晒、捶、浆、磨、筛7道工序,之后还要花费2年时间,经三级水池的澄清、沉淀、过滤、晾干,以去其“土性”,然后再经人足踩踏,使其成泥;再用托板、木框、石轮等工具使其成形;制成土坯入窑,以糠草熏一个月,片柴烧一个月,棵柴烧一个月,松枝柴烧40天才能出窑。“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现代已经没有砖瓦制造厂愿意花费如此长的时间生产类似的‘金砖’了。”

  张克贵说。一个事实是,故宫方面曾按照记载多次烧制类似的金砖,但出于技术和材料缺失的原因,数次的烧制结果均无法令人满意,“没有人愿意烧制,更没有人能够烧制,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困境……”古建修缮中心一名专家告诉记者。太和殿琉璃瓦的修缮也同样面临着传统技法流失的问题。目前记者得到的太和殿琉璃瓦具体修缮方法是:采取挂釉复烧的方式,使旧瓦重新焕发新颜,也就是“旧瓦翻新”。

  而实际上,“旧瓦翻新”背后所隐藏的一个危机就是,没有人能够掌握传统烧制琉璃瓦的方法,这致使用现代方法新烧制出来的琉璃瓦,或者是与旧瓦釉色难以统一,或者是胎质远不及旧瓦。

  “因此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把旧瓦进行翻新,可旧瓦总有一天会用完的,到时候问题可就严重了啊!”这名专家说。太和殿修缮中,油的问题也令人关注,因为当年的彩画颜料均为矿物质,而现今则为化学材质,太阳暴晒下很可能出现脱皮、开裂,三五年后就变色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工艺似乎出现了断层,故宫如何用现代工艺来破解这一难题?人才断档“翻簧”之关30年前,故宫培养了457名技术工人,至今已骤减到105人传统工艺流失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正是传统工艺人才断档的危机,而这,也正是太和殿大修开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了解,清帝逊位以后,太和殿的大规模修缮仅有两次,第一次在建国初期,另一次在1974年到1976年,这次太和殿修缮,需要仰仗的技术工人,主要是来自太和殿第二次修缮中所培养起的人才。在上次修缮中,故宫古建施工队招收了457名技术工人,培养了大量古建修复人才。

  但当初的457人至今日,已经骤减到105人。“这些工匠的平均年龄有四十六七岁,他们全都是北京人。在这次大修中,这些工匠是绝对主力。”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告诉记者。但以此次太和殿修缮的规模及时效的紧迫来考量,105人的队伍显然勉为其难,“我们在这之前招收了600多名农民工,并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这些工人将进行一些技术性不强的修缮工作……”李永革说。

  正是这600余名新近招入的工人,曾在太和殿大修前引起过广泛争议。张克贵告诉记者,招入这些人其实也是故宫的无奈之举,“因为掌握传统工艺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其实,人才断档的尴尬在太和殿大修之前就曾发生过。在当初的倦勤斋修缮中,其工程所需的“翻簧”和竹丝镶嵌工艺曾令故宫修缮人员大伤脑筋。

  当时故宫工作人员远赴四川、湖南、江苏等多个省份,也未寻找会此技艺的能工巧匠。

  迫不得已,故宫方面于2004年6月在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上发布招贤榜,随后,浙江东阳一位名叫何福礼的民间手工艺大师找到故宫,经过现场考核,他的竹丝镶嵌工艺非常精湛,但另一项重要工艺“翻簧”没有完全过关,于是又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何福礼才算过关。

  基于此,此次太和殿大修前的2005年12月27日,古建修缮中心特意举行了一次拜师仪式,从事瓦、木、彩画三个行当的故宫古建修缮专家正式收了4名徒弟。

  “我们的目的,一方面是为这次太和殿大修积累人才,更重要的还是为中国的古建筑修缮技艺积累人才!”李永革说,“古老的技艺是需要延续啊!”拜师仪式凸显了故宫古建筑修缮方面的人才断档危机,而实际上,这不正是影响太和殿完美大修的重要因素吗?■文/图本报记者萧暮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