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索善”是对慈善资源的盲目开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11:1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据1月23日《华商晨报》报道,吉林省梨树县贫困农民刘福成为给女儿看病,近日向施正荣、刘永行、黄光裕、陈天桥、鲁冠球、丁磊等国内六大富豪写信求助,请求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救救自己的孩子。他女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已经耗尽他跑了53户借来的6万多元。他说求助中国富豪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他不想再麻烦乡邻亲戚了。

  “老百姓也不富裕,我不想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负担”——从农民刘福成这句淳朴得
让人辛酸的话中可以看到,写信向富豪公开求助,绝非出于一种狡黠的舆论绑架,而是一种善意的无奈。他清醒地认识到,向社会求助会给社会带来负担,但深切的父爱让他还是决定向社会求助;他又体贴地考虑到“老百姓也不富裕”,这种道德负担对他们可能是很大的压力,于是想到了中国富豪,也许他想,对于那些中国最有钱的人来说,救助一个人可能算不上多大的负担。

  这是一个弱者让人动容的良苦用心,一个父亲让人辛酸的道德衡量,他想选择一种让社会负担最小的慈善来挽救自己女儿的性命——真的不忍心指责这份善良的无奈,但职业理性告诉我:虽然不幸境遇令人同情,但选择向富豪公开求救的方式非常不妥。

  虽然这种公开求助绝非出于道德绑架,但事实上已经把那些富豪推上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在求助信的公开召唤下,在舆论“火辣辣”的目光下,富豪回应还是不回应?捐还是不捐?不捐的话,富豪自然逃不脱“为富不仁”和“见死不救”的指责。捐的话,可谁能保证这种求助的真伪呢?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次求助得到了回应,必然会形成一种求援的路径依赖,以后谁有困难,都会想到向富豪求助,中国有多少人需要帮助?富豪的家底够不够捐?这封公开求助信只能加剧穷人和富人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在写信向富豪公开求助中,以施善者为主体的“行善”已经演变成一种以求助者为主体的“索善”,让可能的施善者陷入被动,慈善已经变了味儿——爱心本是主动奉献的,爱心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被强制性地过度开发,爱心资源就会枯竭——与对社会爱心的过度开发相对,写信向富豪公开求捐,这是一种对慈善资源的盲目开发。

  现代公益理论早已表明,对于富豪身上蕴含的慈善资源,只能以志愿捐助信托基金为中介进行开发,一个富人再有钱,另一个人再穷,穷人也缺乏向富人直接要求财富的道德资格,中间必须有一个合法的慈善中介——富人向中介捐钱,穷人向中介求助。

  体贴“老百姓也不富裕”,不愿意给社会爱心带来负担,如此良苦用心使刘福成避开了对社会爱心的过度开发,但他以为富豪钱多就不会有什么负担,就可以公开求捐了,则又走进了“盲目开发”的误区——到底是什么的缺位,让老百姓陷于对民间慈善资源“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的僵局中?

  □曹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