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曹雪芹墓石首次公开展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10:00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董少东 通讯员李永刚)昨天,通州区张家湾镇出土的曹雪芹墓石在通州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自1968年出土以来,这还是这块在学术界引起巨大争论的墓石首次对市民展出。

  墓石制作简陋

  在展览现场,记者见到了安放在玻璃展柜中的墓石。它选材于普通的台基石,长110厘米,宽40厘米,厚11厘米,上面刻着“曹公讳墓,壬午”几个字。雕刻手法比较粗糙,字迹刻痕非常浅,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而且字体并不工整。

  “这不是墓碑。”原通州原文物所所长、文物专家周良几次纠正。他介绍,最后一个字“墓”的最后一笔,已经接近了石头的底部下沿,根本没有留出墓碑底座的位置,所以这块石头不会像墓碑那样立在墓前。这块墓石的四周有一层“包浆”,这是常年埋于地下、泥土沁透所致。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为其定名为“墓石”。

  曾遭三次破坏

  1968年冬,张家湾村平整耕地,十几位农民在张家湾古城西曹家坟耕地内发现了墓石。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具没有棺椁的骸骨,但被乡民随意扔了。此外,墓石出土后,又遭到了三次人为的破坏。认出墓石上“曹”就是曹雪芹的是当地农民李景柱。上世纪80年代翻盖新房时,墓石的左下角被碰坏,残石丢失,致使墓石上“壬午”的“午”残缺不全。

  1992年,李景柱上交墓石前,出于“想让字迹更清楚”的“好心”,自己用利器对刻字进行了刻画,致使字迹中留下了一些新的划痕。后来,李景柱又用洗衣粉对墓石进行了洗刷,造成了第三次破坏。

  红学家仍为墓石争论

  曹雪芹的埋葬地点,在通州区张家湾和西山之间争论不休。如果出土在张家湾的墓石能够得到认定,则曹雪芹去世时间和埋葬地点就可以确定。这次展览共有墓石实物、出土情况、制作背景、拓片鉴定等四个部分,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为石展题写了展题,认为这块墓石为揭开曹雪芹去世之谜提供了真凭实据。

  周良介绍,目前,文物界、历史届基本都认定这块墓石确实是曹雪芹的墓石,著名金石镌刻专家付大卣、著名文物鉴定家史树青经过现场鉴定,都对这块墓石做出了“真品”的结论。不过,在红学界,也有一些红学家并不认可这块墓石,对曹雪芹卒年和葬地的争论仍在继续。新华社记者王呈选摄

  实习编辑:张慧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