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贫困孩子春节盼“长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1日13:1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张洁李京华)狗年春节,京城四处洋溢着繁华气氛,然而在大都市的边缘,却生活着这样一群贫困的孩子:他们没有其他孩子那般衣食无忧,生活的贫穷让他们更早的懂得努力,懂得用固执的肩膀撑起家庭的希望。 春节期间,贫困孩子期盼是什么?日前,宣武区广内街道老墙根社区内一个单位,慰问了所在社区的几户贫困家庭,记者随同感受了他们的生活。
穿过一条狭小的巷子,一个破旧的木门出现在巷口的一角。门里是一个大杂院,这里生活着十几户人家。王策就是生长在这个大杂院里的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这里没有太多的节日色彩。 推开王策家简陋的木门,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昏暗小屋出现在眼前。微弱的阳光从墙上唯一的一扇小窗户射入,原本狭小的空间被两张平行摆放的床挤得满满当当,一些简单而又破旧的家具被填放在了剩余的空隙,真正能容身的也只剩下不足2平方米。四周的墙壁因为长期的阴湿脱落了墙皮,不得不用塑料布包裹住四壁。据说,这就是这三口之家居住了二十几年的地方。 王策,北京某重点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应用专业大三的学生。母亲失业在家,父亲因脚伤在一家超市里工作,加上低保,全家一个月大约有1000多元的收入。除了要供王策读书,家中还有瘫痪的老人需要供养,这让三口之家本来已很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爸爸妈妈,您们放心,我会发奋学习努力考研,然后为家里分忧,”王策当着记者的面坚定地说。因为他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是改变家里贫困面貌的唯一出路。 同样是生活在大杂院里的孩子常静雅,现在就读于宣武区外国语学校,刻苦努力使得她成绩优异,瘦弱而单薄的她脸上看不到过多喜悦的神情,看到的只是同龄人少有的安静中透出的成熟和忧郁。 “爸爸在我七岁的时候得肝癌离开我们了,多年来一直是妈妈辛辛苦苦拉扯我长大,妈妈不容易,所以我要更努力学习,以后工作了,让我来养妈妈!”说这番话时,倔强而有力,记者感到了她幼小的肩膀悄悄扛起的责任。 当记者来到吕文君的家时,不禁感叹:原本以为还算宽裕的两间屋住着母女二人,后来才了解到,这里根本不是她们的家,真正属于她俩的仅仅是屋里的一张双人床,有的只是一床单薄的被褥和一个老式的台灯,这是政府提供给她们的廉租房。其余都是房主的东西。 敲开李远平家门后,记者看到这套小三室的房子里,居住着李远平爷爷、奶奶等九口人,小小的空间因为拥挤而显得有些凌乱,但随处可见的书本,足以证明李远平时学习的勤奋。 李远无声的站到了一边,记者却隐隐感到李远腼腆的背后有着让人心寒的忧伤。后来才知道,一年前还是美满的一家人,由于爸爸突患的肝癌打破了这种平静。李远的妈妈四处求医,为给小远爸爸换肝,几乎倾尽家里所有家产,可最后因为换肝排斥,不到一个月爸爸就离开了他们。 十五岁的李远在十四中高一年级实验班里读书,他优异的成绩,一直是支撑妈妈努力工作的动力。但每月仅有的800元微薄的收入,给这对母子生活带来的是多么大的艰辛。“我坚信只有读好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李远透过苍凉的眼神坚定的告诉记者。(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