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耐得寂寞勇登攀——访地球物理学家、潮籍中科院院士陈运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2日11:17 大华网-汕头日报

  他“把数字地震学引入一个地震大国———中国”;

  他指导的中 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 被国际同行誉为“有记录以来最值得信赖的地震台网”;

  他领导的中国 欧共体合作京西北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被国家科委确定为中外合作的“
窗口项目”。

  头发纹丝不乱,面带学者特有的优雅自信的微笑。身材魁梧,西装笔挺,举手投足绅士风度十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陈运泰院士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北京,中科院院士大会驻地,在陈运泰院士下榻的宾馆房间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地震学界的潮人翘楚。

  引领中国地震研究进入数字化时代“把数字地震学引入一个地震大国”,这是在1998年亚洲地震委员会(ASC)学术大会上,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的物理学协会主席伏罗依德瓦对陈运泰的特别介绍。

  享誉国际地震领域,但陈运泰却说:“我的经历很简单,大学毕业几十年来,从事的就是地震波和地震震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所有工作都离不开‘地球物理’、‘地震’。”

  陈运泰启蒙很早,4岁入学。少时,陈运泰文理兼优,中学时,常常是考试一结束,他的试卷就被老师采用为标准答案予以张贴。1956年,16岁的陈运泰高中毕业。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从小喜欢探究自然奥秘,理科常常考满分的陈运泰,如愿考进了北大物理系(6年制)。1962年大学毕业,他被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录取,念了4年研究生。“这是学习的十年,过得非常简单。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适当的休息,其他时间就是用来读书,觉得好多知识要学,怎么也学不完,总觉时间不够用。”

  一个闻名世界的地震学家曾打过一个闻名世界的比方:“地震好像是一盏灯,它点燃的时间很短,但是却照亮了地球的内部,使我们知道在那里发生了些什么。”通过研究地震,可以探明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地球内部的奥秘,从而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这个远大理想深深吸引着陈运泰,地震研究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陈运泰研究生毕业时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8月,陈运泰到天津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练,直到1970年才回到研究所。“那时,研究所白天搞运动、‘抓革命’;我晚上‘促生产’。一有时间就钻研专业书,阅读当时所能找到的最新文献,了解国际动态,思考一些有关地震的深层次的问题。”“文革”十年也是中国地震的活跃期。回所工作后,陈运泰经常主动要求到地震现场去。他先后去过四川、云南等地的许多地震现场考察。从这时开始,他把研究方向从地球内部结构转向地震震源。震源研究是要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又是如何发生的等问题。陈运泰致力于地震震源的研究,他运用地震波、大地测量、形变和重力等资料,反演与综合研究了邢台、昭通、海城、唐山等大地震的震源过程,这是我国震源研究领域的先驱性工作。这项成果后来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陈运泰开始在地震领域崭露头角,他的名字也开始为国际地震学界所关注。1981年,陈运泰应邀到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IGPP)做访问研究。在这里,他与导师合作完成了多项重要的前沿性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扩大了他在国际学界的学术影响。“专注、富有远见”,这是同行们对陈运泰的评价。凭藉坚实的基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陈运泰在国内学者中率先准确地预见到地震研究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并引领中国地震学界共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做科研工作,要坐得住冷板凳“所有名利不过都是过眼烟云。做科研工作,要淡薄名利,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和勇气,要能耐得住寂寞。科学研究之路,注定是一条荆棘丛生、充满艰难险阻与曲折的道路。”陈运泰常这样自勉和告诫学生。1984年,年仅44岁的陈运泰成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陈运泰当选中科院院士,时年51岁。

  陈运泰坦言,现在,社会上把院士抬得很高,说明全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好的一面。“但对院士也不必神秘化,当选院士,只能说明他在某些方面也许有点水平,有过贡献,并不意味着院士样样精通,无所不能。”1981年至1983年,陈运泰曾应邀到美国做访问研究。当时,美国的研究条件比国内好得多,又有名师指点,这三年里,他在学术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很多人对陈运泰后来按时回国颇为不解。“我在美国时的老师、国际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诺波夫教授也曾极力挽留,希望我留下来继续合作。但是,我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为了了解国外的研究情况,回来更好地为国家工作、为人民服务,发展祖国的地震事业。因此,回来是很明白自然的事,不回来才需要理由。直到现在,我和诺波夫教授还保持着密切的、友好的合作关系,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是会得到理解和尊重的。”

  尽管成就斐然,但在陈运泰看来,科研工作仍是一项非常艰辛的脑力劳动。而且,在科学研究上,总是失败的时候多,成功的时候少。“很可能你花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精力,也未必有特别大的进展。”

  陈运泰深有体会地说,从事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科学,必须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要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实事求是,坐得住冷板凳,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点点滴滴、一步一步地做,朝着既定目标,毫不气馁,百折不挠。要心无旁骛,不能‘一心以为鸿鹄将至’,追逐名利,追求轰动效应。”

  乡情不变,祝愿家乡百尺竿头更进一丈“蔡楚生,郑正秋,潮阳人。陈波儿,潮州人。中国电影界的几位老前辈都是潮汕人。”让记者大感意外的是,陈运泰谈家乡竟是从中国电影与潮人的关系切入的。“小时候起,在家里茶余饭后的闲谈中,从有关书籍中,我知道了20世纪初有很多潮人到上海发展。在百年中国电影的早期,潮汕人的贡献挺大。”

  看得出,陈运泰对潮汕文化相当熟稔,自豪感溢于言表。“潮阳铜盂镇溪西村。”陈运泰专门用潮汕话对家乡做了介绍。

  陈运泰的父辈早年移居福建,至今已将近百年。陈运泰在厦门出生、上学。家里兄弟姐妹共7人,他排行第四。大哥、还有一个姐姐现在还住在汕头。

  陈运泰曾经三次回乡,第三次是1984年初,刚完成访问研究回国之时。虽然最后一次回乡距今已逾20年,但三次家乡之行显然给陈运泰留下极深的印象。“潮汕人多地少,精耕细作,家乡的人民非常勤劳聪明。老家在潮阳,家乡的房子普遍都比较好,很讲卫生。家乡汕头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非常亲切,有机会一定再回去看看。”

  陈运泰于1997年被聘为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顾问,经常参加联谊会的活动。他很有感触说,在外的潮人都很有家乡观念,很热爱家乡,很有凝聚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家乡有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让他们这些在外的游子深感骄傲和自豪。

  陈运泰深情地说:“我虽然生在厦门、长在厦门,但我的先辈来自广东潮汕,潮汕也是我的家乡。父母对家乡眷恋殊深,生前经常说‘我们是潮阳人’、‘我们是汕头人’。现在,我经常看《汕头日报》,通过报纸等多种渠道关心家乡的发展情况。感谢家乡人民也惦记着我们。在此,我衷心祝愿汕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百尺竿头更进一丈,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本报记者蔡毓生李凯

  人物背景:

  陈运泰,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40年8月出生于福建厦门,原籍广东潮阳。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8至1982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2年3月至今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5至2000年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1986年至今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1986至1991年,1995至2002年 ,副理事长 1991至1995年,2002年至今 ,《地震学报》(中、英文版)主编,《地球物理学报》副主编。1989至1991年任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副主席,1995至1999年任国际学术刊物《纯粹和应用地球物理》(PA鄄GEOPH)编委;现任国际学术刊物《地震学刊》(JournalofSeismology)编委(1998年至今),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执行局委员。2000年至今任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至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 院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