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通讯:苗族老人项永权一家三代义务拥军25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2日21:4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二月一日电 题:苗族老人项永权一家三代义务拥军二十五年

  作者郭 凯卢 曦赵乃希

  在川、黔交界的乌蒙山深处,有座黄泥大山。在这座山顶上,驻扎着一支空军雷达兵。他们用警惕的"眼睛"守卫着祖国西南大门。

  大山脚下,有一户普通的苗族农家,长者项永权,今年已七十二岁高龄;儿子项润香,如今已人到中年;孙子项红杰,目前还在上中学。项永权一家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用背篓每天义务为山顶上的官兵们背米、送菜、寄信等。二十五年来,这个背娄从年迈的爷爷项永权肩上换到父亲项润香肩上,现在又延续到孙子项红杰肩上。春节前夕,背篓主人公的名字被写进了四川省双拥模范的行列。

  笔者从重庆出发,日夜兼程,翻过乌蒙雪山,越过赤水河,经过十六个小时的长途颠簸,赶到了偏僻小镇项大爷的家,亲历了他们一家人冒雪为雷达站官兵送菜的过程。

  与大多数山里人一样,项润香纯朴而内向,话不多。一路上,他只告诉我们过年了,菜有些贵。还说今天是镇上今年最后一个赶集的日子,要靠这最后一个集市把山上雷达站过年期间的货买好,不然,春节战士们没得吃。

  离开小镇时,项润香又跑了几家杂货铺,为官兵们捎带了一些生活日用品,末了,还顺道在邮局将头天上山捎下来的战士家书寄了出去。

  项大爷的拥军情结源于一条军毯。一九四九年底的一天,一支解放军部队路过老人的家时,一个军人见他缩在墙脚,冻得发抖,便拿出条军毯为他披上。这条军毯温暖了他十五岁的那个寒冬,也让"亲人解放军"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一九八一年夏天,正在种地的项永权远远看见个小战士背着一大背篓菜,在崎岖山路上步履蹒跚地往上爬。突然,小战士脚下一滑,跌进了路旁的水沟。见此情形,项永权丢下手中农活,将背篓一把接了过来。从此,他知道了在家的后山上有一个空军雷达站。这之后,每当山上的战士下山买菜,老人就会义务背上一程。再后来,他主动向部队领导提出:每天清晨,义务把新鲜蔬菜送上山。

  这一背上,就是二十五年。那一年,项永权四十七岁,很少起早床的他,揽到这项差事后就像套上战车的马,从不敢倦怠,每天背着背篓到镇上买菜、买肉、打油……不论家里有多忙的农活,他从没耽误过部队的事;他买的菜不仅新鲜,而且便宜,时间长了,官兵们也就放心地把买菜的钱交给他。

  雷达站的战士们告诉我们,每次送菜上山后,项润香都会在连队待上一阵子,不是帮炊事班的战士做做饭,就是跑到连队的猪圈里帮助喂喂猪,不忙时他还会陪战士们拉拉家常……然而,当战士们想留他吃顿饭时,他就会一边说吃过了,一边快步跑下山去。

  项大爷一家的拥军情谊,也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苗族同胞。这之后,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多出了许多陌生的脚印:冬天山上潮湿,有人悄悄上山帮官兵烘烤衣裤;有裁缝店的女老板,义务为官兵缝补衣服;夏天,还有人悄悄上山为战士开垦出一小块菜地,并栽上青菜苗……

  驻地的政府也行动起来了,先是帮助雷达站装上了电话,不久又派人装上了市电,后来又为山上的官兵运上了自来水管。

  多年以来,雷达站官兵们也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故乡,开设起部队夜校,为群众补习文化,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下山开展义务巡诊,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他们还先后资助了三十多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其中四人考上了大学;义务植树造林近万株,让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帮助驻地改善生态环境。(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