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记忆中的老照相馆和全家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04:08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章梅

  中央大街上的“哈尔滨摄影社”,已经几易其主,只剩下一扇铁门。如今,这一扇铁门也将关闭。去年末,“哈摄影”被哈尔滨市一家医药公司一次性购并。从创业到销声匿迹,“哈摄影”存活近50年。半个世纪的历程里,哈尔滨摄影社给老哈尔滨人留下了无数个足可传世的历史瞬间……

  三次易名,兴衰皆“留影”

  哈尔滨摄影社坐落在中央大街85号,建于1927年,原是俄国人开办的“迷娘久尔咖啡茶食店”,1939年改名为“维多利亚”,一层营业,二层居住,砖木结构,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这座建筑具有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特征,外形简洁,采用流畅的几何线条装饰墙体立面,凸凹的墩垛富有雕塑性,强调了建筑的装饰、构图、质感,是哈市Ⅰ类保护建筑。有建筑专家认为,这座建筑是全世界新艺术运动的终结作品。

  1956年,公私合营,政府在全市照相业选拔各工序优秀人才成立了哈尔滨摄影社,地址就选在这里。在一座充满异域艺术特色的建筑中从事摄影称得上相得益彰。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商业繁华之地,俄式建筑的华梅西餐厅、秋林妇儿百货店、马迭尔宾馆、教育书店等鳞次栉比,“哈摄影”从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是在人潮熙攘、生意兴隆的中央大街上度过了它最风光的年华。

  刚成立的哈尔滨摄影社与南岗区的松花江摄影社、道外区的三友照相馆并称为哈市“三大社”,“哈摄影”是全市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摄影设施最齐全的摄影社,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国内许多照相馆的同仁都曾到这里学习过。在那个照相机不普及的年月,照相馆的生意都不错。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哈摄影”和其他几家老招牌摄影社的日子开始走下坡,多数靠出租维持生计。为扭转颓势,1993年,哈尔滨摄影社改名哈尔滨摄影世界。然而,易名后,“哈摄影”的日子并未见起色。2000年,“哈摄影”停业,淡出摄影圈。2004年,再度更名中央摄影社。尽管三易其名,可终究难以挽回传统摄影社的颓势,去年底,“哈摄影”被购并。如今,中央大街遍地光彩照人的婚纱摄影影楼,人们也许翻看老照片时,才会想起当年那家以黑白摄影为主的照相馆……

  辉煌三十载,记录多少“关键时刻”

  “哈摄影”凭借浓郁的异域建筑特色、中央大街寸土寸金的地理位置和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拥有哈尔滨摄影史上辉煌的30年。摄影是记录时代、留住历史瞬间的艺术,因此,“哈摄影”见证了哈市一段历史。

  上下二层楼,营业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哈摄影”,儿童摄影、婚纱摄影、全家福、产品照片样样能照,还兼营照相器材。过去一提“在哈摄影社上班,那是很让人羡慕的工作。”据“哈摄影”的老师傅桑举福介绍,在全市每年举行的摄影技术考核中,“哈摄影”几乎包揽前三名。全省首位特级摄影师就是“哈摄影”的刘文革。每当年节、参军、学生毕业时,来拍照片的人前拨没走,后拨人就来了,得排队候着。为了维持秩序,哈摄影专门安排工作人员负责分号、叫号。

  “哈摄影”有台一米长的大转机,能为五六百人参加的大型会议提供服务,哈市当时只有他们有这个设备。因此,全省、全市许多重大会议的拍照任务会都由哈摄影社承担。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到哈视察,都派“哈摄影”去拍照。

  哈尔滨摄影社老经理龙占国说,哈摄影社有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房间,平时是平地,有人来照全家福时,一按钮,机械操作,升起5级台阶,老人众星捧月般居中而坐,儿孙绕膝,拍照的人按照顺序依次站好,其乐融融。上世纪70年代他曾为一家四世同堂的60多口大家庭照过全家福,至今仍记忆犹新,最年长的老者80多岁,最小的不到1岁还抱在怀里,五六岁的孩子满地跑,孩子的妈都管不了,那时拍照用老式相机,得调焦距,他不停地调动大家的情绪:“高兴点,要照了,别动……”60口人人得表情好,不能有闭眼睛的,没有技术可是做不来。看着这一大家子人,龙占国也跟着乐呵,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这也是摄影人的幸福所在。口口相传,“哈摄影”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远在三棵树、平房区的和外地走亲戚的人也奔“哈摄影”的招牌来了。一位小时候在“哈摄影”与爷爷奶奶合拍全家福,长大后在这里拍结婚照,孩子也在这里拍满月照的王女士说:“‘哈摄影’记录了我成长中最美好的时刻。比起现在绚丽的彩照、数码照,我更愿意看老照片,那种表面上的呆板却更显庄重。40多年过去了,照片有些泛黄,可照片记录的情缘不会因此而褪色。”

  改革开放初期,“哈摄影”的一次尝试在哈市掀起了巨大反响。“哈摄影”在橱窗的显要位置摆放了一款礼服订婚相:女士穿长长的白色婚纱,头上披纱;男士着燕尾服、扎领结。这在当时的哈尔滨还是“西洋景”。新闻单位报道后,立刻在全市引起轩然大波,报纸上专门开展了“资产阶级作风问题”的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提高了其美誉度,许多年轻人蜂拥而进“哈摄影”拍礼服订婚相。这是哈尔滨市首次推出婚纱摄影。

  照片演绎时代变迁,这也让老摄影人为之骄傲。在摄影人的手中、眼里,20世纪60年代的人瘦,穿绿军装,手捧红宝书、语录,戴着毛主席像章,虽然木讷,但满脸虔诚,表明那时的政治气候很严肃。拍照时,不容许摄影师有创新。摄影师只能在技术上进行修补,根据人物特征,避开某处生理缺陷,打不同的光、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选择适合的景物陪衬、道具选择,来突出人物职业、年龄等特点。20世纪70年代的人开始“臭美”,卷刘海,抹红脸蛋、描红嘴唇,衣服色彩也多了。20世纪80年代的人头型变化多了,衣服鲜亮了,背景色彩浓了,人的表情、神态、动作更自然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人,追求个性化,怎么美怎么来。而此时,老摄影社的辉煌却走到了头,迎合个性化的各色影楼群起代之。

  老相馆繁华落尽,摄影进入“自娱自乐”

  作为一个行业,照相业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合影留念”到七八十年代的“全家福”,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个人写真”和“婚纱摄影”,人们对影像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国以来,影楼业的发展轨迹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百姓收入的提高,审美水平、审美观点也趋于多元化、个性化。这种变化的趋势愈演愈烈,而这种变化给影楼业带来的最大影响在于,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与时俱进”的老照相馆必然退出市场。

  “哈摄影”在2000年已经停业,我们无从复制它在21世纪的经营情况。不过,记者找到了一家国营照相馆,并得知它与“哈摄影”几乎是同一时期的。进入店堂,才发现店堂内灰蒙蒙的光线,简陋的道具,这一切与新兴婚纱摄影富丽堂皇的冲击力是无法比拟的。

  在照相机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去专业照相馆意味着对影像质量和影楼服务抱有更高的期望值,希望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满意。然而,在时尚倡导的个性生活几乎已经侵入地球每个角落的时代,“千人一面”的传统照相馆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的追求。

  数码相机以价格和技术的“低门槛”而迎来一批批顾客。像素越来越高,存储量越来越大,无需胶片的快门“按”起来不“心疼”,想拍就拍,摄影成为自娱自乐的活动。另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后辈们忙于生计,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为一张照片而特意举家跑一趟照相馆,全家人再集中到老照相馆拍全家福成了奢望。

  “哈摄影”记录了历史,自己也成了历史,历史中有你有我,有我们的全家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